曇花亭

天台山石樑幽谷中方廣寺前,也有一座面臨絕澗,氣宇軒昂,造型精美的長方形亭閣,叫“曇花亭”。亭中有一副著名的長聯:

風聲、水聲、蟲聲、鳥聲、梵貝聲,總合三百六十擊鐘鼓聲,無聲不寂;月色、山色、草色、樹色、雲霧色,更兼四萬八千文峰巒色,有色皆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曇花亭
  • 位置:天台山石樑景區
  • 建於:宋朝
  • 重修:1981年
歷史,今昔,

歷史

這座亭閣原是宋右丞相賈似道為其父抗金名臣魏國公賈涉暮年觀瀑而建。傳說此亭建成時,賈似道請高僧妙宏命名。妙宏認為賈似道依仗其姐賈妃得寵理宗,雖位極人臣,威懾朝野,赫赫然不可一世,但弄權誤國,善惡有果,只不過是曇花一現的人物罷了。於是給它取名為“曇花亭”。
當賈似道問他命名之意時,妙宏故說:此亭落成時,貧僧給羅漢供茶,茶甌即現朵朵曇花,色彩璨然,並示“大士供應”四字,故取此名。賈似道信以為真,就以“曇花亭”書匾名之,欣欣然自以為樂。不久,賈似道果然削職,被鄭虎臣殺於押解路上——漳洲木綿庵(今福建龍溪縣),成為“曇花一現”的人物。妙宏慧眼識奸相,巧名“曇花亭”就成為佳話留傳至今。
清道光年間,曇花亭倒壞重建,曾改名為“雨來亭”,太傅潘世恩(吳縣人)還為雨來亭增撰了一副對聯:“甘雨時霖,亭成誌喜;嘉禾善養,歲慶占豐。”但由於習慣,人們仍以“曇花亭”稱之。

今昔

1981年,政府撥款重修,為尊重歷史,又還名為“曇花亭”。現在它與“石樑雪瀑”、中下方廣寺、五百羅漢銅殿和“銅壹滴漏”,已成為石樑景區的主要勝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