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國戰爭爆發了,蘇聯北方別卡什諾村“新生活”集體農莊的男人們全都上了前線,剩下的儘是婦女、老人和孩子。他們既要挑下全部農業勞動的擔子,又要伐木,供應前線木料。14歲的米哈伊爾·普里亞斯林成了農莊的主要勞動力。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普里亞斯林一家
- 外文名稱:Bratya i syostri
- 作品別名: 兄弟姐妹
- 創作年代:現代
- 文學體裁:小說
- 作者:費奧多爾·亞歷山德羅維奇·阿勃拉莫夫
- 國家:俄國(蘇聯)
- 獲獎:1975年度蘇聯國家獎金
內容概要,作品賞析,作者,簡介,生平與創作,
內容概要
在那血與火的歲月里,他們忍飢挨餓,辛勤勞動。大家只有一個心愿,就是熬到戰爭結束,讓生活好起來。農莊主席安菲莎也總是安慰姐妹們,“忍耐忍耐吧,再忍耐一下吧,好日子會來到我們村裡的,會來的。”戰爭終於結束了。安菲莎立即發現莊員們的心裡急切地盼望著過自己想過的生活。然而,區委書記對她說:“對有些人來說,戰爭結束了,可對我們北方人來說,戰爭還剛剛開始。”因為戰後第一年上級下達的伐木任務超過了整個戰爭時期。而上級在要木材的同時卻從不關心農莊的農活和莊員的生活。安菲莎終因沒有完成任務而被撤職。新主席名叫別爾申。他一心抓運輸木材的任務,把種子部用來餵馬,下種時沒有種子,憤怒的莊員向上級告他的狀。結果區里來人宣布:給予別爾申警告處分,但同時又宣布給別爾申1500盧布的獎金,因為他出色地完成了木材的外運任務。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但對“新生活”的莊員來說卻又是難熬的季節,因為交稅的日子到了,除了現金外,還要交實物稅:穀物、土豆、肉、蛋、皮毛……交不出實物就得用錢去買了交。一個叫伊萬的莊員因交不了稅被查抄家產。農民們宰辛苦苦幹了一年,最後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連肚子也填不飽。農莊主席又換了人,新來的叫魯卡申。農民們希望新主席能改變一下他們的生活,魯卡申也一心想搞好農業生產,但是伐木的任務繁重,連區委機關都關起門來參加“伐木月運動”了。農莊只得把全部人馬開進森林。“伐木月”過後推銷公債的任務又向魯卡申派來,莊員得到訊息後躲的躲,藏的藏,魯卡申只得與區里來的特派員挨家挨戶上門找人認購。黨員伊里亞被特派員逼著買了1200盧布的公債,而殘廢軍人彼得則要求用三個月的勞動日抵買公債。
又一個收穫季節到了,各色各樣的徵購特派員來到了別卡什諾村。他們拿著上司的指令要糧、要肉、要奶……幸虧老天爺幫忙,莊稼長得好。魯卡申估計計畫能完成,莊員的生活也過得去。誰知區里來人宣布:由於頭一年南方大旱,這一年征糧任務增加百分之二百十五。正在熱火朝天收割脫粒的莊員一下子圍住了魯卡申,責問道:我們怎么辦?又要挨餓?大家扔下農活跑到樹林裡去采野果了。人們期望著戰後生活能夠改善,想不到卻越來越艱難。伊里亞的女兒患了肺結核,由於無錢醫治,眼看她離開人世。後來妻子瑪麗婭又鬱郁死去。米哈伊爾·普里亞斯林很同情伊里亞。他感到困惑的是伊里亞不是懶漢、酒鬼,而是農莊裡最勤勞的人,他乾起活來誰也比不上他。可就是這樣一個出色的莊稼漢卻難於度日。不過米哈伊爾自己的遭遇也並不比伊里亞好。戰時他還是個少年,但他和母親還能養一頭牛。戰後牛死了,而他也已長成一個健壯的小伙子,連妹妹也已成人,一家三口卻買不起一頭牛。妹妹為了一家人的生活不惜以一頭母牛的身價嫁了出去。米哈伊爾最不喜歡秋天,因為一到秋天他就要考慮往哪兒躲,怎樣活下去。他不明白,他這個20歲的小伙子為什麼不能展翅高飛?
“新生活”農莊的田地一塊塊地荒蕪,連沙皇時代開墾的土地也都荒廢了。可是在戰爭年代,老弱婦孺連一小塊土地都種上莊稼。原因很簡單,吃飽了肚子才能幹活。魯卡申說,過去連富農也懂得要讓僱工吃飽了再幹活,區委書記也承認,餵飽人是一切任務的任務。別卡什諾村在兩年前就動工建造新牛棚,可是後來大伙兒卻毫無興趣,因為養牛沒有好處,例如一公升牛奶成本要兩個半盧布,而國家收購只給11個戈比。為了牛在冬季免遭大批死亡,魯卡申勸大伙兒趕快把牛棚建起來,並批給每個木匠15公斤稞麥。誰知這位好心的農莊主席卻遭到飛來橫禍。由於他違犯了徵購期間不準動用糧食的規定而被逮捕法辦。區委書記為了減輕魯卡申的罪責,聲稱是他指使農莊主席動用糧食,從而受撤銷處分。但是,儘管生活窘困,米哈伊爾還是感到一種主人公責任感。後來家鄉的面貌發生了變化,“新生後”集體農莊變成了國營農場分場,然而生產情況並不令人鼓舞,人們的勞動積極性不高,計畫完不成,國家每年要補貼250萬盧布,而分場主任達鮑爾斯基安於現狀,不思進取。許多職工則忙著為自己蓋房子,一些青年人不願回憶往日的艱難歲月,常常把公物往家裡拿。米哈伊爾·普里亞斯林對現狀深感不滿,與達鮑爾斯基進行了不懈的鬥爭。後來達鮑爾斯基謊報產量被揭發,上級聽取米哈伊爾等人的意見後,將其撤職,井派年輕能幹的維克多接任。米哈伊爾慶賀鬥爭的勝利,而維克多開始對農場進行整頓。
作品賞析
1953年史達林逝世。不久,前蘇聯文學開始“解凍”,一批“積極干預生活”,揭露前蘇聯社會中各種矛盾與衝突,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相繼問世,以奧維奇全為代表創作的農村題材作品異軍突起,在前蘇聯文學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類作品的主要特點是以特寫的手法暴露史達林時期農業政策、幹部作風和農業生產中的種種弊端,例如強迫命令、瞎指揮、謊報產量以及苛刻的稅收,低價徵購農副產品,把農民辛勤勞動的大部分果實收購去,而莊稼人自己則食不果腹,生活困苦。
阿勃拉莫夫繼承了“奧維奇全流派”的傳統,在《普里亞斯林一家》中,通過“新生活”集體農莊的變遷,一方面揭露了農村生活中的陰暗面:迫在眉睫的農活和農民的生活,農民被強迫大量伐木;一到秋收季節則既要徵稅,又要農民認購公債;既要徵收實物稅又要徵購農副產品,弄得農民苦不堪言,也使農業生產力日見萎縮。另一方面,作品又歌頌了普通勞動者堅韌不拔的勞動和鬥爭精神。在戰火紛飛的年代,男人們上了前線,老人、婦女、孩子餓著肚子挑起了伐木和農活兩副擔子。戰爭結束了,但對北方人來說,戰爭還剛開始。因為國家要木材,戰後第一年的伐木任務超過了整個戰爭時期。人們以驚人的毅力完成了伐木和運輸任務,還幹了應乾的農活。與此同時,他們又以毫不妥協的精神與官僚主義和種種不良現象進行了不懈的鬥爭。作者自己也說:“我看到了很多人間的痛楚和災難,但我見得更多的還是人的勇敢、堅韌以及俄羅斯的豁達的胸懷。正是基於我親眼看到和親身體驗過的這一切,後來才產生了我的第一部小說《兄弟姐妹》,隨後又產生了它的續篇《兩冬三夏》。”
前蘇聯評論界對這部作品評價較高,認為小說“藝術地、客觀地再現歷史的真實”、“勇敢地指出了農村的迫切問題的癥結”。作品的許多章節“洋溢著集體農莊勞動的詩情畫意,藝術地展示了勞動人民精神的美和他們豐富的精神世界”。
作者
簡介
費奧多爾·亞歷山德羅維奇·阿勃拉莫夫(1920—1983),前蘇聯作家、文藝評論家。曾任前蘇聯作家協會理事會理事。1920年生於阿爾漢格爾斯克省的一個農村里。1938年中學畢業後進列寧格勒大學哲學系學習。衛國戰爭初期參加了列寧格勒近郊的戰役。1941年兩次負傷,1942年重返部隊,1943至1945年在後方部隊工作。曾獲“衛國戰爭二級勳章”。1945年參加蘇共。戰後進大學繼續學習,1948年畢業於列寧格勒大學語文系,並進研究班,專門研究肖洛霍夫的創作。後來在列寧格勒大學任教。1956至1960年任前蘇聯文學教研室負責人。1960年起專職從事文學工作,多次當選為前蘇聯作協列寧格勒作家協會理事。1949年起開始發表文藝評論文章,研究和評論前蘇聯文學中關於農村題材的作品。他的論文《戰後散文中集體衣主的人們》(1954年)曾引起廣泛注意。文學作品有《兄弟姐妹》(1958)、《秋季的一天》(1961)、《沒有父親的人們》(1961年)、《上帝只有一個》(1962)、《最後一次狩獵》(1962)、《繞來繞去》(1963年)、《天鵝飛去了》(1965年)、《兩冬三夏》(1968)、《木馬》(1969)、《佩拉格婭》(1969)、《阿利卡》(1971)、《十字路口》(1973)、《房子》(1978)等。
生平與創作
阿勃拉莫夫對農村充滿熱愛,曾多次回到家鄉體驗生活。1954年,他發表《戰後散文中的集體農莊的人們》,批評當時農村題材作品普遍存在粉飾現實、不重視對人的描寫的傾向。1958年發表了已經完成很久的小說《兄弟姐妹》,他的小說繼承了“奧維奇金派”揭露農村矛盾和肖洛霍夫的寫實傳統的傳統,對農村的生活進行深入的觀察和思考,注重寫人,注重揭示人的心靈。1963年發表的特寫《繞來繞去》批判了赫魯雪夫的農業政策,遭到批鬥。1968年阿勃拉莫夫完成了《兩冬三夏》,因為譴責了戰後初年蘇聯農村貧窮落後的現實和農村政策的失誤,引起了爭論,連同十年前寫作的《兄弟姐妹》也被指責為有強調困難的自然主義傾向。《兄弟姐妹》《兩冬三夏》和1973年出版的《十字路口》合稱《普里亞斯林一家》三部曲,並於1975年獲得蘇聯國家獎金。
1978年阿勃拉莫夫又寫出續篇《屋子》,合稱《普里亞斯林一家》四部曲。此外,他還發表了不少中短篇小說,其中《木馬》 (1969)、 《彼拉蓋雅》(1969)、《阿利卡》(1972)合稱小三部曲。1975年被選為蘇聯作協理事。1981年當選蘇聯作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