曲骨

曲骨,出《針灸甲乙經》。別名回骨。屬任脈。任脈、足厥陰之會。在下腹部,當前正中線上,恥骨聯合上緣的中點處。布有髂腹下神經的分支,腹壁下動脈及閉孔動脈的分支。主治小腹疼痛,月經不調,帶下,遺精,陽萎,疝氣,遺尿,尿閉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曲骨
  • 別名:回骨
  • 隸屬經絡:任脈
  • 功能:溫補腎陽、調經止帶
  • 操作:直刺1-1.5寸
  • 出處:《針灸甲乙經》
  • 主治:小腹疼痛,月經不調,帶下等
  • 特殊主治:任脈、足厥陰之會
  •  主要配伍:配中極、陰陵泉治小便不利
名稱釋義,功能作用,治法,定位,解剖,主治,操作,臨床運用,配伍,功效,附註,相關論述,

名稱釋義

曲有彎曲之意,骨指骨骼。穴居橫骨之上,毛際之中,考橫骨即令之恥骨,其骨彎曲,形同偃月,穴當恥骨上緣之正中,因名曲骨。

功能作用

溫補腎陽、調經止帶。

治法

寒則先瀉後補或留針多灸,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定位

在下腹部,當前正中線上,恥骨聯合上緣的中點處。

解剖

在腹白線上;有腹壁下動脈及閉孔動脈的分支;布有髂腹下神經分支。

主治

赤白帶下、小便淋瀝、遺尿、遺精、陽痿、陰囊濕疹、疝氣、痛經。

操作

刺1-1.5寸,可灸。

臨床運用

針刺曲骨穴對膀胱張力有雙向調節作用,並且與手法有關,捻針時可引起膀胱收縮,內壓上升;捻針停止時,膀胱變為鬆弛,內壓下降。

配伍

配中極、陰陵泉,清熱利濕,治小便不利、疝痛;配關元、腎俞、三陰交,補腎益氣,治遺精、陽痿;配大敦,疏肝調經,治痛經。

功效

穴屬任脈與肝經之會所。由於任、沖、督三脈皆起於胞中,加之足厥陰肝經繞陰器而抵少腹,加之具有溫補腎陽、調經止帶的功能,故可治療遺精、陽痿、陰囊濕疹、疝氣、痛經、赤白帶下等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附註

任脈、足厥陰之會。

相關論述

《針灸甲乙經》:“在橫骨上,中極下一寸,毛際陷者中,動脈應手。”
《備急千金要方》:“陰上橫骨中央,宛曲如腳月中央是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