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圓行方的世界——中國傳統文化概論課程是暨南大學於2017年05月15日首次在中國大學MOOC開設的慕課課程,是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該課程授課教師是史懷剛、龔紅月、何小勇。據2021年3月中國大學MOOC官網顯示,該課程已開課9次。
智圓行方的世界——中國傳統文化概論課程共14章,包括導言(上)、導言(下)、中國傳統文化發生和發展的背景之地理背景、中國傳統文化發生和發展的背景之民族背景(上)、中國傳統文化發生和發展的背景之民族背景(下)、《易經》中的神文與人文(上)、《周易》的神文與人文(下)、儒家精神、道家精神:老子的自然無為、道家精神:莊子齊物與逍遙、中國傳統思維方式及其影響、經驗思維、中國傳統思維方式之辯證思維、序變思維方式等內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智圓行方的世界——中國傳統文化概論
- 類別:慕課、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
- 提供院校:暨南大學
- 授課老師:史懷剛、龔紅月、何小勇
- 開課時間:2017年05月15日(首次)
- 授課平台:中國大學MOOC
課程性質
課程背景
課程定位
開課信息
開課次數 | 開課時間 | 授課教師 | 學時安排 | 參與人數 |
---|---|---|---|---|
第1次開課 | 2017年05月15日~2017年08月10日 | 史懷剛、龔紅月 | 3~4小時每周 | 14036 |
第2次開課 | 2017年09月25日~2017年12月27日 | 3小時每周 | 7149 | |
第3次開課 | 2018年03月09日~2018年07月31日 | 待定 | 4406 | |
第4次開課 | 2018年09月01日~2018年12月31日 | 4小時每周 | 4375 | |
第5次開課 | 2019年03月23日~2019年06月10日 | 5小時每周 | 3209 | |
第6次開課 | 2019年09月10日~2019年12月24日 | 4小時每周 | 4929 | |
第7次開課 | 2020年03月01日~2020年06月30日 | 史懷剛、龔紅月、何小勇 | 7626 | |
第8次開課 | 2020年09月25日~2020年12月30日 | 3小時每周 | 5098 | |
第9次開課 | 2021年03月01日~2021年06月16日 | 待定 | ||
課程簡介
課程大綱
1 導言上 1.1 中國歷史的分期 1.2 傳統文化的概念 1.3 文化的特徵一:文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上 1.4 文化的特徵一:文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下 1.5 文化的特徵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上 2 導言下 2.1 文化的特徵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中 2.2 文化的特徵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下 2.3 文化的特徵三:文化具有超個人性 2.4 傳統的概念與特徵 2.5 中國文化中的優質傳統和劣質傳統及其影響 3 第一講中國傳統文化發生和發展的背景之地理背景 3.1 人與自然的關係 3.2 文化在人與自然關係中的影響(上) 3.3 文化在人與自然關係中的影響(下) 3.4 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上 3.5 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下 4 第一講中國傳統文化發生和發展的背景之民族背景 4.1 引言 4.2 華夏文化形成 4.3 華夏文化與其他民族文化融合 5 第一講中國傳統文化發生和發展的背景之民族背景 5.1 國家政體介紹 5.2 中國古代貴族政體與官僚政體 5.3 中國古代官僚政體對文化的正面影響 5.4 中國古代的法制是君主法治 5.5 小農經濟在中國長期存在 6 第二講《易經》中的神文與人文 6.1 導語之人與神的矛盾:巫文化與理性的崛起 6.2 易學基礎 6.2.1《易經》之歷史地位 6.2.2《易經》之三易之說 | 6.2.3《周易》之性質 6.2.4《周易》之構成 6.3 周易中的人文 6.3.1 天道循環 6.3.2 知時知幾 6.3.3 憂患意識 6.3.4 乾坤並健 6.3.5 王道通三 7 第四講儒家精神 7.1 中國傳統人文精神導論 7.2 說“儒”釋義 7.3 人性論之概念及文字學解讀 7.4 孔子的人性論:以禮約性 7.5 孟子的性善論 7.6 荀子的性惡與性朴論 8 第五講道家精神:老子自然無為 8.1 道家概述 8.2 老子與《道德經》 8.3 說“道”論“德” 8.4 上善若水 8.5 道法自然 8.6 自然無為之一 8.7 自然無為之二 9 第六講道家精神:莊子齊物與逍遙 9.1莊子其人 9.2莊子其書 9.3道家人性論之一 9.3道家人性論之二 9.4逍遙遊:精神自由之一 9.4逍遙遊:精神自由之二 9.5以道觀物:萬物齊同 9.6功夫與境界之一:莊周夢蝶 9.7 功夫與境界之二:心齋坐忘 |
參考資料(註:課程大綱排版從左到右列) |
第一周 導言上 1.1 中國歷史的分期 1.2 傳統文化的概念 1.3 文化的特徵一:文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上 1.4 文化的特徵一:文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下 1.5 文化的特徵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上 導言上 第二周 導言下 2.1 文化的特徵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中 2.2 文化的特徵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下 2.3 文化的特徵三:文化具有超個人性 2.4 傳統的概念與特徵 2.5 中國文化中的優質傳統和劣質傳統及其影響 導言下 第三周 第一講中國傳統文化發生和發展的背景之地理背景 3.1 人與自然的關係 3.2 文化在人與自然關係中的影響(上) 3.3 文化在人與自然關係中的影響(下) 3.4 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上 3.5 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下 第四周 第一講中國傳統文化發生和發展的背景之民族背景 4.1 引言 4.2 華夏文化形成 4.3 華夏文化與其他民族文化融合 第五周 第一講中國傳統文化發生和發展的背景之民族背景 5.1 國家政體介紹 5.2 中國古代貴族政體與官僚政體 5.3 中國古代官僚政體對文化的正面影響 5.4 中國古代的法制是君主法治 5.5 小農經濟在中國長期存在 第一講 中國傳統文化發生、發展之背景測試 第六周 第二講《易經》中的神文與人文(上) 6.1 導語之人與神的矛盾:巫文化與理性的崛起 6.2.1《易經》之歷史地位 6.2.2《易經》之三易之說 6.2.3《周易》之性質 6.2.4《周易》之構成 第七周 《周易》的神文與人文(下) 7.1天道循環 7.2知時知幾 7.3憂患意識 7.4乾坤並健 7.5王道通三 第二講 《周易》中的神文與人文測試 請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第八周 第三講儒家精神 8.1 中國傳統人文精神導論 8.2 說“儒”釋義 8.3 人性論之概念及文字學解讀 8.4 孔子的人性論:以禮約性 | 8.5 孟子的性善論 8.6 荀子的性惡與性朴論 第三講儒家精神 儒家的人性論 第九周 第四講道家精神:老子的自然無為 第四講道家精神:老子的自然無為 9.1道家概述 9.2老子與《道德經》 9.3說“道”論“德” 9.4 上善若水 9.5道法自然 9.6自然無為之一 9.7自然無為之二 第十周 第五講道家精神:莊子齊物與逍遙 第五講道家精神:莊子齊物與逍遙 10.1莊子其人 10.2莊子其書 10.3道性與人性 10.4逍遙遊:精神自由 10.5以道觀物:萬物齊同 10.6功夫與境界之一:莊周夢蝶 10.7 功夫與境界之二:心齋坐忘 第十一周 第六講:中國傳統思維方式及其影響 11.3民族思維方式是怎樣形成的? 11.1中國傳統思維方式概說 11.2什麼是思維? 第十二周 第七講:經驗思維 12.3.2直覺和悟性——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經驗思維(上) 12.1直覺和悟性——經驗思維是人類認識世界的基礎 12.2直覺和悟性——經驗思維的特點 12.3.3直覺和悟性——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經驗思維(中) 12.3.1直覺和悟性——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經驗思維(下) 第十三周 第八講:中國傳統思維方式之辯證思維 13.1.1辯證思維及其過程性思維方式 13.1.2.1過程性思維方式給中國文化帶來的三個結果 13.1.2.1過程性思維方式給中國文化帶來的三個結果 13.1.2.1過程性思維方式給中國文化帶來的三個結果 13.1.2.1過程性思維方式給中國文化帶來的三個結果 13.1.2.1過程性思維方式給中國文化帶來的三個結果 13.2整體和辯證中國傳統結構性思維方式 上 13.2整體和辯證中國傳統結構性思維方式 中 13.2整體和辯證中國傳統結構性思維方式 下 13.3整體和辯證:帶有普遍聯繫特點的“月令圖式”思維方式 第八講:中國傳統思維方式之辯證思維 第十四周 第九講:序變思維方式 14.1比類和運籌:中國傳統商戰謀略(本講導言) 14.2.1比類和運籌: “取象比類”和“合理外推”(上) 14.2..2比類和運籌: “取象比類”和“合理外推”(下) 14.3 比類和運籌:“運籌”和“博弈” |
參考資料(註:第3次開課課程大綱比6~9次開課課程大綱少了第十三周和第十四周的內容。課程大綱排版從左到右列) |
導言 第一節 何謂文化 第二節 文化的特徵 第三節 中國文化中的傳統及其影響 第一章 中國傳統文化的背景 第一節 中國傳統文化的地理背景 第二節 中國傳統文化的民族背景 第三節 中國傳統文化的社會背景 第二章 《周易》中的神文與人文 第一節 人神的矛盾 第二節 易學基礎知識 第三節 《周易》中的人文 第三章 儒家的人文精神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說“儒”釋義 第三節 孔、孟、荀的人性論 第四章 道家的自然觀 第一節 道家概述 第二節 老子與《道德經》 第三節 說“道”論“德” | 第五章 莊子的齊物與逍遙 第一節 莊子其人、其書 第二節 道性與人性 第三節 莊子的功夫與境界 第六章 中國傳統思維方式及其影響•引言 第一節 授人以魚 不如授人以漁 第二節 什麼是思維 第三節 民族思維方式是如何形成的 第七章 中國傳統經驗思維(直覺和悟性) 第一節 經驗思維是人類認識世界的基礎 第二節 經驗思維的特點 第三節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經驗思維 第八章 中國傳統辯證思維(整體和辯證) 第一節 整體和辯證:中國傳統過程性思維(宙觀) 第二節 整體和辨證:中國傳統結構性思維(宇觀) 第三節 整體和辯證:帶有普遍聯繫特點的“月令圖式”思維(宇宙觀) 第九章 中國傳統序變思維(比類和運籌) 第一節 中國傳統商戰謀略 第二節 比類和運籌:取象比類與合理外推 第三節 比類和運籌:運籌和博弈 |
參考資料(註:課程大綱排版從左到右列) |
課前預備
預備知識
配套教材
書名 | 作者 | ISBN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
《新編中國傳統文化概論》 | 蔣述卓、龔紅月 | - | - | 中國高等教育出版社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講:人文的世界》 | 史懷剛 | 9787566827609 | 2019年12月 | 暨南大學出版社 |
《中國傳統文化新論》 | 龔紅月 | - | 2005年 | 香港中華百科出版社 |
參考資料
- 古籍文獻類著作
- 文化及中國文化類著作
書名 | 作者 | ISBN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
《中國文化概論》 | 張岱年、方克立 | 9787303033768 | 2004年 |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 梁漱溟 | 9787100074469 | 2010年 | 上海商務印書館 |
《中國哲學大綱》 | 張岱年 | 9787500416159 | 2004年9月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中國哲學簡史》 | 馮友蘭 | 9787301173954 | 2010年 | 北京大學出版社 |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釋道》 | 湯一介 | 7800371034 | 1988年 | 中國和平出版社 |
《中國文化特質》 | 劉小楓 | 7108002108 | 1990年2月 |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中國系統思維》 | 劉長林 | 9787509704370 | 2008年 | 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中國古代哲學通史》 | 宋志明 | 9787515345284 | 2016年 | 中國青年出版社 |
《周易經傳研究》 | 楊慶中 | 7100044022 | 2005年 | 商務印書館 |
《中國問題》 | (英)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 | 7806162631 | 1996年 | 學林出版社 |
《宗族、種姓、俱樂部》 | (美)許r光(Hsu,F.L.K.) | 7800537900 | 1990年12月 | 華夏出版社 |
《周易十講》 | 胡道靜、戚文 | 7208043361 | 2003年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中國哲學初步》 | 李錦全、馮達文 | 7218010547 | 1993年12月 | 廣東人民出版社 |
《中國山水文化》 | 李文初、蔣述卓 | 7218021859 | 1996年 | 廣東人民出版社 |
《中華文化史》 | 馮天喻 | 9787208092709 | 2010年 | 上海人民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