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郁湯,中醫方劑名。出自《不居集·上集》,具有健脾生血,解散外邪之功效。主治肝脾血少,血虛有火,不能用歸術柴胡者。
基本介紹
- 出處:《不居集·上集》
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義,運用,加減化裁,附註,
組成
丹參、谷芽各一錢,白芍、茯苓、扁豆、鉤藤、菊花、連翹各八分,甘草五分,荷葉一錢。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健脾生血,解散外邪。
主治
肝脾血少,血虛有火,不能用歸術柴胡者。
方義
肝脾血少氣滯者,當以逍遙散柴胡、當歸、白朮等疏肝解郁,養血健脾。然又兼血虛有火,用之恐升散助火。吳氏仿逍遙之法,用丹參、白芍代當歸養血且可清熱,鉤藤、薄荷清熱平肝,似柴胡而不升散傷陰,扁豆、谷芽健脾而不膩,連翹、荷葉清熱,甘草和中調藥。全方調肝氣而不傷陰血,補陰血又不礙氣機,具有健脾生血、清虛火,兼解散外邪的作用,充分照顧到虛損之人受外感六淫所侵的病症特點。
運用
本方對於肝鬱氣逆,心煩少寐,脈弦中帶數之證頗為適宜。現在可用於抑鬱症、神經官能症、心因性精神障礙見有上述特徵者。
加減化裁
脅痛者,加女貞子、鱉甲八分;氣逆者,加降香一錢;火盛者,加丹皮、地骨皮八分;咳嗽者,加橘紅、貝母五六分;兼外感者,加蘇梗三五分;痰多眩暈者,加天麻八分;泄瀉者,加蓮肉、老米三錢。
附註
附方 加味逍遙散
組成:當歸、芍藥、茯苓、白朮(炒)、柴胡各一錢,牡丹皮、山梔(炒)、甘草(炙)各五分
功用:養血健脾,疏肝清熱
主治:肝脾血虛,化火生熱,或煩躁易怒,或自汗盜汗,或頭痛目澀,或頰赤口乾,或月經不調,少腹脹痛,或小便澀痛,舌紅苔薄黃,脈弦虛數。
出處:《內科摘要》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