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民族志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民族志》是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民族宗教事務局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民族志
  • 作者: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民族宗教事務局
  • 類別:地方志
  • 編纂人員:徐定安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本志以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為指導,遵循民族平等團結,共同發展的原則,實事求是地記述各民族的歷史和現狀。 二、本志按民族分章,採用章節體、橫排縱寫,以記事為主,敘而不論。突出地方特點和民族特點。

作品目錄

封面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民族志
《景谷民族志》編纂領導小組
題詞
縣委書記李忠民題
縣人民政府縣長李富林題
縣民宗局局長王世華題
圖片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行政區劃圖
全縣民族工作會議暨首次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合影留念
縣城新貌
縣城夜景
2004年,省民委主任格桑頓珠(中)、省宗教局長熊勝祥(左二)、副市長丁艷波(左一)、縣長劉新成(右一)、副縣長梁瑋(右二)到民族試驗示範基地檢查指導
傣族農民使用收割機
傣族“祿娃允”
市民宗局長岩采(左一)陪同省部門領導到景谷調研
電話電視進入布朗農戶
芒海布朗族民眾領取橡膠苗
光明村用摩託運送橡膠苗
布朗村民在修護村級道路
布朗婦女慶豐收喝喜酒
碧安光明布朗族村寨
永平鎮昔俄村碧雞彝族婦女
布朗婦女歡歌跳舞
副縣長袁洪波(右二)、縣民宗局長王世華(左二)陪同市民宗局副局長劉連壯(右一)、楊偉(左一)等領導到人口較少民族村檢查指導
香鹽村民族裝飾品交易
布朗老人舂芭蕉樹
景谷縣較少民族農村使用技術培訓
河灣吊橋
永平大牲畜交易市場
村級貿易市場
縣民宗局領導班子深入碧安光明村檢查項目實施工作
永平集貿市場一角
哈尼婦女購置生活用品
永平肉市場
香鹽拉祜村農貿市場
2009年縣委書記李忠民(前左三)、縣委常委、組織部長鄧紹周(前左二)、縣委常委、辦公室主任劉素彬(後左二)、縣人大副主任李家貴(前右二)、副縣長何燕(前左一)、政協副主席楊忠臣(後右二)及縣民宗局、威遠鎮領導到民族團結誓詞碑簽字者羅恆富(前右三)家中慰問併合影
彝家姑娘採茶
榮譽附圖
縣民宗局全體幹部職工合影
潑水祝福
六月二十四撒火把
勐臥總佛寺、塔包樹、樹包塔
勐臥總佛寺開光
雷光佛跡寺開光
朝拜“佛跡”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芒島佛寺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遷糯佛寺
鮮花“賧佛”
洪武八角亭
芒畔佛塔
百名僧侶誦經
傣族傳統民間文藝
傣族“尚漢畢告”堆沙
傣族賽鼓
回族信教民眾“齋月”講經
彝族“羊頭舞”
點火把
發大號
老街清真寺
景谷大石寺
益智岔江
正興大仙人洞
訓崗仙人卦
帕莊風景
永平文筆塔
芒玉石拱橋
瀑布
芒玉峽谷
景谷一中新教學樓
民族教育
縣人民醫院
雲景林紙廠區
傣族藝人制陶
防治病蟲害
傣族婦女在織布
鄉村醫療
象腳鼓製作
哈尼老人
布朗老人引用自來水
傣族古文經書、貝葉經
雲海古石碑刻
普洱市第二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開幕式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民族志》評審會
編纂領導小組成員合影
編纂人員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錄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章 傣族
第一節 源流
一、族稱
二、遷徙
三、人口分布
第二節 社會經濟
一、社會經濟形態
二、經濟結構
三、生活方式
第三節 禮儀
一、婚姻
二、家庭
三、生育
四、姓氏
五、節日
六、道德
七、喪葬
八、禁忌
第四節 文化藝術
一、語言
二、文字
三、教育
四、文學
五、曆法
六、樂器、歌舞
七、體育
八、工藝
九、醫藥
第五節 傣族地名
一、地名用字
二、傣語音譯地名
三、命名方式
第六節 抗苛征
第七節 宗教信仰習俗
一、原始宗教
二、南傳上座部佛教
三、基督教
四、習俗
第二章 彝族
第一節 源流
一、族稱
二、遷徙
三、人口分布
第二節 社會經濟
一、社會形態
二、經濟結構
三、生活方式
第三節 禮儀
一、婚姻
二、家庭
三、生育
四、姓氏
五、節日
六、道德
七、喪葬
八、禁忌
第四節 文化藝術
一、語言
二、文字
三、教育
四、文學
五、曆法
六、歌舞
七、體育
八、工藝
九、醫藥
第五節 宗教信仰習俗
一、原始宗教
二、道教
三、習俗
第三章 漢族
第一節 源流
一、漢族起源
二、景谷漢族
三、人口分布
第二節 社會經濟
一、社會形態
二、經濟結構
三、生活方式
第三節 禮儀
一、稱呼習俗
二、婚姻
三、家庭
四、生辰
五、姓氏
六、節日
七、道德
八、喪葬
九、禁忌
十、陳規陋習
第四節 語言、文化藝術、教育、醫藥
一、漢語、文字
二、景谷方言
三、諺語
四、歇後語
五、文學
六、教育
七、歌舞
八、戲劇
九、洞經
十、體育
十一、工藝
十二、醫療
第五節 抗英抗日紀略
一、義勇軍抗英
二、游擊隊抗日
第六節 宗教信仰習俗
一、宗教
二、習俗
第四章 拉祜族
第一節 源流
一、族稱
二、遷徙
三、人口分布
第二節 社會經濟
一、社會形態
二、經濟結構
三、生活方式
第三節 禮儀
一、婚姻
二、家庭
三、姓名
四、節日
五、道德
六、喪葬
七、禁忌
第四節 文化藝術
一、語言
二、文字
三、教育
四、文學
五、歌舞
六、體育
七、醫藥
第五節 抗苛征
一、夜襲知府衙署
二、楊扎那起義
三、楊扎杜起義
四、強渡瀾滄江
第六節 宗教信仰習俗
一、宗教
二、習俗
第五章 哈尼族
第一節 源流
一、族稱
二、遷徙
三、人口分布
第二節 社會經濟
一、社會形態
二、經濟狀況
三、生活方式
第三節 禮儀
一、婚姻
二、家庭
三、生辰
四、姓氏
五、節日
六、道德
七、喪葬
八、禁忌
第四節 文化藝術
一、語言
二、文字
三、教育
四、文學
五、歌舞
六、體育
七、工藝
八、醫藥
第五節 宗教信仰習俗
一、原始宗教
二、習俗
第六章 回族
第一節 源流
一、族稱
二、遷徙
三、人口分布
第二節 社會經濟
一、社會形態
二、經濟結構
三、生活方式
第三節 禮儀
一、婚姻
二、家庭
三、生辰
四、姓名
五、割禮
六、節日
七、道德
八、喪葬
九、禁忌
第四節 文化藝術
一、語言
二、文字
三、教育
四、曆法
五、工藝
第五節 抗苛征
第六節 宗教信仰
一、宗教
二、教義
三、清真寺
第七章 布朗族
第一節 源流
一、族稱
二、遷徙
三、人口分布
第二節 社會經濟
一、社會形態
二、經濟結構
三、生活方式
第三節 禮儀
一、婚姻
二、家庭
三、姓氏
四、節日
五、道德
六、喪葬
七、祭祀
第四節 文化藝術
一、語言
二、文字
三、教育
四、文學
五、歌舞
第五節 宗教信仰
一、原始宗教
二、南傳上座部佛教
第八章 其他民族
第一節 白族
一、族稱
二、遷徙
三、人口分布
四、語言、教育、習俗
五、宗教
第二節 瑤族
一、族源
二、遷徙
三、人口分布
四、語言、文字、教育、習俗
五、宗教
第三節 滿族
一、族稱
二、遷徙
三、人口分布
四、文化生活宗教習俗
第四節 壯族
一、族稱
二、遷徙
三、人口分布
四、教育、文化生活、宗教習俗
第五節 佤族
一、族稱
二、遷徙
三、人口分布
四、教育、文化生活、宗教習俗
第六節 苗族
一、族稱
二、遷徙
三、人口分布
四、教育、文化生活、宗教習俗
第九章 民族工作
第一節 民族團結
一、民族政策
二、實現民族平等
三、民族團結進步
第二節 社會改革
一、建立人民政權
二、清匪反霸、鎮壓反革命
三、減租退押
四、土地改革
五、社會主義改造
六、大躍進
七、反“五風”
八、調整生產關係
九、企業改制
十、林權制度改革
第三節 民族經濟、文化、社會事業
一、農業
二、工業
三、交通
四、運輸
五、郵政
六、電信
七、商業
八、教育
九、文化
十、衛生
十一、體育
第四節 新時期民族工作
一、民族團結目標管理
二、創建民族試驗示範
三、民族團結示範村
四、人口較少民族(布朗族)整村推進扶持
五、民族宗教調研
六、民族專項資金
第五節 培養少數民族幹部
第十章 管理機構
第一節 民族區域自治
一、成立民族鄉
二、成立民族自治縣
三、制定自治縣法規
四、行使自治權
第二節 民族宗教事務局
第十一章 宗教工作、社團組織
第一節 宗教工作
一、貫徹宗教政策
二、宗教團體教務管理
三、宗教教職人員培訓
四、對外正常交流與抵制邪教
第二節 社團組織
一、民國以前機構
二、縣佛教協會
三、縣傣文化協會
第十二章 人物
第一節 人物簡介
刀哀
刀算黨
刀蓋罕
黑老胖
楊扎那
楊扎杜
馬八二
馬標
刀丕文
朱岩炳
刀體清
陶仕銘
塗達綸
紀襄廷
謝以瑄
李正光
周二
劉開榮
邱英才
陳榮明
張獻之
周體仁
李希哲
劉亞南
謝宣登
陳明仁
羅正明
沈應聰
李美光
林直中
刀學智
刀文明
羅承緒
俸聯寬
劉國楨
李學清
劉永德
朱永賢
第二節 革命烈士名錄
第三節 人物名錄
一、全國人大代表
二、省級黨代表
三、歷屆省人大代表
四、歷屆省政協委員
五、歷屆受省級及以上機關團體表彰獎勵人員
附錄
一、中共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委、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民族工作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
二、“三勐”土官(司)世系
三、清朝武備
四、第二至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縣境內各民族人口情況表
五、《雲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條例》實施辦法()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