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暗斑銀鮈
- 拉丁學名:Squalidusatromaculatus(Nichols et Pope, 1927)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輻鰭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目:鯉形目
- 亞目:鯉亞目
- 科:鯉科
- 屬:銀鮈屬
- 種:暗斑銀鮈
- 分布區域:海南島和珠江水系
暗斑銀鮈,學名:Squalidus atromaculatus (Nichols et Pope, 1927),為輻鰭魚綱鯉形目鯉科銀鮈屬的魚類,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於海南島等。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海南島。 體長可達11...
暗斑銀鮈為輻鰭魚綱鯉形目鯉科銀鮈屬的魚類,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於海南島等。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海南島。體長可達11厘米,棲息在沙泥底質的溪流。體略側扁,腹部圓。頭長約與體高相等。吻尖長。眼較大。口亞下位。唇薄。須長,其長大於眼徑。背鰭無硬刺;胸、腹、臀鰭均短;尾鰭深叉,末端尖。體前...
銀鮈為初級淡水魚。喜好棲息於溪流下游地區的緩流區之深潭底部活動。屬於下層底棲魚類。主要以底棲水生昆蟲、有機碎屑、藻類和水生植物為食。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俄羅斯。在中國分布極廣,除西北少數地區外,幾遍布於全國各主要水系。繁殖方式 在中國長江5月中旬至8月上句為繁殖季節。成熟親魚體長65~16毫米,重...
銀鮈屬,Squalidus (Dybowski, 1872),鯉形目鯉科的一屬魚類。銀鮈屬(Squalidus)有以下物種:銀鮈(Squalidus argentatus)暗斑銀鮈(Squalidus atromaculatus)巴氏銀鮈(Squalidus banarescui)琵琶湖銀鮈(Squalidus chankaensis biwae)興凱銀鮈(Squalidus chankaensis chankaensis)細銀鮈(Squalidus gracilis ...
體背暗紫灰色,腹部黃色,體側上半部呈現3-4條灰黑縱紋。體側具一黑色與金色縱紋,側線鱗孔後方具有黑色新月形紋,各鰭具細小黑斑,背鰭軟條10-11枚,臀鰭軟條9條,體長可達6.3厘米 分布 本魚僅分布台灣大肚溪流域。生態 本魚為初級淡水魚,棲息於河川中、下游或水流較緩和的潭區或湖中,喜歡躲藏於水底...
小銀鮈是瀕危動物。體稍長且高,前部略粗壯,腹部圓,尾柄細長。頭小。吻端尖。口小,亞下位,深弧形。唇薄。無須。眼大。側線平直,側線鱗33-34個。背鰭無硬刺;胸、腹鰭短,末端尖;尾鰭深叉。體淺灰色,背部深,腹部略帶肉紅,背中線有鉛黑細紋,體中軸有黑縱紋,後段明顯。背、尾鰭具黑紋,其它鰭...
點紋銀鮈(Squalidus wolterstorffi)是鯉科銀鮈屬的一種動物。形態特徵 背鰭iii—7;臀鰭iii—6;胸鰭i—13-15;腹鰭i—7。側線鱗33-35;背鰭前鱗l0—11;圍民柄鱗12。第一鰓弓外側鰓耙6—8。下咽齒2行,3.5—5.3。脊椎骨 4十32—34。體長為體高的3.9—4.7倍,為頭長的3.9—4.6倍,為尾柄長...
興凱銀鮈(學名:Squalidus chankaensis chankaensis),俗名 麥穗魚、大眼;產地分布於黑龍江、松花江、嫩江及興凱湖。形態特徵 吻稍尖。口下位,呈馬蹄形。口角須1對。背部灰黑色,體側淺黃色,體背有一條較細的黑色紋帶,體側中軸也有一條黑色紋帶。尾鰭叉型。分布範圍 分布於黑龍江、松花江、嫩江及興凱湖...
中文屬名 銀鮈屬 拉丁屬名 Squalidus 分布類別 淡水 形態特徵 背鰭3,7;臀鰭3,6;胸鰭1,13~14;腹鰭1,7。側線鱗34~35,背鰭前鱗10~12。圍尾柄鱗12。鰓耙6~7。下咽齒2行,3.5/5.3。脊椎骨4+30~32。體長為體高3.8~4.1倍,為頭長3.5~4倍。頭長為吻長3.6~4.0倍,為眼徑2.9...
中間銀鮈 中間銀鮈,拉丁學名intermedius,屬動物界、銀鮈屬動物,分布在黃河水系。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 黃河水系 參考文獻 原始文獻 Amer. Mus. Novitates, (377):3. 1929.資料來源 中國鯉科魚類志[下卷]:489.同物異名 Gnathopogon intermdeius Nichols, 1929.
台銀鮈(Squalidus iijimae (Oshima,1919))是鯉科銀鮈屬的一種動物。形態特徵 標本7尾;其中6尾體長49—67mm,另有模式標本1尾,全長79mm;采自台灣淡 水河等地。背鰭iii-7;臀鰭iii-6;胸鰭16;腹鰭7。側線鱗33 36(自側線到腹部正中的鱗片數為4)。下咽齒2行,3?5—5?3, 2?5—5?2或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