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介紹
晾馬台鎮全鎮共有支部24個,其中農村支部18個,企業支部3個(比琦支部、集宏興支部、青連支部),鎮直支部、南陽中學支部、鎮中心校支部各1個。共有黨員975名。
建制沿革
因
北宋大將
楊延昭御邊抗遼,所築“晾馬台”而得名。1961年成立晾馬台人民公社,1984年改稱晾馬台鄉,1996年鄉政府所在地由晾馬村遷至王家營村。2009年9月,晾馬台鄉撤鄉設鎮,改稱晾馬台鎮。
環境綠化
鎮區人均公共綠地達到25平米,鎮區以外14個村人均綠地達到17平米。全鎮森林覆蓋率19.81%,綠化工作被
保定市主管部門認定提前12年實現2020年全市綠化目標。
電力設施
全鎮50千伏安變電站1座,電網改造全部完成,戶戶通電,農田水網改造18村全部完成。設有移動、網通基站23個,電話裝機容量達到4839部,網路用戶達到2160戶,村村通網際網路。電視覆蓋率達到100%。
交通環境
晾馬台鎮區位條件優越,交通便利,津保公路與保津高速在鄉境內通過,雄白引線和白溝·白洋淀溫泉城旅遊路在鎮匯合。全鎮18個行政村藉助“村村通”工程實施,所有村全部實現柏油路或水泥路與國道、省道相連線。鎮內兩條公車線路貫穿全鎮12個村。鎮駐地4個連體村主要街道均實現柏油、水泥路,次要街道全部由磚硬化,無泥土路,主道兩側全部綠化。
產業結構
晾馬台鎮經過多年發展,商品經濟繁榮活躍,逐步形成了以白溝橋南市場為中心,毛絨玩具加工產業聚集區、特色種植區、服裝產業聚集區、拉鏈產業聚集區、高效農業聚集區共同發展的“五區一場”經濟發展格局。
毛絨玩具加工產業聚集區,位於鎮西南劇、北劇村。加工戶已超過500家,從業人數達到5000人,年產值超過2億元,產品遍布全國各大城市,外銷率50%以上,主要集中於東歐,品種以毛絨玩具、玩具包、汽車墊、沙發墊、服裝、小飾品等為主。
特色種植區,位於鎮北,為東李家營、西李家營、東張莊、南王昝、北王昝、王家營六個村的千畝河套機動地,土壤肥沃,引種蘆筍、甜高粱等多種特色農作物。
服裝產業聚集區,位於鎮南東北陽、西北陽、南陽三個村。現有大規模企業兩家(比琦服飾集團、集宏興實業集團),加工廠三家,年總產值2.5億元,利稅200萬元。
拉鏈產業聚集區,位於鎮東猛進莊、崇明莊、復興莊三個村。構建了加工小區生產模式,共有生產企業78家,從業人員800多人,年產值1.5億元。
高效農業聚集區,位於鎮中,以辛莊為中心,該村小麥良種項目、沼氣養殖項目的優勢明顯,輻射帶動了劉合莊、東王莊、晾馬台三村農業發展。
一場,即白溝橋南市場。與白溝一橋之隔,占地面積750畝,分布匹、拉鏈、毛絨玩具原輔料、皮革、魚肉蔬菜五個專業市場,擁有攤位2000個,日客流量近萬人,年交易額達25億元,是容城、白溝及周邊各縣(市)輕工業的原輔料供應基地,已成為白溝市場的有益補充和容城經濟發展的有力支撐。
經濟概況
晾馬台鎮經濟社會發展速度較快,2008年被保定市評為“百強鄉鎮”。在黨建、精神文明、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社會穩定等工作上始終居全縣8個鄉鎮前列。境內文化資源豐富,擁有明月禪寺、晾馬台遺址、南陽遺址等多處文化遺址。
社會事業
正在建設全縣第一所寄宿制標準中學,鎮內擁有私立中學1所、國小6所、幼稚園7所,中、國小教學成績連續3年居全縣8個鄉鎮之首,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達到100%;全鎮建有文化站3個、辛村建有秧歌隊、南劇村建立娛樂劇院,文化娛樂活動豐富。建有鎮衛生院1所,06年建門診樓1座,面積800平方米、醫護人員11名、病床19張。村級醫療室24個,每村至少有一所醫療室,基本解決了民眾就醫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