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物學(第2版)(2014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圖書)

普通生物學(第2版)(2014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普通生物學(第2版)》是由胡金良、王慶亞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該教材適合作為高等院校生物類各專業的教材,也可用作非生物類專業的參考書和生物學愛好者的自學用書。

該教材共有11章,主要內容有:生命的物質基礎,細胞、組織、器官和系統,生物的能量和物質代謝,生物的防衛體系和對生命活動的調節,生物的生殖與發育,遺傳與變異,生物多樣性和分類,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生物與環境,生命科學發展前景和面臨的問題。

基本介紹

  • 書名:普通生物學(第2版)
  • 作者:胡金良、王慶亞
  • ISBN:978-7-04-037223-6
  • 類別: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
  • 頁數:352頁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1月20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版面字數:600千字
  • CIP核字號:2013164563
成書過程,修訂情況,出版工作,內容簡介,教材目錄,教學資源,教材特色,作者簡介,

成書過程

修訂情況

《普通生物學(第2版)》是在顧德興主編的“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普通生物學》的基礎上修訂而成,新增加了“生命的物質基礎”(第一章),“生物的防衛體系和對生命活動的調節”(第五章),“生命科學發展前景和面臨的問題”(第十一章)。
該教材由胡金良、王慶亞主編,顧德興教授承擔了該教材的主審工作,成丹老師承擔了全部圖片的處理工作,劉琳莉老師和南京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實驗中心電鏡室提供了部分照片。
該教材在編寫中,得到了顧德興教授的指導和幫助,復旦大學蒯本科教授和南京林業大學丁雨龍教授也對該教材的修訂提出了意見和建議,還得到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生命科學與醫學出版事業部生命科學分社潘超和有關編審人員、南京農業大學各級領導及生命科學學院同仁的支持。

出版工作

2014年1月20日,《普通生物學(第2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出版社工作人員
策劃編輯責任編輯特約編輯封面設計版式設計責任校對責任印製
潘超
潘超、李融
於麗麗
張楠
王瑩
陳旭穎
田甜

內容簡介

《普通生物學(第2版)》共有11章,主要內容有:生命的物質基礎,細胞、組織、器官和系統,生物的能量和物質代謝,生物的防衛體系和對生命活動的調節,生物的生殖與發育,遺傳與變異,生物多樣性和分類,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生物與環境,生命科學發展前景和面臨的問題。

教材目錄

緒論
一、生物和生物學
二、生物對人類的重要性
三、生物學的建立和發展
四、生物學的內容和分科
五、研究和學習生物學的方法
第一章生命的物質基礎
第一節構成生命的元素
第二節原生質的分子組成
一、水和無機鹽
二、有機物
第三節生物大分子的結合物
一、糖蛋白
二、核蛋白
三、糖脂
四、脂蛋白
本章小結
第二章細胞
第一節細胞的形狀、大小和數量
第二節細胞的基本結構
一、細胞膜和細胞壁
二、細胞質和細胞器
三、細胞核
第三節細胞的類型和細胞連線
一、細胞的類型
二、細胞連線
第四節細胞周期和細胞分裂
一、細胞周期
二、有絲分裂
三、無絲分裂
四、減數分裂
第五節細胞的生長、分化、衰老和死亡
一、細胞的生長
二、細胞的分化
三、細胞的衰老和死亡
四、細胞的全能性
本章小結
第三章組織、器官和系統
第一節組織
一、植物組織的基本類型、特徵和功能二、動物組織的基本類型、特徵和功能
第二節被子植物的器官、系統
一、根
二、莖
三、葉
四、花
五、種子
六、果實
第三節哺乳動物的器官系統
一、皮膚系統
二、運動系統
三、消化系統
四、循環系統
五、呼吸系統
六、泌尿系統
七、神經系統
八、生殖系統
九、內分泌系統
本章小結
第四章生物的能量和物質代謝
第一節生物代謝的類型
第二節生物催化劑——酶
一、酶促反應的特點
二、酶的化學本質
三、酶的作用機制
四、同工酶
五、影響酶作用的因素
第三節生物的無機營養
一、植物的水分代謝
二、植物的礦質營養
第四節生物體內能量和有機物質的最初來源——光合作用
一、光合作用研究簡史和光合作用的重要意義
二、光合色素和光反應系統
三、光合作用的過程
四、光呼吸
五、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
第五節物質的分解和能量的釋放——呼吸作用
一、糖的分解
二、其他營養物質的氧化分解
三、能量的利用
第六節生物體內有機物質的形成
一、糖的合成
二、蛋白質的合成
三、核酸的合成
四、脂肪的合成
第七節細胞中有機物質代謝的主要階段和相互關係
一、分解代謝和合成代謝的主要階段
二、細胞中各種物質代謝的相互關係
本章小結
第五章生物的防衛體系和對生命活動的調節
第一節生物的防衛系統
一、生物對取食或捕食的防衛
二、生物對病原菌的防衛
三、疾病預防與人體健康
第二節生命活動的調節
一、動物生命活動的調節
二、植物生命活動的調控
本章小結
第六章生物的生殖與發育
第一節生殖的基本類型
一、無性生殖
二、有性生殖
第二節個體發育的類型和胚胎髮育模式
一、個體發育類型
二、胚胎髮育模式
第三節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一、植物花器官的分化
二、配子體與配子的形成
三、開花、傳粉和受精
四、胚胎的發育及種子與果實的形成
五、種子的萌發與幼苗的形成
六、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第四節動物的生殖與發育
一、生殖細胞的發生
二、受精
三、胚胎髮育
四、胚後發育
五、衰老和死亡
本章小結
第七章遺傳與變異
第一節孟德爾的豌豆雜交試驗
一、分離定律
二、獨立分配定律
第二節細胞核、染色體與遺傳基因
一、細胞核與遺傳
二、染色體與遺傳因子
第三節連鎖遺傳
一、連鎖遺傳現象
二、連鎖遺傳的細胞學基礎
三、重組率與遺傳圖
第四節性別決定與伴性遺傳
一、性別決定
二、伴性遺傳
第五節遺傳物質
一、遺傳物質的發現
二、DNA和RNA的分子結構
三、DNA的複製
第六節基因的表達
一、遺傳密碼
二、轉錄
三、翻譯
第七節基因表達的調控
一、原核生物的基因表達調控
二、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調控
第八節生物的變異
一、基因突變
二、染色體畸變
本章小結
第八章生物多樣性和分類
第一節生物多樣性
一、物種多樣性
二、遺傳多樣性
三、生態系統多樣性
第二節生物分類基礎
一、生物分類的方法
二、生物分類的依據
三、生物分類的等級
四、生物的分界
五、生物的命名法則
第三節生物的基本類群和分類
一、病毒
二、真細菌界
三、古細菌界
四、原生生物界
五、真菌界
六、植物界
七、動物界
本章小結
第九章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
第一節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的學說
一、生命起源的學說
二、生物進化學說
第二節生物進化的證據
一、古生物學證據
二、比較解剖學證據
三、胚胎學證據
四、細胞遺傳學證據
五、分子生物學證據
第三節生命起源的主要階段
一、由無機小分子生成有機小分子
二、由有機小分子生成生物大分子
三、多分子體系的形成
四、原始細胞生命的形成
第四節生物進化的基本歷程
一、真核生物的興起
二、從單細胞生物到多細胞生物
三、多細胞植物的進化
四、多細胞動物的進化
第五節物種的形成
一、物種的概述
二、物種形成的方式
三、物種形成與生物進化
第六節影響生物進化的主要因素
一、變異
二、選擇
三、隔離
四、滅絕
本章小結
第十章生物與環境
第一節生態因子對生物的影響
一、生物與無機環境
二、生物與有機環境
三、生態因子作用的特點
第二節種群
一、種群的概念
二、種群的基本特徵
三、種群數量的動態及其調節
第三節生物群落
一、生物群落概述
二、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徵
三、生物群落的類型和分布
第四節生態系統
一、生態系統的概念
二、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
三、生態系統的功能
四、生態系統的平衡
第五節人與環境
一、自然環境對人類的影響
二、人類發展對環境的影響
三、人與環境的協調發展
本章小結
第十一章生命科學發展前景和面臨的問題
第一節20世紀以來生命科學發展的成就
一、中心法則的確立
二、生物大分子和細胞結構方面的成就
三、生物新陳代謝方面的成就
四、醫藥衛生方面的成就
五、生態學方面的成就
第二節生物技術的建立和發展
一、基因工程
二、蛋白質工程
三、發酵工程
四、細胞工程
第三節現代生命科學發展的特點
一、分子生物學占主導地位
二、分析與綜合相統一
三、多學科交叉與融合
四、研究模式的變化
五、基礎研究與套用研究相統一
第四節生命科學發展的熱點領域
一、基因組學
二、蛋白質組學
三、分子生物學
四、發育生物學
五、生物技術
六、生物信息學
第五節生命科學的發展前景
一、揭示生命本質
二、改善人類健康
三、深入研究腦科學和行為科學
四、推動人類社會發展
第六節生命科學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一、人口和生物多樣性保護
二、轉基因技術的安全
三、複製人的倫理與人的尊嚴
四、個人基因信息的隱私保護
五、基因治療的套用範圍
六、生命科學面臨的其他問題
本章小結
主要參考文獻
(註:目錄排版順序為從左列至右列

教學資源

《普通生物學(第2版)》配有《普通生物學(第2版)》”數字課程。
數字課程名稱出版社出版時間內容提供者
《普通生物學(第2版)》”數字課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
2014年1月
胡金良

教材特色

1、該教材是一本既符合中國國情,又包容生物學基礎知識,又能反映生物學熱點並與國際接軌的生物學教材。它在內容選取上選擇了生命科學領域最基本的內容。
2、該次修訂的宗旨是“在保持原教材注重生命科學基礎理論、簡明易懂等特色的基礎上,力求使教材的條理更清楚,並能反映生命科學的新進展、新思想、新技術和新熱點”。

作者簡介

胡金良,南京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
王慶亞,教授,博士,江蘇省植物學會理事,江蘇省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理事。研究方向為資源植物學、植物多樣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