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東齒蟾

景東齒蟾

景東齒蟾(學名:Oreolalax jingdongensis)為鋤足蟾科齒蟾屬的兩棲動物,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於雲南等地,主要生活於常綠闊葉林下的山溪中、水流平緩以及溪中多石塊。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景東齒蟾
  • 拉丁學名:Oreolalax jingdongensi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兩棲綱
  • :無尾目
  • 亞目:始蛙亞目
  • :鋤足蟾科
  • :齒蟾屬
  • :景東齒蟾
  • 分布區域:雲南景東徐家壩
生存環境,簡介,形態特徵,生物學資料,種群狀態,分布,資料,

生存環境

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雲南景東徐家壩。
景東齒蟾

簡介

學名:Megophrys
英文名:JingDongHornedToad
拉丁學名:Oreolalax jingdongensis
命名:Ma,Yang,and Li,1983
分類地位:動物界 Fauna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 兩棲綱 Amphibia → 無尾目 Salientia → 始蛙亞目 Archaeobatrachia → 角蟾科 Megophryidae → 齒蟾屬 Oreolalax → 景東齒蟾Oreolalax jingdongensis

形態特徵

後肢長,前伸時脛跗關節達吻端,左、右跟部重疊頗多;趾間一般具1/3蹼;背部疣粒粗大;雄蟾第一、第二指背面及胸部刺粒大而稀疏。
雄蟾體長49~60 mm,雌蟾體長49~57 mm。頭體較扁平,頭寬略大於頭長; 吻端圓,瞳孔縱置; 無鼓膜和鼓環,耳柱骨為短突起; 無犁骨齒,上頜齒髮達。背麵皮膚甚粗糙,滿布大疣粒,體側和前肢疣少而小; 腹麵皮膚光滑,腋腺小而圓,有股後腺。四肢較長,前臂及手長略大於體長之半,內、外掌突幾相等; 後肢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吻端,左右跟部重疊,脛長約為體長之半,趾間約1 /3蹼,內跖突呈豆形,無外跖突。體色有變異,背面多為棕褐色或棕黃色,背疣部位黑褐色; 上唇緣具深色斑,兩眼間有褐黑色斑; 後肢各部有褐黑色橫紋4~5條; 體腹面淺棕色有灰色斑點或不明顯。雄蟾下頜前緣有黑刺,胸部黑刺團一對,刺大而稀疏,左右間距寬; 第一、二指婚刺粗大。卵徑3.4~3.8 mm,動植物極均為乳黃色。蝌蚪體形較大,全長80 mm左右,頭體長30 mm左右; 體略扁,尾末端鈍圓; 唇齒式多為Ⅰ:4+4/ 4+4:Ⅰ,唇乳突僅在上唇中央微缺,角質頜強。

生物學資料

該蟾生活於2 300~2 450 m的山區。成蟾營陸地生活,分散於林間。多棲於常綠闊葉林下流溪附近,所在流溪較寬,水流平緩。繁殖期在2月中旬至3月中旬,此期成蟾常群集於溪內石下; 雌蟾產卵167粒左右,卵群黏附在石塊底面,多為團狀或圓環狀,一塊石下常有多個卵群連成一片。蝌蚪多棲於水流平緩、石塊多的溪段內,白天多隱匿於石塊或水內腐葉下; 夜間外出,遊動緩慢。
景東齒蟾景東齒蟾

種群狀態

中國特有種。該蟾分布區較窄,其種群數量較少。受脅等級:易危VU。

分布

景東齒蟾分布在中國雲南景東、殺柏、新平。雲南省的兩棲動物中不少種類只孤立地分布於某一地區,如滇蠑螈(Cynops wolterstorffi)、景東齒蟾(Oreolalax jingdongensis)、貢山齒突蟾(Scutiger gongshanensis)、大花角蟾(Megophrys gigantica)、疣棘溪蟾(Torrentophryne tuberospinia)、無棘溪蟾(Torrentophryne aspinia)、哀牢蟾蜍(Bufo ailaoanus)、花棘蛙(Rana maculosa)等,這些種類的分布表現出殘留特徵,其生存狀態大多處於瀕危。
景東齒蟾景東齒蟾
哀牢山自然保護區[雲南楚雄],保護區內,還有爬行動物39種,隸屬9科、27屬;兩棲動物26種,隸屬8 科、16屬,其中的哀牢髭蜍、哀牢蟾蜍、景東齒蟾為哀牢山的特有種。

資料

分布在雲南的3種齒蟾(鄉城齒蟾、景東齒蟾和棘疣齒蟾)的核型、Ag-NORs和C-帶,結果表明2n=26(6 7).NF=52,一對次縊痕和Ag-NORs位於6q,該區域同時被C-帶正染,其餘C-帶位於各對染色體的著絲點區域。這些特徵表現出3種齒蟾的核型同源性和原始性。齒蟾屬內種間各對應染色體對在相對長度和臂比值的差異顯著性測定表明其核型演化途徑可能是臂間倒位和相互易位。3種齒蟾具有染色體數目和Ag-NORs的變異和異形現象,其中鄉城齒蟾的一個多餘染色體呈現C-帶正染,因此可能是B染色體,是鋤足蟾科中首次報導。三種齒蟾均未發現與性別相關的異形染色體。進入發布在《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