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藝術(普普藝術)

波普藝術(與流行文化有關的當代藝術)

普普藝術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波普藝術(Pop Art)是一種主要源於商業美術形式的藝術風格,其特點是表現大眾文化的一些細節,比如將連環畫快餐及印有商標的包裝進行放大複製。波普藝術於20世紀50年代初期萌發於英國,後傳於美國。60年代中期,波普藝術代替了抽象表現主義,成為美國主流的前衛藝術。在60年代後期,波普藝術開始讓位於極少主義藝術和硬邊繪畫(Hard-Edge Painting)。其中,理察·漢密爾頓被稱為“波普藝術之父”,安迪·沃霍爾則被視為波普藝術的靈魂人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波普藝術
  • 外文名:Pop Art
  • 別名:流行藝術
  • 發源地點:英國
  • 發源時間:20世紀50年代初
概念簡述,歷史溯源,代表藝術家及作品,影響,

概念簡述

“Pop”是“通俗”“流行”的意思,最早出現在1958年英國批評家勞倫斯·阿洛維(Lawrence Alloway)在《建築文摘》中的文章,用於形容戰後英國呈現出的消費主義文化。波普藝術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的英國,60年代傳到美國。在波普藝術中,現代藝術的原創性、獨特性和英雄史詩般的意義被日常的大眾生產所取代,“高藝術”與“低藝術”的鴻溝逐漸被沖走。波普藝術家們關注通俗文化中的圖像,比如廣告欄、連環畫、雜誌和超市商品的圖像。他們反對抽象表現主義的精英思想,讚美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之美。

歷史溯源

一般認為,波普藝術是從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開始的,首先在英國由一群自稱“獨立團體”(Independent Group)的藝術家、批評家和建築師創建,其中包括藝術家愛德華多·保羅茲(Eduardo Paolozzi), 理察·漢密爾頓(Richard Hamilton), 建築師艾莉森·史密森(Alison Smithson)和彼得·史密森(Peter Smithson),以及批評家勞倫斯·阿洛維和雷內爾·班海姆(Reyner Banham)。他們對於新興的都市大眾文化十分感興趣,喜歡用大眾消費品進行創作。
波普藝術
理察·漢密爾頓
1956年,獨立團體舉行了畫展“這就是明日”(This is Tomorrow),其中展出了理察·漢密爾頓的拼貼畫《究竟是什麼使今日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吸引力?》,畫面中的棒棒糖上印著“POP”一詞。該詞來自於英文的“Popular”,在漢語中一般地音譯為“波普”。該畫作被認為是波普藝術的第一件標誌性作品。
1957年,漢密爾頓為“波普”下了定義,認為其是“流行的(面向大眾而設計的),轉瞬即逝的(短期方案),可隨意消耗的(容易被遺忘的),廉價的,批量生產的,屬於年輕人的(以青年為目標),詼諧風趣的,性感的,惡搞的,魅惑人的,是一個大產業”。
與此同時,1950年代中期的美國藝術家開始搭建通向波普藝術的橋樑。深受達達主義及其對挪用和日常物品的重視的影響,藝術家們開始越來越多地使用拼貼畫、消費品和溫和的諷刺手法。賈斯伯·瓊斯(Jasper Johns)重新構想了美國國旗等標誌性圖像;羅伯特·勞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使用絲網印刷技術和現成品;拉里·里弗斯(Larry Rivers)使用大量商品圖像。三人都被認為是美國波普藝術的先驅。
但直到20世紀60年代,波普藝術才真正在美國藝術界爆發。1962年,波普藝術展“新現實主義者”在紐約的西德尼· 詹尼斯畫廊舉辦。該展覽展出了包括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吉姆·戴恩(Jim Dine)、羅伯特·印第安納(Robert Indiana)、羅伊·利希滕斯坦(Loy Lichtenstein)、克拉斯·奧登伯格(Claes Oldenburg)、詹姆斯·羅森奎斯特(James Rosenquist)等美國藝術家的作品。
沃霍爾的工作室——頗具革命性的“工廠”(Factory)對一個時代的藝術進行了重新定義,其實踐為大規模生產、名望和藝術家的公眾形象等議題提供新的視角。沃霍爾的“工廠”以流水線的方式印刷絲網版畫作品,而音樂家、演員和作家們則常在“工廠”煙霧繚繞的環境中遊蕩。從瑪麗蓮·夢露到貓王,他的名人版畫位列20世紀最知名藝術品。
波普藝術(普普藝術)
安迪·沃霍爾
與此同時,利希滕斯坦開始使用漫畫書中的本戴點和圖像來交替創作表達浪漫愛情的戲劇性作品;奧登伯格開始將快餐和日常用品創作成雕塑;而羅森奎斯特則發揮了其曾為廣告牌畫家的優勢,繪製出充滿超現實效果的糖果色汽車、微笑的臉龐或商品廣告。波普藝術代表了對抽象表現主義的拒絕,完全接受了戰後美國的消費主義、流行文化和諷刺性的奇思妙想。
波普藝術並沒有在20世紀60年代結束。基思·哈林 (Keith Haring) 也被認為是一位開創性的波普藝術家,儘管他的作品直到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才嶄露頭角。他的塗鴉壁畫在很大程度上借鑑了前輩藝術家的突破,而他創作的二維的卡通形式也為街頭藝術的出現鋪平了道路。

代表藝術家及作品

藝術家
作品
作品闡釋
理察·漢密爾頓(Richard Hamilton,1922—2011),英國藝術家,被譽為“波普藝術之父”。
波普藝術(普普藝術)
《是什麼使今天的家庭變得如此不同,如此有吸引力?》,1956
該作品運用大量流行元素反映現代消費文化的價值,其中有大眾媒體圖像,有廣告文化圖像,有流行文化圖像,還有傳統的肖像畫。在這個大眾文化流行的時代,文化的階層被打破了,美術不再是社會文化的中心。在某種程度上,所有的視覺圖像都獲得了平等的價值。漢密爾頓的這件作品呈現了波普文化代表的時尚、性感、娛樂、短暫的特點,在讚美物質主義之餘,也不乏對它的嘲諷,反映了歐洲知識分子面對戰後新的社會價值觀的思考。
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1928—1987),美國藝術家,最重要的當代藝術家之一。
波普藝術(普普藝術)
《布魯洛肥皂箱》,1964
沃霍爾用商品設計的手法創作的第一件裝置系列作品。藝術家用超市倉庫里隨處可見的凡俗之物調侃了自視甚高的精英文化。這些夾板焊接的箱子在外面由製造商做好,在沃霍爾的工廠由他的助手上漆,再仔細地用絲網印上字母商標,與原來超市中的產品包裝箱看上去一模一樣,只在尺寸上縮小了一點。這種藝術創作過程模仿了工業生產的模式,重複、翻版,突出了工業生產的量化和產品的序列性、重複性,既凸顯了商品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也反映了這種運作模式的冷漠無情。
賈斯珀·瓊斯(Jasper Johns,1930—),美國畫家,雕塑家。
波普藝術(普普藝術)
《靶子》,1958
瓊斯十分關注日常生活中人們習以為常、經常“視而不見”的東西,創作了地圖、靶子、國旗、數字和字母系列作品。 對於“靶子”這種有中心和意義的圖像,瓊斯故意畫得非常平面,去掉了它原有的深度、等級和意義,突出了繪畫的特性和物質本身的意義。藝術家強調的是藝術的功能並非宣傳教義,因此不需要製造圖像透視的騙局,而應該關注藝術本體和日常生活中的真實問題。
羅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1923—1997),美國畫家。
波普藝術(普普藝術)
《無望》,1963
60年代中期,利希滕斯坦創作了一系列類似於通俗連環畫的油畫作品,主題來源於當時流行的漫畫讀物。他忠實於漫畫書中的圖像,把它們放大呈現在畫布上,把日常瑣碎的情感故事處理得仿佛是傳統繪畫中的重大歷史題材。利用漫畫這種便於閱讀而又
易於被丟棄的媒介,利希滕斯坦的作品一方面強調了大眾流行圖像在現代社會所承載的重要意義,一方面揭示了消費文化的“快餐性”本質。
克拉斯·奧登伯格(Claes Oldenburg,1929—),瑞典裔美國雕塑家。
波普藝術(普普藝術)
《在坦克車履帶上的口紅》,1969
奧登伯格的第一個大型室外雕塑。他選擇了1969年5月15日的基督升天日,將它安置在耶魯大學校長辦公室附近的廣場上。這個場地曾經發生過多次激烈的反越戰遊行。奧登伯格把口紅這個女性符號樹立在坦克履帶上,突出了作品的“雄起”特徵,以幽默的方式提出了軍事和經濟、戰爭和救贖、性別和權力的問題,反諷了越戰時期美國的政治和文化。作為反戰的標誌,“口紅”曾經被用作抗議者的講台。

影響

波普藝術在今天繼續蓬勃發展。傑夫·昆斯(Jeff Koons)被視作新波普的代表。而日本藝術家村上隆和奈良美智則是重要的日本波普藝術家。村上隆用“超扁平”一詞來定義他的藝術。他常常用可愛的流行文化元素,如微笑的花朵和頭骨來創作作品,通常具有諷刺效果。在和奢侈品品牌路易·威登的合作中,他的花卉圖案出現在奢侈手袋上,這或許證實了安迪·沃霍爾的預感,即藝術和消費文化將日益交織在一起。 沃霍爾曾說:“賺錢是藝術,工作是藝術,好生意是最好的藝術。”這句話放在今天,仍有很多藝術家深表同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