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南星(學名:Arisaema ringens):為單子葉植物綱天南星科天南星屬的植物。分布於日本、朝鮮南部、台灣島及中國大陸的浙江、江蘇等地,生長於海拔2,500米的地區,一般生於溝邊山坡林下陰濕地。
普陀南星具有消腫解毒、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來治療腫毒結熱。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塊莖扁球形,具小球莖。鱗片向上漸狹,內面的長約12厘米。葉2(-1),葉柄長15-30厘米,粗7-8毫米,下部1/3具鞘,鞘管狀,口部截形;葉片3全裂,裂片無柄或具短柄,中裂片寬橢圓形,長16-23厘米;側裂片偏斜,長圓形或橢圓形,長15-18厘米,寬均在10厘米以上,先端漸尖,具長1-1.5厘米的錐狀突尖,側脈脈距約1厘米,集合脈距邊緣5毫米。
花序柄短於葉柄,有時長為葉柄的1/2。佛焰苞管部綠色,寬倒圓錐形,長3.6-4厘米,上部粗1.8-2厘米,喉部多少具寬耳,耳內面深紫,外卷;檐部下彎成盔狀,前檐具卵形唇片,下垂,先端外彎。肉穗花序單性,雄花序無柄,圓柱形,長1.5厘米,粗8毫米,雄花規則地螺旋狀排列,每花花葯2,具短柄,2室,藥室短卵圓形,頂孔橫裂;雌花序近球形,長寬1.5厘米,子房卵圓形,頂部漸狹,胚珠1。
生長環境
生長於溝邊山坡林下陰濕地。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分布於中國江蘇、浙江、台灣等地。
國外分布:朝鮮南部、日本
主要價值
塊莖(由跋):辛、苦,溫。有毒。用於毒腫熱結。
燥濕化痰;祛風定驚;消腫散結。主痰濕咳嗽;風痰眩暈;中風;口眼喎斜;破傷風;癰瘡腫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