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學第二定律是指智力行為存在著不可重複性(智力行為不可克隆),而智量轉移方向是可逆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智力學第二定律
- 套用學科:智力學
定義,比較,
定義
所謂“智力行為存在著不可重複性”,是指智力結構物的智力行為所使用的智量是在不斷的變化的,而且是不能夠完全重複的;越是層次高和水平高的智力結構物,其智力行為所使用的智量越是不能夠重複。舉例來說,一個人的一生是不可重複的,即使能夠百分百的克隆出他的基因,複製出他的軀體,但是他所生存的環境(時間,空間,物質狀態)卻已經發生了變化,因此他獲得的信量不可避免地出現變化,而他的智力行為(涉及與量和對度)也將要隨之發生功能回響的變化。
所謂“智量轉移方向是可逆的”,是指智量既可以從慧度高的智力結構物向慧度低的智力結構物轉移,也可以從慧度低的智力結構物向慧度高的智力結構物轉移。顯然,這就是智力結構物之所以具有學習能力和自我發展潛力的原因所在。
比較
對比之下,熱力學第二定律通常表述為:熱量總是從高溫物質自動地傳到低溫物質,孤立系統內沒有溫差的熱運動不能再轉化為功。或者也可以表述為:任何一個封閉的系統乃至宇宙的無序性(或者說能量轉化為有用功的不可逆性,克勞修斯將其命名為熵)總是不斷增大,並趨向一個最大值。於是,其最終結果就只能是整個宇宙終有一天會達到各處溫差都消失的熱平衡狀態。到了這時,能量總量雖然守恆不變,卻都變成已經不能再利用的無序能量,結果整個宇宙將趨於一切運動都停止的死寂狀態,簡稱之熱寂。在這個過程中無序性增加的方向,就是時間的箭頭,克勞修斯因此被成為“時間之箭”之父。
對比之下,智力也可以做功,其表現形式或者目標則是物質的結構變化及其功能的變化,以及智力結構物自身的與量變化和慧度變化。值得注意的是,智力做功往往只需要使用很少的能量,就能夠實現物質結構及其功能的比較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