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山蕭氏,為蕭姓在江西的一個重要支脈,明清時期出過一批重要人物,了解其歷史對研究民俗有一定幫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曲山蕭氏
來源,曲山蕭文昌公祠,人物,蕭時中,蕭維禎,
來源
據蕭氏族譜記載,唐僖宗最後一任宰相蕭遘的兒子蕭徽在長沙當湖南節度使,蕭徽的兒子蕭貞在九江任刺史。唐末有個叫馬殷的軍閥,不服朝廷,發動叛亂。蕭貞攜妻及3個兒子坐船沿贛江上游逃難,因叛軍勢如破竹,情況危急,當逃到吉安時不敢繼續溯贛江而上,便進入禾河西逃,到達禾河與瀘水(安福河)交匯處,不知往哪條河逃命為好。蕭貞思考若一旦被叛軍追上,全家必死無疑,必須分頭逃,以策安全。於是一家人棄船上岸,焚香卜卦,卦象說“遇山則上”。蕭貞便要大兒子蕭文昌(文凱)往西逃,落腳于吉安縣永陽鎮的曲山,二兒子蕭占(文忠)往南逃,落腳於泰和縣苑前鎮的王山,蕭貞夫婦隨小兒子蕭覺(文源)往東逃,落腳于吉水縣水南鎮的燕山。蕭文昌成為曲山蕭氏的始祖,這就是曲山蕭氏的由來。
曲山蕭文昌公祠
曲山蕭文昌公祠,亦稱世德堂,座落在江西吉安縣永陽鎮下沿河路,在吉安市去井岡山的公路旁。
世德堂是曲山人祭祀、議事、辦教育、修族譜的地方。明朝中期,曲山人五河尹蕭允承狀元蕭時中,刑部尚書、兵部尚書蕭維楨的意願,利用狀元尚書的遺留的俸祿及皇帝的賞賜,合全族人之力,於正德十年(1515)建成曲山大宗祠—蕭文昌公祠,以繼承先賢業績,激勵後人奮進。
世德堂是曲山人祭祀、議事、辦教育、修族譜的地方。明朝中期,曲山人五河尹蕭允承狀元蕭時中,刑部尚書、兵部尚書蕭維楨的意願,利用狀元尚書的遺留的俸祿及皇帝的賞賜,合全族人之力,於正德十年(1515)建成曲山大宗祠—蕭文昌公祠,以繼承先賢業績,激勵後人奮進。
世德堂巍峨、壯觀、古樸、典雅。世德堂三進兩井,寬20米、高24米、長65米。祠堂前的圍牆,成八字形,一直伸向禾河邊。世德堂與三元坊,司馬坊共建築面積一萬多平方米。世德堂內,油漆粉畫,雕樑畫棟,流光溢彩。飛檐翹角,凌空如飛。祠堂內柱子三十六對,柱子直徑有六、七十公分,柱子粗壯古拙。天井寬大,祠堂內顯得明亮、開闊。地面鋪了六寸邊長的正方形地磚。
世德堂的掛壁牌坊有兩首楹聯,十九塊刻字石碑。兩首楹聯是:
曲水演百支分萬派橫流蒼海因有源,
山木發千枝開憶葉直衝青雲非無本。
世澤綿百代科名第一家,
德績延萬載仕宦冠百族。
十六塊石碑刻的字是:“蕭文昌公祠”、“狀元”、“榜眼”、“翰林”;“大司馬”、“大中丞”;“名宦”、“鄉賢”;“學政”、“主考”;“會魁”、“經魁”;“會元”、“解元”;“太守”、“州牧”;“觀察”、“邑宰”等。另外還有懸掛的兩塊石碑,一塊是縣人民政府頒發的蕭文昌公祠是縣文物保護單位,另一塊是政府立的蕭文昌公祠的保護銘牌。
人物
蕭時中
蕭時中,(1383-1425),名可復,以字行。號東白。江西廬陵(今江西吉安)人。永樂六年(1408)鄉試以第二名中舉。永樂七年(1409)己丑會試第六名。因明成祖朱棣去北京巡狩,至辛卯三月才回京舉行廷試,因此,本科也稱己丑科。廷試結果,蕭時中蟾宮折桂,一舉奪魁。同籍前二科狀元曾棨曾為他中狀元賦詩一首:
鄉袞曾掄宋殿魁,廬陵(指蕭時中)文運喜初廻。
九重天上承恩渥,八十人中識俊才。
蠹簡幾年窺夜雪,龍門一日動春雷。
行人若向青雲望,定有紅光燭上台。”
蕭時中為人溫和,言行謹慎,謙虛禮讓。居官常憂心國事並勇於進言。曾因災異發生,陳奏八事,極盡時弊卻又措辭委婉,得到成祖嘉納。永樂十二年(1414)奉命修《五經四書性理大全》等書,後病逝於任上。 著有《曲山三蕭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