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3月(光緒二十二年二月間),清政府設立國家郵政,改銀兩為洋銀(銀元),因新面值正式郵票趕印不及,遂將庫存銀兩“小龍”票、“萬壽”票及3分紅印花票,加蓋...
1897年至Igll年,清代國家郵政時期郵票票面所標示的面值幣制為洋銀,俗稱洋錢。1896年國家郵政建立,1897年開始發行郵票,面值由銀兩改為洋銀,即銀元。這段時期發行的...
紅印花加蓋“暫作洋銀貳分”的試蓋票,也稱“紅印花小字2分綠色加蓋票”。因用綠色油墨加蓋在紅印花原票上,故被雅稱為“綠衣紅娘”。因系試色加蓋票,故僅有...
後來有一批小龍郵票從邊陲的郵局退回,由於時間太遲,原來加蓋小龍郵票的版模已拆,就用加蓋“萬壽”再版票的版模加蓋了。共3種:1分銀暫作洋銀1分、3分銀暫作洋...
中國紅印花票中的珍品,是紅印花小字“暫作洋銀二分”票倒蓋兼復蓋“雙料”變體。據考證存世不足20牧,其珍罕度超過紅印花小字“當一元”,極為少見難得,故...
1897年8月16日發行國家郵政第一套正式“一次蟠龍”郵票。1897年因幣制改革,由銀兩制改為銀元制,當時用“小龍”郵票加蓋“暫作洋銀”使用,成為我國第一套加蓋改...
在籌印新的郵票的同時,將庫存“海關小龍”郵票、“萬壽”紀念郵票及紅色印花稅票加蓋暫作“洋銀”(注一)面值。在最初加蓋時,阿拉伯文數字是相當於小五號的字,...
如1960年2月在香港出版的,由李頌平編著的《小龍、萬壽、紅印花加蓋暫作洋銀票》;1961年5月在台灣省出版的,公孫柳編著的《紅印花加蓋暫作洋銀郵票》;2000年5月...
為配合幣值改革,在新幣值郵票未印竣前,暫使用海關之舊幣值郵票加蓋使用,例如將“小龍”和“萬壽”加蓋“暫作洋銀”作為新幣值郵票應急使用。由於新郵政還增加了...
三分紅印花暫作洋銀加蓋票1897年,清代郵局用紅色三分印花稅票,加蓋改作郵票使用的一種名貴早期郵票,當時用這種紅印花加蓋改作的郵票計有五種面值,分大字與小字...
中國清代著名郵票.1897年,上海海關造冊處將所存印好未用的紅色3分印花票,加蓋“大清郵政”及“暫作洋銀”等字樣,暫作郵票使用.紅印花原票圖幅為185×225毫米,...
“綠衣紅娘”郵票的學名應稱為“紅印花加蓋小字‘暫作洋銀二分’綠色試樣票”,“綠衣紅娘”僅是集郵者的愛稱。 紅印花加蓋暫作郵票的原票,面值3分,以紅色為...
相關影像紅印花加蓋“暫作洋銀貳分”郵票,有大字、小字兩種。小字的主要特徵是小字的“2”字與英文“Cents”字平列(同是一排);大字則為兩排,“2”字排在...
但是在1942年,上海集郵界卻發現了一枚使用綠色油墨加蓋的小字“暫作洋銀二分”郵票,由於其色彩配合的妥帖,一時轟動郵壇,引起集郵家們的關注。當時上海集郵者中有...
紅印花原票指的是尚未加蓋作為郵票的原票。大清郵政於1896年正式開辦,公布了《郵政開辦章程》,中規定郵資按洋銀計算 以前印製的“大龍”、“小龍”、“萬壽”...
二、國家郵政郵票 0141.萬壽加蓋郵票 014① 萬壽初版12分銀大字長距1角 014② 萬壽初版2分銀加蓋大字短距暫作洋銀2分——“翡翠姐” 015...
清代國家郵政發行一套“萬壽”(再版)大字短距改值郵票,是用“萬壽”再版票加蓋改值的,用黑色加蓋,面值分別為暫作洋銀半分、1分、2分、4分、5分、1角、1...
我國的珍貴早期郵票——紅印花票“暫作洋銀”加蓋郵票,幾十年來已成為國內外集郵界一項極具學術價值的研究課題,研究範圍涉及該票的發行、使用、版式及出現的變異...
1897年1月上旬返華後,他又在海關造冊處負責監督、辦理了將小龍郵票、萬壽郵票和紅印花原票加蓋改為“暫作洋銀”郵票之事(附圖3:費拉爾設計的第1版蟠龍圖郵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