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發性肝炎

暴發性肝炎一般指本詞條

症狀,診斷依據,治療,
爆發性肝炎又叫急性壞死型肝炎,臨床上亦稱急性重型肝炎。其發病初期多與急性黃疸型肝炎相似,但病情迅速惡化,肝臟進行性縮小,黃疸迅猛加深。隨著醫學的進步與發展,在1978年後,臨床上已經不再以爆發性肝炎作為臨床用名,臨床病例上的標準名稱已經被定義為急性重型肝炎或急性肝衰竭。

症狀

常伴有牙齦出血、鼻出血、皮下淤點、嘔血、便血等出血徵象。患者煩躁不安,精神錯亂,嗜睡或昏迷。部分患者出現腹脹、腹水水腫及少尿或無尿。白細胞正常或稍增高,血清膽紅素多在171微摩爾/升(10毫克%)以上,肝功能損害嚴重。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簡稱轉氨酶)初期升高,後下降甚至正常,出現明顯酶膽分離凝血酶原活動度逐漸或迅速下降至30%以下,部分患者血氨增高,並且血氨是決定肝昏迷程度的直接因素,血糖降低,病理改變為大塊性肝壞死以及橋接壞死
急性重型肝炎多數由慢性肝炎引起,臨床上多以慢+急性重型肝炎與急性重型肝炎作為區分,或是直接以慢性重型肝炎作為區分,尤其以B型肝炎引起的急性重型肝炎最為多見,因為肝炎引起的急性重型肝炎,一定要在初期進行抗病毒治療,能極大程度的控制病情的發展,以及制約因肝炎病毒複製而造成的病情惡化。一般不主張套用干擾素,如有必要情況需要用干擾素,應以小劑量干擾素,根據患者的耐受情況逐漸增加劑量。

診斷依據

醫生診斷該病的主要依據是:
(1)病程在10日以內。
(2)起病急驟伴嚴重中毒症狀。
(3)肝臟進行性縮小,伴肝臭和進行性黃疽加深。
(4)出血傾向凝血酶原時間延長、活動度銳減。
(5)短期內出現腹水征。
(6)精神神經突然錯亂,狂躁後昏迷。
(7)肝功能試驗及轉氨酶明顯異常,時見酶膽分離特徵。
(8)尿少或無尿。
診斷本病時應與中毒性肝壞死、妊娠脂肪肝和嚴重的膽管感染等疾病鑑別。

治療

(1)白蛋白及新鮮血漿。補充白蛋白,有利於防治腹水和肝性腦病,維持血容量。新鮮血漿內有大量凝血因子、血小扳及免疫活性物質,有利於防治出血及促進肝細胞再生,每日輸入100-200ml是支持療法中最重要的措施。
(2)支鏈胺基酸。有助於提高支鏈胺基酸及糾正支/芳比例,對改善肝功能及防治肝性腦病有一定效果。
(3)促肝細胞生長因子(HGF)。用於重肝治療,可提高成活率,據報導;綜合治療後病死率44%-47%,在此基礎上加用HGF,病死率又下降至37.5%,早中期療效優於晚期。
用法:可每日1-2次靜脈滴注。必要時促肝細胞生長素每次160mg,或加用與促肝細胞生長素作用相似的肝樂寧8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5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
(4)前列腺素E1(PGE1)。重肝協作組報告,在綜合治療基礎上加用PGE1,其病死率為33.3%,類似HGF,現認為PGE1有如下作用:①肝細胞膜上有PGE1受體,可與PGE1結合,PGE1可通過降低肝細胞內cAMF濃度而減少肝糖原分解及肝細胞分解代謝,PGE1有強的血管擴張作用,改善血循環從而促進肝細胞再生及保護肝細胞。②可防治肝細胞內蛋白、脂肪代謝紊亂及促進蛋白的合成。③保護毛細膽管且有利膽作用。④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凝集而防治DIC及出血。⑤對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有拮抗作用,且利鈉利尿。⑥可對抗糖皮質激素引起的胃酸分泌過多及消化潰瘍的形成。
用法:PGEl 100-200ug加入葡萄糖液內緩慢靜點。可有高熱等副作用。
小牛血去蛋白也有類似療效,且無副作用,可酌情代替前列腺素E1。
(5)免疫調控。胸腺肽每日10-20mg,大劑量可用至100mg,有利於糾正重肝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減少併發症,提高存活率。
上述血製品、PGE1療法、支鏈胺基酸及胸腺肽治療為重肝患者基礎綜合治療的主要內容,也可配合套用肝得健。
(6)抗病毒治療。在病情穩定和情況許可時考慮抗病毒治療,可用苦參素注射液或拉米夫定,一般不用干擾素。因重型肝炎在某種意義上是對HBv的大量清除反應,所以許多患者重肝時HBv-DNA即轉陰,已無須抗病毒治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