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製作技藝(貢茶製作技藝),雲南省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地方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普洱茶製作技藝(貢茶製作技藝)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雲南省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
歷史淵源
雲南普洱茶傳統製作工藝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至唐代,普洱茶已遠銷內地和西藏。宋代,在“茶馬互市”的貿易政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明代,普洱茶銷行更廣,出現了“士庶所有,皆普洱茶”的盛況。清代,普洱茶被列為貢品,朝廷增設官茶局專司有關的茶事。雲南普洱茶主要產於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和勐海縣等地,在長期生產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製作技藝。
文化特徵
寧洱縣普洱茶製作技藝又稱“貢茶製作技藝”,是當地茶工在千百年的實踐中積累經驗而逐步形成的。這種技藝與地方民俗緊密結合在一起。茶葉採摘開始前必須先行祭禮,即向茶神行敬獻儀式。儀式結束後,製作開始,制茶者按一定標準嚴格選擇採摘地和採摘時節,遵照具體技術要求,以手摘方式採選原料。原料備齊後即進入殺青揉曬環節,以特定工藝將鮮葉加工成曬青茶。隨後是蒸壓成型,即通過蒸、揉、壓、定型、乾燥、包裝等工序將曬青茶製成各種成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