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儼(華嚴宗二祖)

智儼(華嚴宗二祖)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智儼(602年—668年),天水人,隋唐高僧,華嚴宗二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智儼
  • 籍貫:天水
  • 時代:隋唐
  • 生卒:602年—668年
簡介,生平,著作思想,

簡介

釋智儼(公元602-668年),被尊為華嚴宗二祖。天水(今屬甘肅)人,俗家姓趙。生於隋文帝仁壽二年(公元602年),其父趙景,曾任申州(今河南信陽)錄事參軍。

生平

智儼十二歲時,法順向他的父母要求,能不能將智儼給他作弟子。據說趙景夫婦欣然同意。如是法順就帶走了智儼,交給另外一名弟子達法師代為教誨。時有二印僧來華,智儼曾向他們學習梵文。十四歲,正式披剃出家為沙彌。其時唐朝的政權建立還不久,有些地區尚有戰事,智儼就去北方從慧光的弟子法常學習《攝大乘論》,幾年之後,他成績卓著。年二十,受具足戒,到處參學,訪求名師,遍學《四分律》、《八鍵度論》、《成實論》、《十地經論》、《地持經》和《涅槃經》等。智儼通過親身經歷,感到法海無邊,典籍浩瀚,而且宗派又多,想都學是不可能的。如是他就在《大藏經》前立下誓願說:從《藏經》中探取得什麼經,就以其為重點作研究。這樣他就隨手探取,結果探得《華嚴經》第一卷,便決定研究《華嚴》。
華嚴二祖智儼大師華嚴二祖智儼大師
智儼下定決心之後,聞智正在至相寺講《華嚴經》,他便前往聽講一年多,但他心有疑難,有待解決。如是他就以《華嚴經》為中心,遍覽群籍,尋求《華嚴》章疏,他發現了北魏名僧慧光的《華嚴經疏》,讀後,對其中別教一乘無盡緣起義感到興趣,並有所悟解。後來有人告訴他說若要深入一乘,必須先理解該經中的六相義。所謂六相,就是諸法(宇宙萬有)的總私別私同相、異相、成相、壞相。凡夫看諸法事相各各隔礙。一一法不具備面所說的六相;若就聖眼所見諸法體性而言,則於一一事相扎見此六相圓融。因為六相圓融,所以諸法就是一真法界的無盡緣起。這是智儼研究六相之後所證悟的道理。當時的智儼,年僅二十七歲,因為他有證悟,就開始從事華嚴學說方面的著述,時人稱他為“華嚴尊者”又因為他住過至相寺,稱他為“至相大師”。唐高宗總章元年(公元668年)卒,終年六十七歲。

著作思想

智儼博學多識,他既講《攝大乘論》,也受過《地論》師領袖人物慧光的影響,但他在繼承師傳的法統上,仍尊郵為師,著重研究《華嚴》學說。他著述很多,據《華嚴經傳記》說智儼有經、論義疏二十餘部,章句簡略,解釋新奇。但大多數己佚失。現在還存在的有:
《大方廣佛華嚴經救玄分齊通智才軌》(簡稱《華嚴經搜玄記》十卷、《華嚴一乘十玄門》一卷、《華嚴五十要問答》二卷、《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簡稱《華嚴孔目章》四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略疏》二卷。
智儼上述五部著述中,有四部是有關華嚴的著作,其中《華嚴經搜玄記》講的是《華嚴經》的教相和觀行方軌;《華嚴孔目章》講《華嚴經》大綱;《華嚴五十要問答》解釋《華嚴經》的主要教義,《華嚴一乘十玄門》是根據《華嚴經》的內容建立十玄緣起新說。在智儼時代,尚未明確成立宗派,到後來的法藏才完成建立宗派的任務,但華嚴宗的教相與觀行是在智儼時代就形成的。因此他被尊為華嚴宗二祖。
關於智儼的學術思想,不單純是一師相承,而是來自各個方面。他的剃度師法順,是早期研究《華嚴》的學者。他從師受教,理所當然,後來他又聽智正講《華嚴經》一年多。因有疑難,找到了慧光的《華嚴經疏》,其中別教一乘無盡緣起和六相的理論,促成了他自己的華嚴思想體系。尤其是十玄緣起之說,是他的主要思想。他的十玄緣起,又稱十玄門。其名稱和次第如下:
(一)同時俱足相應門;(二)因陀羅網境界門;(三)秘密隱顯供成門;(四)微細相客安立門;(五)十世隔法異成門;(六)諸藏純雜俱德門;(七)一多相應不同門,(八)諸法相即自在門;(九)唯心迴轉善成門;(十)託事顯法生解門。
智儼為了全面闡述華嚴法界緣起義,建立上述十玄門。門雖有十,而彼此則互相融攝。這就是說每一門都融攝其。這就是說每一門都融攝其餘九門,即所謂一攝一切,一切攝一,周遍法界,圓融無礙。這就是華嚴十玄門的幽旨所在,是智儼對華嚴學說的巨大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