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競爭日益加劇,不少白領開始選擇“暴力”來宣洩自己在工作生活中的壓力。有些女性將家中的枕頭、靠墊之類物件當作“暴力”對象,有的則熱衷於網路暴力遊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暴力減壓
- 定義:動作類似拳擊並伴有吼聲的搏擊操
- 目的:娛樂健身和提高承受能力
- 缺點:暴力減壓者一旦失控可能傷害他人
簡介,來源,招數,正確發泄渠道,專家告誡,建議,
簡介
暴力減壓 一種動作類似拳擊並伴有吼聲的搏擊操頗受女性追捧。有些女性將家中的枕頭、靠墊之類物件當作“暴力”對象,有的則熱衷於網路暴力遊戲。專家指出,暴力減壓者一旦失控,很有可能把暴力帶到現實生活中,傷害他人。搏擊運動者應帶著娛樂健身和提高承受能力的目的來進行。
來源
已經從事健身教練工作十幾年的宋美美表示,以前女性們大多喜歡動作比較柔美的傳統健身操,而近兩年,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青睞於搏擊、跆拳道甚至拳擊之類的運動,一方面是為了鍛鍊身體,另外就是越有力量的運動,越能通過瞬間的爆發來釋放壓力。像這種搏擊操不一定跟別人搏擊,也可以不用任何器材,利用身體面向鏡子、向空中揮拳就可以達到“搏”的目的,有時候可以把教練當成假想“敵人”。
招數
辦公桌前狂揍流氓兔
除了專門抽出時間到俱樂部“暴力”一把,很多女性在家裡也玩起了暴力。揮拳砸向枕頭、靠墊等軟綿綿的物品,一泄自己心頭的抑鬱。家住海淀區的錢女士說:“我們家的枕頭讓我砸壞好幾個了,它也不一定代表具體哪個人,就是把它當成我心中的氣憤或者壓力,都在揮拳間消失了。男人急了,臉紅脖子粗就打一架,我們也只能這樣了。”而她所在外企辦公室里還擺放著幾隻大型流氓兔,專供員工們拳打腳踢,“可憐的兔子們可沒少挨我的揍。”
“發泄果”減壓
在很多路邊攤叫賣的一種名為發泄果的玩具,也有不少女性光顧,狠狠地往地上或牆上摔,幾秒鐘後,被摔成一攤爛泥的橡膠球又馬上恢復原狀。
網路暴力遊戲
除了現實中女人們的“拳打腳踢”,網路上的暴力遊戲也吸引了不少女性玩家。一份調查顯示,有四成的網遊玩家為女性。尤其是個別網站提供的發泄型暴力遊戲吸引了不少女性,其中最受歡迎的是一款“毆打上司”的小遊戲,不少女性看到老闆被自己打得叫聲慘痛、口吐鮮血都興奮不已。
正確發泄渠道
適當的體育運動
梁老師介紹說,在心理學上來說,參加運動是一種心理上的升華,人們在心中遭遇的痛苦,經由運動這種具有審美功能的活動來得到發泄,會向良性方向發展。無論是競技體育還是秧歌太極等相對平和的項目,都可以起到轉移人的視線,擺脫現實困擾的作用。
據國外調查,人們在參加完運動之後,精神往往會變得更加樂觀,本來焦躁的心態會得到緩解。充滿了愉悅和美感的運動,讓人從基本的生理需求走向了更高的精神需求,充分實現了自我,宣洩了壓力。
必須注意的是,很多人為了單純地擺脫壓力,在健身房或者戶外從事超過自己身體容忍限度的活動,這樣是非常危險的。極限運動雖然被稱作近些年來流行的時尚減壓方法,然而不顧自己身體狀況盲目從事的話,仍然是不可取的。
找家人朋友傾訴
委屈難過講出來有了解情況壓力受了委屈之後,找到你最親密的朋友和家人,痛痛快快地向他們把苦水都倒出來。人在社會中生存是有一個支持系統,包括家庭系統及社會系統。親朋好友是這兩個系統中非常重要的資源,人只有充分依靠這些資源,把心中的苦悶說出來,在互動中得到勸慰警示及自我調節,才能保持內心與外表的統一。梁老師在這裡特別提醒說,如果隨便找一個普通的人來傾訴,不但會惹上麻煩,而且傾訴的效果也不會很好,因為對方並不能很好地體會你的感情,不能產生有效的回應。最好是你最信賴人,同時又要與你並沒有利害關係,這樣能避免可能發生的傷害。如果身邊一時沒有這樣的人,尋找正規諮詢機構的心理醫生也是很好的辦法。
記錄私密日記,避免網路攻擊
專家認為,網路匿名發帖要講究一個度,不能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單純指名道姓的發泄,很可能會造成當事人的困擾,同時也是缺乏情緒管理的表現。痛苦狂躁寫出來在事情剛剛發生的瞬間,人會生氣、會憤怒、會在熱血上涌之時做出很多極端的行為來,到結束時後悔莫及,為時已晚。即便是當時能夠忍氣吞聲,緊接著的時間中,你會把這些倒霉事情想了又想,越想越生氣,心情也會漸漸惡劣起來。可如果將這些東西放一放,用筆把它們寫下來,把詳細情況記錄下來,等再看到它們的時候,就會對當時的魯莽和輕率啞然失笑。日記是比較私密的東西,於人於己都不會發生傷害,可以給自己一個反思的餘地。這樣在日後重新讀的時候,就能很好地了解自己,控制自己,漸漸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什麼時候該宣洩,什麼時候該忍讓,掌握控制的節奏和力度,讓自己的人生遊刃有餘。
專家告誡
心理學博士認為,對很多人來說,“暴力”減壓有可能從暫時的發泄方式發展成為習慣性的自然行為,一旦失控,就有可能把暴力發泄帶到現實的工作生活中來,傷害他人。他認為,暴力減壓不被帶到生活中需要很強的自控能力,因而不值得提倡。
建議
發泄要符合自己的性格在解讀的最後,專家告訴我們,其實人的氣質與性格在先天就已經基本形成,有的人生下來愛哭,有的人生下來沉默,這跟遺傳和環境關係很大;但是同樣,後天的因素也非常重要,也可能一個非常外向的人,因為家庭管理嚴厲和社會境遇不好等原因,只有選擇迴避矛盾來求自保,從而變成了內向型人格,也是很常見的。人們在選擇發泄方式時,也正是自己內心深處性格曝光之時,藉此深入了解自己的人格,對培養自己的控制能力和完善人格,都是非常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