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回寺石像冢

曲回寺石像冢

曲回寺石像冢位於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城南75公里三樓鄉曲回寺村,建於唐代開元,是大禪師慧感奉詔創造。石像冢的形制均為石塊砌壘,上以長條石封頂,再以沙石土掩埋。每冢增留一小門,從外部能看見內部的石像。冢體大小不等,一般的高三四米,圍二三十米,從外觀看與墳墓無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曲回寺石像冢
  •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
  • 建於:唐代開元二十一年
  • 大禪師慧感:奉詔創造
  • 分布:山崗、山腳、台地溝岔等地方
  • 形狀:墓丘狀
  • 出處:《曲回寺碑記》
遺址結構,史料記載,文物價值,

遺址結構

曲回寺石像冢位於寺廟的附近,山崗、山腳、台地溝岔等地方,為墓丘狀的石像,散布在寺廟周圍。
曲回寺石像冢
每座冢中都安置著十尊左右的佛、菩薩、金剛、供養人等雕像。發掘出的石像最大的高1.2米,面目已經模糊,但衣帶清晰可辨。石像冢充分反映出中晚唐時期佛像雕刻藝術的純熟。
曲回寺石像冢的佛像藝術對研究中國的佛教史、美學史、雕塑史具有重要意義。

史料記載

據元代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蓬庵所作的《曲回寺碑記》記載:“肇自大唐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有大禪師慧感,俗姓王氏,北京人也,初住此山,奉詔創此寺,持旨賜曲回山寺。”寺中原有明代正德年間鑄造的一口大鐘,鐘上也有文字記載,曲回寺屬五台山下院,始建於唐代開元年間。“開元”是唐玄宗的年號,時值盛唐時期,也是延續兩千多年的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而曲回寺又是奉玄宗聖旨修建的,寺成之後,玄宗又親賜寺名,可見曲回寺當時的規模和在全國佛教寺院中的地位了。
曲回寺石像冢
曲回寺自唐代初創,歷經遼、宋、元、明、清五朝,雖歷朝都有重修,但基本保持了唐代原貌,直到抗日戰爭時期的1939年,被日本侵略軍付之一炬,使千年古剎毀於一旦。我們從劫後殘存的寺廟遺址看,昔日曲回寺有兩進院落,主體建築有山門、鐘鼓樓、中殿、大殿、配殿和跨院僧房,整體寺院呈坐北朝南的長方形布局。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曲回寺周圍,散布著眾多墳丘狀的大土堆,村民稱“塔兒”、“石佛冢”,攔河壩上的石佛像正是從這裡挖出的。當然,這該是20世紀70年代初全國轟轟烈烈的農業學大寨運動中,曲回寺村民攔河造地、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傑作”了。
考古發現這些佛像“約占一二成的造像比例失調、技藝粗糙”,是因為這些佛像還未來得及完工就被覆藏了,而非工匠雕刻水平低下。因為不完善的半成品佛像容易引起人們的不愉快感受,這與造像者崇敬、供養三寶的本意是違背的。所以,如果因種種原因而無法立即造作完成這些佛像,致使佛像“身不具足”,唯一的、正確的處理方式是“當密覆藏,勸人令治”,然後才能公開拿出展示,供人瞻禮。

文物價值

特殊的時代造成了曲回寺大量掩埋石佛像的特殊事件。這其實正好說明了佛家“緣起觀”也就是條件決定事物論的正確。千年之後的今天,我們在為306座石塔終未圓滿造成而遺憾的同時,更應該為這個獨特的歷史遺存而慶幸,因為它的價值和留給我們的思考可能比一個圓滿建成的石塔群還要大。曲回寺石像冢的佛像藝術對研究中國的佛教史、美學史、雕塑史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