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將來

智造將來

《智造將來》是由浙江衛視推出的公益性科技綜藝節目。由蔣昌建以及AI機器人蔣萊萊主持。

節目開闢一條以科技人員為立足點的視角,展現科技行業生態藍圖。讓一直隱於幕後的科研人員走到台前發聲,講述他們獨特而又不為人知的生活與故事。節目提出“暖科技”概念,立足民生,將中國科技創新項目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帶到大眾眼前。

節目於2019年1月6日起每周日21:10接檔《風味人間》在浙江衛視首播,於2019年3月24日收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智造將來
  • 國家/地區:中國內地
  • 類型:公益性科技綜藝節目
  • 導演徐濱 
  • 主持人:蔣昌建、AI機器人蔣萊萊
  • 主要嘉賓馬思純孫楊王孟秋李淼傅園慧傅盛田亮
  • 製作公司浙江衛視、杭州超體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 首播時間:2019年1月6日
  • 播出頻道:浙江衛視
  • 播出時間:每周日21:10
  • 線上播放平台優酷中國藍TV
  • 每集長度:約90分鐘
  • 播出狀態:已完結
  • 節目口號:擁有夢想,智造將來
節目形式,節目背景,節目特色,創作團隊,節目列表,參演嘉賓,主持人,固定嘉賓,飛行嘉賓,播出信息,播出平台,收視率,

節目形式

節目背景

《智造將來》希望通過能夠改變人類生活的科技創新項目,重點是將中國科技創新項目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帶向大眾眼前,在展現頂尖的科技項目的同時,也關照套用於日常生活場景的科技項目,以及青少年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項目,並傳達科技讓弱者變強,讓強者更有愛的力量的“暖科技”情懷。
智造將來

節目特色

在舞台環境配置上,節目組在攝影棚中建起兩座塔——“未來塔”和“幽靈塔”最大程度營造未來空間感;在主持陣容上,除了有著名主持人蔣昌建坐鎮外,還創新加入了AI機器人主持蔣萊萊,人機互動主持的新穎模式也表達了節目對科技的敬意。在內容環節上,節目配置的科技入庫時刻也非常亮眼,在《智造將來》的舞台上,科技庫的概念更像是為科技人們開啟的一扇智造大門,是對科技研發足跡的點滴積累。
《智造將來》通過最先進的電視敘述語言和舞台呈現技術,用富有創新新的方式充分展現科改變生活、科技以及科技成就夢想的強大力量,讓科技溫暖人心。同時,用最走心的模式把一檔最新、最酷、最好玩,也最溫暖的科技節目帶給觀眾。

創作團隊

出品人
陳立波、王俊、蔣昌建
聯合出品人
章伊倩
總統籌
奚婷、趙天揚
項目統籌
計野航
總製片人
蔣昌建
製片人
婁毅
總導演
徐濱
執行總導演
金孝
舞台總監
王運慶
總撰稿
徐婷
註:以上為部分創作人員名單,全部名單請查看每期節目片尾字幕。

節目列表

1
馬思純、李淼、王孟秋、孫楊
塗料“鎧”
——鎧是一種多用途的創新型噴塗材料,可噴塗在金屬、木材、玻璃纖維等多種材料上,瞬間可增加幾十甚至幾百倍的防護力。目前已用於兒童護具、生活產品、汽車、醫療、軍工、航空航天等多領域。
張英傑
創新塗料“鎧”總經理
P帕系統
——通過信息提示刺激大腦信息,改變帕金森患者步態凝結的症狀的步行輔助器,幫助患者重新走路。該科技項目還在研發中,大規模推廣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禤彥勛
牛津大學生物工程學在讀博士生
機械臂
——工業機械臂,用於精密工業領域,精度可達0.01mm,屬於世界領先水準。其中“機械臂120”是由科技菁英張暉攜中國團隊,因中國本土電子行業的需求,而研發創造的屬於中國人的第一台精密機械臂,10年前精度就已達0.01mm的世界領先水準。不僅大大增強了中國電子精密行業的生產力,也已走出國門,服務於全世界的工業行業。
張暉
機械臂全球產品管理負責人
2
馬思純、李淼、王孟秋、孫楊
支付寶生物識別技術
——一項結合多維度人臉識別的人臉支付技術,結合了多種人臉特徵,構建了全球領先的生物識別系統,並且安全級別達到金融級別的識別技術。
李亮
支付寶生物識別技術研究團隊負責人
3D列印
——3D列印可食用兵馬俑和各式食品、3D列印服裝展示、3D列印骨骼讓醫生準確確立醫療方案,讓手術更精準。曾經腿部畸形的少女子墨通過3D列印技術成功手術保住了本該截肢的腿。3D列印的未來是生物列印,可列印眼角膜腎臟等。
戴尅戎
中國工程院院士
“微小衛星”
——微小型衛星研發,將節目觀眾的聲音送上宇宙。從東方紅一號為引子,講述中國航天航空從落後於人到迎頭趕上的過程,以及航天人勵志趕超已開發國家的艱辛歷程。以及商業微小型衛星的作用。
楊峰
“微小衛星”所屬研究院CEO
3
馬思純、李淼、王孟秋、傅園慧
奇創世界
——創新機器人模組創造和搭建系統。已進入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25000多所學校,被寫入法國學校教科書。
王建軍
奇創世界創始人兼CEO
海水淡化
——通過反滲透膜法水處理系統實現海水淡化。150畝的全球最大海水淡化基地,70萬噸/天的海水淡化量可滿足350萬人口需求,強力保障沿海居民飲用水。
高從堦
中國工程院院士
“深目”系統
——全球唯一億萬級人臉秒級定位動態識別系統。通過路徑識別、條件篩選、圖片比對,實現跟蹤定位、識別分析軌跡,廣泛套用於新警務、新治理等領域。
鄭文先
深目系統所屬公司高級副總裁
4
馬思純、李淼、王孟秋、傅盛
鐵金剛
——作為消防偵查防爆機器人,它可套用於城市消防、抗震救災等領域,可替消防人員進入災害現場參與滅火、採集數據、反饋火情,有效保障消防人員安全。
鄭安
鐵金剛所屬公司工程師
外骨骼機器人
——作為醫療康復領域的輔助機器人,它通過與人工智慧系統聯動,對康復者狀態進行動態量化分析和評定,實現人機互動的“心隨意動”模式,能夠大幅推進患者康復進程。
李牧然
外骨骼機器人所屬公司CEO
移動機器人
——作為具備國際領先技術的智慧型移動機器人,它通過自主導航、360度雷射避障、多感測器安全保護,實現高效率低成本的自動搬運、輸送。它將科技賦能於生產線、倉儲、醫療物流、室內巡檢等領域。
孫逸超
移動機器人團隊CTO
5
馬思純、李淼、王孟秋、傅園慧
支付寶智慧型風控引擎
——該項目為自主研發的實時風控系統,可在數億筆交易中秒級識別賬戶異常行為。支付寶目前的交易資損率不到千萬分之五,遠優於國際一流支付機構水平。
芮雄文
螞蟻金服副總裁
敖小八
——作為水下機器人,它通過自主識別、智慧型學習、聲學導航等技術,實現實時傳輸畫面、勘測陌生水域等功能。在未來,水下機器人可能實現海底資源的探測、開採,以及深水作業和救援等工作。
周翰文、劉紅、孫祥仁、侯俊、陳尚澤
哈爾濱工程大學
6
馬思純、李淼、王孟秋、孫楊
科技少女團
——作為一支以在校大學生為主的創客團隊,她們先後研發了智慧型產水器、費油轉換器、嗅鼻兒智慧型檢測模組、海洋垃圾回收系統4項創新產品。這些產品致力於解決食品安全、環境污染等問題。
孫曦月、粱陶婕、李維瑄
南開大學濱海學院的科技少女團
獵瞳
——該項目通過神經網路等多種技術,形成嚴謹的“智慧型邏輯”,進而對物體進行光譜判別。目前,獵瞳已套用於食品、藥品等的精準鑑別,包含豬肉新鮮度、藥品產地、花粉品種等類別。
陳麒、魏立駿、畢曉琳、鄭卓銳
暨南大學98K特別行動小組
城市大腦
——作為城市的智慧型中樞,它對整個城市進行全局實時分析、自動調配公共資源之工作,用數位技術幫助城市做“思考”和“決策”,使城市更加智慧型。目前,該項目已覆蓋交通、消防等城市治理的諸多細分領域。
閔萬里
城市大腦團隊機器智慧型首席科學家
7
馬思純、李淼、王孟秋、傅盛
三明治功能材料
——作為插層結構功能材料,它利用可插層特性,使得目標材料的性能被極大強化。目前,它套用於PVC製品、阻燃橡塑材料、保溫農膜、耐紫外老化瀝青和阻氣輪胎等領域。
戴偉
北京化工大學特聘教授
機械手
——作為對人體手部實現功能代償的靈巧仿生手,它通過人工智慧算法建立“用戶意圖資料庫”,創造對用戶意圖的理解能力,力圖實現人手合一、手隨心動的效果,嘗試幫助殘疾人改善日常生活。
倪華亮
機械手所屬公司創始人和CEO
液態金屬
——作為新興功能材料,它在常溫下呈液態。它沸點高、導電性強、熱導率高,蘊藏諸多新奇特性。目前,它在信息、能源、電子、先進制造、生命健康等領域的套用實現了全面突破。
于洋
液態金屬所屬公司聯合創始人
8
馬思純、李淼、王孟秋、田亮、傅盛
智慧型人居
——通過非侵入式的智慧型家居和遠程養老科技手段,它對老人包含服藥、出入家門、是否跌倒等在內的起居、生命體徵、出行定位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看護,發現異常第一時間通知看護人,幫助用戶遠程實時守護長輩。
丁險峰
智慧型人居團隊首席智聯網科學家
獵豹移動機器人
——獵豹移動於2016年正式進軍人工智慧領域並推出一系列機器人產品,包括服務接待機器人“豹小秘”、咖啡製作機器人“豹咖啡”(基於獵戶機械臂平台)、零售機器人“豹小販”、兒童家教機器人“豹豹龍”以及小豹翻譯幫、小豹AI音箱。
王兵
獵豹移動機器人研發負責人
編程貓
——作為少兒編程教育的領跑者,它以培養孩子的計算思維能力和創造力為目的,經過不斷投入,研發出更科學、更有趣的少兒編程教育課程和工具平台。目前已收穫千萬用戶認可,覆蓋全球18個國家和地區。
李天馳
編程貓創始人兼CEO
9
馬思純、李淼、王孟秋、田亮、傅盛
支付寶區塊鏈溯源技術
——它憑藉鏈式數據結構、密碼學和分散式計算等多種技術,在網際網路中構建安全的去中心化數據存儲、數據處理方式,提高信任的程度,可在商品溯源、司法存證、跨境匯款、供應鏈金融、城市生活等領域大展身手。
梁志華
支付寶區塊鏈產品總監
智慧型重工
——作為包括遠程操控挖掘機、人工智慧挖掘機等在內的前沿工程機械設備,它套用了航空電傳控制技術,且具有環境感知能力、作業規劃及決策能力,集高效率、高安全和高智慧型於一身,實現了駕駛智慧型化、作業智慧型化、服務智慧型化。它適用於各種工況,目前在以礦山、橋樑為對象的智慧型作業中得到了良好的實踐。
俞宏福
智慧型重工所屬公司董事長
柔性爪機器人
——它運用先進納米材料技術和氣壓驅動方式,並結合仿生學設計理念,成為新型機器人末端夾爪。它被套用於食品、醫療、汽車、服裝、玩具、教育、消費電子、包裝物流等諸多領域,尤其在工業自動化中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解放了生產力。
張帆
柔性爪機器人所屬公司CEO
10
馬思純、李淼、王孟秋、傅盛
飛行摩托
——飛行摩托採用四軸八旋翼結構和純電動動力,自帶螺旋儀穩定系統,且具備GPS定位,自主懸停、自動降落、聲吶定高等功能。該設備的最大輸出功率80千瓦,最大起飛重量256公斤,最高飛行高度3000米,最快飛行速度20米/秒。
趙德力
飛行摩托所屬公司CEO
清聽衛士
——它通過獨家專利技術將可聽聲調製成超音波頻段,利用超音波的指向性特點來實現可聽聲的定向傳播。目前它已成功套用於智慧體育、城市公共文化服務、展覽展示、廣告傳媒、醫療、教育、商超、汽車等多個領域,全面助力城市聲音環保工作。

栗振
清聽衛士所屬公司CEO
視障電子輔助器
——該儀器依靠內部專業組件,將拍攝的圖像信息進行轉換,形成舌部溫和的電刺激,並轉為人腦中視知覺的代償信息,幫助使用者判斷物體的形狀、大小和運動軌跡。它能夠增強視障人士的信心和獨立性,進而增強其行動能力,幫助視障人士更好地感知世界。
張碩
視障電子輔助器所屬公司副總經理
11
馬思純、李淼、王孟秋、傅盛
骨科手術機器人
——作為全世界唯一能夠開展四肢、骨盆、脊柱全節段(頸椎、胸椎、腰椎、骶椎)手術的骨科機器人系統,它在手術中的定位精度可達到0.8毫米,有效減少患者的失血量和在手術中的組織創傷。並且,它還能為患者減少手術中70%以上的輻射。
劉亞軍
北京積水潭醫院脊柱外科副主任醫師
聲音復刻技術
——作為中文信息處理領域的一項前沿技術,它通過聲學、語言學、數字信息處理、計算機科學等多類技術,將文字信息轉化為貼合訴求的聲音信息。利用該技術打造的個人專屬音庫可套用在車載導航、閱讀、遊戲娛樂、智慧型家居、早教玩具等諸多領域。
胡國平
聲音復刻技術所屬公司研究院院長
水污染溯源儀——作為全球唯一一款21分鐘時限的線上水質預警溯源儀,它被套用於超大型飲用水水源地、重要水體及大型工業園區。服務人口超過1000萬。投入運行至今,它多次有效提示水質異常並在第一時間預警,成為我們精細監管水環境的得力助手。同時,它也在我國跨境河流相關事宜的國際談判中提供了支持。
吳靜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副研究員及博士生導師
智慧中醫系統
——該項目將將知識工程、大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等技術與中醫深度融合,嘗試輔助中醫的教學與傳承,尤其是輔助經驗較少的中醫醫生進行學習。
目前,該項目已在江蘇、廣東、上海等地的各級中醫醫療機構展開套用。
李文友
智慧中醫系統所屬公司CEO
12科技盛典
馬思純、李淼、王孟秋、傅盛
1.中國工程院院士 高從堦
2.清華大學藥學院教授、世界著名神經科學家 魯白
3.達摩院AI科學家 漆遠
4.西湖大學副校長、耶魯大學兼職教授 許田
5.加州大學終身教授 楊培東
6.知名創新者平台創始人 文廚
青少年對話科學家,刷新對話時刻1.傅盛對話萬海妍(上海師大附中附屬龍華中學六年級在讀)
2.高從堦、魯白、楊培東,對話陳希(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一年級學生)、湯緯地(中國科技大學博士一年級學生)、曾振(東北大學本科大四)
3.許田、李淼、漆遠,對話陳怡然(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二年級)、欒雨(清華大學博士一年級)、程澄(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博士後)
國際科學家向全球青少年提出的10個問題1、羅伯特·戴西蒙 Robert Desmone
麻省理工腦研究院院長 President of MIT brain research institute
Q:
你能否研發創造出一種可穿戴的腦電波感測器,可以用大腦來控制機器人手臂?
Can you create a wearable brainwave sensor that the brain used to control a robotic arm?
2、李淼 Li Miao
中山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院長
President of college of astronomy and space science in Sun Yat-Sen University
Q:
未來人類因為探索的需要,可能要在地球附近建立巨大的太空站,例如在月球附近建立一個中轉站。
為了節約航天能源,就需要在太空站種植糧食,那么請問能夠保障100個人食物供應的太空站面積
最小是多大?
In the future, humans may need to build huge space stations near the Earth for exploration, such as to build transfer stations near the Moon.
In order to save space power energy, it is necessary to grow food in the space station.
Then what is the minimum space station area that can guarantee food supply for 100 people?
3、楊培東 Yang Peidong
加州大學終身教授 UC tenured professor
Q:
人類不遠的將來會第一次登入火星,但是火星沒有人類賴以生存的氧氣,科學家正在探索建造一個人類
可以長期生存的環境,其中有一種方式就是人工光合作用。那么假設第一批登入火星的有六個太空人,
他們要利用這種人工光合作用在火星上就地合成天然氣和氧氣,並長期生活在火星上。請問每天至少
需要生成多少氧氣來滿足太空人正常呼吸要求?在這一過程中同時能夠生成多少天然氣?要消耗多少
水以及二氧化碳? 另外,你認為理想的人類火星著陸點應該有哪些地理條件?
Humans may land on Mars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near future.But Mars doesn't have the oxygen that humans needs to survive.
Scientists are exploring ways to build an environment where humans can long-term survive. One way of them is the artificial photosynthesis.
Suppose that the first six astronauts land on Mars and use this artificial photosynthesis to synthesize natural gas and oxygen on the planet and live there for a long time.
How much oxygen is needed to generate per day to maintain normal breathing? How much gas can be produced in the process?
How much water and carbon dioxide does it take? In addition, what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do you think would be ideal for a human landing site on Mars?
4、高從堦 Gao Congjie
中國工程院院士 CAE academician
Q:
家庭廢水也是水污染問題之一,你是否可以研發一款家用裝置,能夠及時的對家庭廢水進行回收與利用?
Domestic waste water is also one of the problems of water pollution. Can you develop a household device that can timely recycle and reuse domestic waste water?
6、魯白 Lu Bai
清華大學藥學院教授Tenured professor from college of pharmacy, Tsinghua University
Q:
將來有沒有可能將人腦中特定的記憶從腦中導出,移植到電腦中?如果有可能,那么具體實現的途徑是什麼?如何將人腦中全部的人生體驗信息轉到電腦中,使其獲得永生?
Is it possible in the future to export specific memories from the brain and transplant them into computers? If so, how? How to transfer all the life experience information of human brain to computer and make it immortal?
6、許田 Xu Tian
西湖大學副校長、耶魯大學兼職教授
Vice President, Westlake University
Adjunct Professor, Yale University
Q:
人類嬰兒什麼時候開始有自我意識?用什麼實驗能夠證明它?
When do human babies become self-aware? What experiments can prove it?
7、漆遠 Qi Yuan
達摩院AI科學家AI scientist of Alibaba DAMO Academy
Q:
人工智慧能否像牛頓和愛因斯坦一樣發現新的科學理論?人工智慧可能有自我意識嗎?
Can AI discover new scientific theories like Newton and Einstein? Could AI be self-aware?
8、愛德華·莫瑟爾 Edvard Moser
2014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 Winner of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in 2014
Q:
如果沒有提供地圖,而僅僅依靠個體在環境中移動來收集位置信息,那么如何建立一個定位系統來計算到達某一目的地的最優路線?在此基礎上,你們可以進一步思考,大腦的定位方式(基於神經元,如格線細胞等),和其他非神經系統的定位方式有什麼異同?
If map is not provided and the location information is collected only by the individual moving in the environment, how can a positioning system be built to calculate the optimal route to a destination?
On the basis, you can further think about how the brain locates(based on neurons, such as grid cells, etc.) and the differences of other non-neural systems locating.
9、崔屹 Cui Yi
史丹福大學教授 Stanford University professor
Q:
動力電池決定了新能源汽車的未來,而動力電池的發展取決於電池的能量密度,怎樣合理提升電池的能量,是密度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所在。將來你可以研發出500Wh/kg的動力電池嗎?
Power battery determines the future of new-energy vehicl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ower battery depends on the energy density of the battery.
How to reasonably improve the density is the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vehicles. Can you develop a 500Wh/kg power battery in the future?
10、戴尅戎 Dai Kerong
中國工程院院士 CAE academician
Q:
當人類會較長時間停留在飛船里遨遊太空,甚至在月球上著陸生活一段時間時,就會涉及如何更舒適
安全的生活,以及物件壞了進行維修等問題。人類是否能用3D列印技術為解決這些困難提供幫助,
甚至能否用3D列印在月球上列印居住場所和起居設施?
When humans stay in spacecraft for a long time to travel in space, even land on the moon to live for a period of time, it will involve how to live a more comfortable and safe life, as well as the maintenance of broken objects and other issues.
Can 3D printing technology be used to help solve these difficulties, even to print living places and living facilities on the moon?

參演嘉賓

主持人

簡介海報
智造將來

AI機器人蔣萊萊
智造將來

固定嘉賓

簡介海報
【科技星推官】
馬思純
智造將來

【科技智多星】
王孟秋
智造將來

【科技發聲叔】
李淼
智造將來

飛行嘉賓

簡介海報
【科技體驗官】
孫楊
智造將來

【科技體驗官】
傅園慧
智造將來

【科技體驗官】
傅盛
智造將來

【科技體驗官】
田亮
智造將來

播出信息

播出平台

播出平台播出日期播出時間接檔被接檔
浙江衛視
2019年1月6日
每周日21:10(第五期起調整為21:20)

收視率

《智造將來》CSM55城市網收視情況
期數播出日期收視率(%)市場份額(%)排名
第一期
2019-01-06
0.501
2.29
3
第二期
2019-01-13
0.641
2.77
2
第三期
2019-01-20
0.426
1.66
3
第四期
2019-01-27
0.569
2.35
3
第五期
2019-02-03
0.614
2.37
4
第六期
2019-02-10
0.468
1.89
4
第七期
2019-02-17
0.489
2.02
4
第八期
2019-02-24
0.481
2.01
3
第九期
2019-03-03
0.447
1.94
4
第十期
2019-03-10
0.560
2.61
3
第十一期
2019-03-17
0.563
2.49
4
第十二期
2019-03-24
0.749
3.38
3
  1. 數據來源為央視索福,調查範圍為四歲以上觀眾
  2. 排名為周日晚間省級衛視所有綜藝節目收視率排名,並不一定為同一時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