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明中學

普明中學

四川綿陽普明中學校創辦於1906年,是綿陽市教育體育局直屬的省級示範高中,譽為中國西部名校、全國體育傳統項目學校。100多年前的華英學堂就名震綿州,後來分變成今天的普明中學和南山中學。2000年直屬市教體局後,學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在校學生近6000人;辦學質量不斷攀升,連年獲得教學質量特等獎、一等獎,名列同類學校前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綿陽普明中學
  • 簡稱:普中
  • 創辦時間:1906年
  • 類別:重點高中
  • 現任校長:馬恆貴
  • 所屬地區:中國綿陽
  • 主要獎項:四川省二級示範高中
    中國西部名校
    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
    四川省藝術特色學校
學校環境,普中校史,思想體系,辦學理念,辦學目標,培養目標,校 風,教 風,學 風,校 訓,教學設施,師資力量,教學管理,所授榮譽,教學成果,歷任校長,

學校環境

中國西部名校、省示範性高中、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綿陽普明中學始建於1906年,素有綿陽“黃埔軍校”之稱,更有巴蜀“體育特色學校”之美譽。在近百年的辦學歷程中,為國家培養了大批的優秀人才。 一大批業界精英曾在這裡陶情淑性,一大批商界奇才曾在這裡磨礪智慧。四川省政協原副主席王恆豐楊海清在這裡嶄露頭角;綿陽市委原常委邱明君曾在這裡淬火成 鋼;綿陽市教體局局長邱興元、副局長叱利華曾在這裡拼搏奮鬥;九洲集團董事長張正貴、興力達集團總經理張鈞曾在這裡涅盤鳳凰。……
普明中學教學樓普明中學教學樓

普中校史

學校的肇端——私立學堂(1906——1916)
一、私立華英學堂(1906—1912)
中國在戊戌維新後,廢除了科舉制度,於是學堂應運而生。1906年(即光緒三十二年),綿陽始建國小堂57所。其中在綿陽城內斌升街(現在的黃家巷)由西川基督教創辦了一所教會學校——華英學堂,這就是普明中學的前身。(華英學堂是一所由英國政府及教會資助的學校,它創辦之初,只招收教會人員及教徒子女入學,其生源只是男生。)
二、私立華英國小(1912—1916)
由於學校的規模不斷擴大,學生人數隨之增多,華英學堂開始招收女學生。到1908年,學校的校舍已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於是在綿陽南山寺(現在的綿陽南山中學校內)購買土地,新建校舍,並把全部男生遷到新校區。1912年(即民國元年)學校的校名也由華英學堂改為華英國小,英國聖公會傳教士裴成章為校長。
私立中學(1916——1953)
一、私立華英女中(1916—1925)
1916年(即民國五年)私立華英國小改為私立華英國中,繼承了華英國小的校址,依然分男中與女中。華英女中在綿陽城內斌升街,華英男中在綿陽城外南山寺。原西川基督教,由中華聖公會的英國傳教士朱孔陽、萬育生、孟育生負責,華英女中1923年到1928年間由英國人朱孔陽任校長。
二、私立育德中學(1925——1953)
1925年,華英男中被當時四川省政府收回,改為省立綿陽中學。1928年,華英男中從南山遷回城內斌升街原址,與留在原址的華英女中合併,改名為私立綿陽育德初級中學,這是綿陽境內最早實行男女合校讀書的學校之一。同時學校興辦了綿陽第一所幼稚園——私立育德中學附設幼兒班,私立育德中學開始由中國人擔任領導,第一任華人校長是吳介誠。
三、國立六中(1939----1949)
1937年冬,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火燃及齊魯大地,遍地狼煙,燒殺擄掠,民不聊生,人民民眾莫不義憤填膺,心急如焚。學校也是教者不能教,讀者不能讀,廣大教師、學生,不甘於當亡國奴,為尋求抗日救國的道路,紛紛離鄉背井,踏上流亡的征途,在當時山東省教育廳的安排下,一些尚未淪陷地區的學校師生,於1938年春,陸續集結於河南許昌等地。後遷至河南南陽賒旗鎮(今賒旗縣),組成“山東聯合中學”。校長由原山東省教育廳中等教育科科長揚展雲擔任。
不久,日寇不斷進逼,抗戰失利,許昌等地已臨前線,師生,家屬三千人,再次身背行囊,繼續跋涉,向南流亡,1938年四、五月間到達湖北鄖陽(今鄖縣)、均縣更名為“湖北中學”,直轄教育部,此次流亡途中,少數體弱女生及家屬乘木船溯漢江而上,失事、溺死二十九人,揚展雲引咎辭職,校長由蔣士健代理。
1938年夏,日寇溯長江而上,武漢告急,教育部下令學校搬至四川、於是,師生再度跋涉西上,沿秦岑、攀巴山、穿劍門行程二千餘里,歷時數月,經魯、豫、鄂、陝川五省,歷盡艱辛,有的拋屍途中,終於在1939年春,分別抵達四川綿陽、德陽、梓潼、羅江、新店子等地,於此,正式命名“國立第六中學”。
“國立六中”設校本部(高中、高職、高農),在綿陽城外原民生工廠舊址(現為 56018部隊駐地)搭草棚若干間作為校舍。下有四個分校:一分校在梓潼(師範),二分校在德陽(國中,後增設師範),三分校在新店子(國中,現為綿陽永興鎮),四分校在羅江(國中)。葛蘭笙為校長,楊書田、蘇郁文、田竹橋、孫維岳分別人四個分校的校長。42年後梓潼分校單獨成立梓潼師範,四分校撤消。德陽分校為一分校,新店子分校為二分校。人事上也有變更,呂壽鵬、王資愚先後為二分校校長,王振緒(曉倫)於1946年後任本部校長。1949年12月21日綿陽解放,1950年校本部(高中)併入川西區立綿陽中學,建立南山中學;永興二分校(全系國中)併入綿陽縣立初級中學,更名為綿陽縣第二初級中學,綿陽縣立中學改為綿陽縣立第一中學。“國立六中”結束了歷史使命。當時在校同學,大部回響人民政府的號召,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或地方工作,部分在南山中學繼續學習。
新中國成立後(1949——1999)
一、綿陽縣第二初級中學(1953——1966)
1950年,由於中國教會提出“三自”原則,“自辦、自立、自養”教會。中國教會與外國教會斷絕了關係。英國教會停止向育德中學捐款,遂由人民政府資助辦學,後經育德中學申請1953年1月私立育德中學由人民政府接收。綿陽縣教育局教育科長張軍辟代表綿陽縣政府與私立育德中學校長宋耀漢簽訂協定,私立育德中學由私立變為公立,並更名為綿陽縣第二初級中學,任命趙天縱為二中校長,招收工農民眾子女入學接受教育。
1958年,綿陽地委機關擴修,需徵用土地,綿陽二中就從原校址斌升街遷往普明鄉凝祥寺(即現校址)。
二、川西綿陽高級農業職業技術學校(1944——1956)
普明鄉凝祥寺原系四川省立高級農業職業技術學校(簡稱高農校)舊址。有試驗地40餘畝,辦有四個初農班,從綿陽及附近各縣招考國小畢業生入學。宜賓人方維禎出任校長,學生免費入學就讀。1946年至1948年期間有學生500餘人,大都來自綿陽周邊縣市,教務主任何文彬,訓育主任蔣彬恃,並有園藝場和農場供學生實習,開設基礎課和專業課(其中專業課無課本,由老師講學生到農場實習)。原私立育德中學於1952年秋季新生報名報考學生199名,報國小畢業者69名,報同等學歷生資格者130名,其中有99名來自農村中貧農成分。為滿足學生求學要求,為工農開門照顧工農子弟,結合實際需要招收兩班,取錄103名及註冊報到學生有86名,以畢業資格報到錄取報到學生39名,同等學歷生47名。
膳食中心膳食中心
三、四川省綿陽市第三初級中學(1954——1960)
1954年綿陽農校又與成都農校合併,1954年秋,在原綿陽農校校址上改辦普通中學,名為綿陽第一初級中學分校,6月根據教育廳通知命名為四川省綿陽市第三初級中學。
1956年,三中開始招收空勤學員,空軍學員必須填報登記表:了解背景材料(家庭背景,社會關係)並進行體格檢查、思想匯報。三年後(即1957年)的畢業考試中全校有70%左右的學生升入高中,其升學率名列前茅。1956年全國農業合作化達到高潮,需要辦農業和幹校幹部學校(簡稱農幹校)因三中原就是農業學校改辦的,於是1956年12月又將校址移交改辦綿陽專區農幹校。三中也因此遷至永興鎮(現綿陽水電校校址)。1957年綿陽二中遷至該址(普明鄉凝祥寺即原三中校址)。
四、綿陽普明初級中學時期(1960—1966)
1960年,綿陽專區文教局回響黨的號召,進一步精簡壓縮中學,這一時期,在黨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指引下,綿陽縣文教科決定對普通中學進行調整。將在凝祥寺的綿陽二中和在永興的綿陽三中合為一所學校,根據凝祥寺所在的普明鄉定名為“綿陽普明初級中學”。合校以後,原二中為本部,三中為分部,任命杜吉瑞為校長,調沈清祥任副校長。直到1961年秋季三中校舍要另作他用,才從永興鎮上搬到本部。合校以後 ,普明初級中學在文教科的領導下蓬勃發展。
綿陽市朝陽中學時期(1966——1976)
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指出:“一九六六年五月至一九七六年十月的‘文化大革命’,使黨、國家和人民遭到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我校和全國所有中國小校一樣,也經歷了這一場浩劫。
我校在十年動亂中,“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政治連續不斷,給學校造成了不可低估的損失。
綿陽市普明中學時期(1976-1992)(一)
1978年,朝陽中學改名為綿陽市普明中學。78年開始,普明中學的教學逐漸走上正軌,恢復到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軌道上來。
綿陽市普明中學時期(1992-2000)(二)
92年成立涪城區,普明中學歸涪城區管轄。這一時期,學校針對當時的生源狀況,推出了符合普明中學實際情況的教學指導思想
四川省綿陽普明中學時期(2000至今)
2000年3月收歸綿陽市教育局直屬,更名為四川省綿陽普明中學。同年,市教育局出資修建了19000平方米的教學綜合大樓,並允許普明中學中學在全綿陽市範圍內招生,擴大了普明中學的生源範圍,由此迎來了普明中學的飛速發展時期!

思想體系

辦學理念

發展青年身心,培養健全國民

辦學目標

特色鮮明 質量一流的中華名校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民族精神、創新意識的現代人

校 風

愛國 誠信 和諧 創新

教 風

樹德 立言 啟智 求真

學 風

勤勉 慎思 睿智 卓越

校 訓

博學 敏思 礪志 躬行

教學設施

學校占地161.3 畝,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現有教學班78個,在校生5000人,教職工近300人。教學綜合樓宏偉壯觀,教學實驗設備一流,榮獲“四川省實驗教學示範學 校”稱號,學校擁有近400台計算機的網路教室和千兆校園網路,全面實現了教育教學的網路化、數位化。可以容納4000人就餐、集會的現代化食禮堂,為師 生的健康生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學生公寓設施現代,熱水到寢室,開水到樓層;室內預置空調、電視、電話、網路、線路;集淋浴、衛生、盥洗於一體的多功能學 生公寓,可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氣勢磅礴的博騰運動中心,八跑道塑膠天然草皮標準
膳食中心膳食中心
運動場和標準泥地足球場,可承接全國性比賽及為師生體育活動開展創造 了最佳條件。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特級教師3人,高級教師達93人占專任教師的35%,中級教師109人占專任教師的41.2%,中高級教師占專任教師的76.2%;省市級骨幹教師48人,占專任教師的18.1%。尤其是所有高中考科目市級評價中,都獲得過一等獎,獲獎教師人數高達30%;其中近3年被評為“綿陽明星教師”的多達8人。2012年新招研究生12,我校研究生達26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以學生成人為切入點,以學生成才為目標,對學生從習慣、思想、學習、生活全方位定時定人關心輔導,一直創造著“低入口,高出口”的教學奇蹟,彰顯了學校深厚的教學實力和不俗的育人水平。

教學管理

學校實行人本為懷、嚴而有格的管理,行政領導、班主任、值周教師、保衛人員四位一體,全方位滲透寢食管理、學生午 休晚就寢、課堂學習、周六放假,為學生健康生活、勤奮學習、平安成長、走向成功鑄造堅實平台。學校信奉“愛就是最好的教育”,學生只要一進入普明中學,便 會受到網路式的全程關愛。讀書時有德藝兼高的科任老師悉心指點;休息時有親如父母的生活老師無私關照。學校實行獎學金、助學金的“雙助”制度,“雙助”面 達到學生總數的30%,讓每一位學生健康成長,享受成功。
憩園旁的教學樓憩園旁的教學樓

所授榮譽

學校以“發展青年身心,培養健全國民”為辦學理念,實行“降低問題重心,夯實知識基礎, 促進全面發展”的策略,以“落實、高效”為方針,以“過程、結果”為核心,讓學生做成長的主人,為學生終生髮展奠基。學校注重用活動來調節緊張的學習節 奏,讓每一位學生舒展個性,享受尊嚴,輕輕鬆鬆學習,快快樂樂成長,時時得到因材施教的關愛,處處體會創造成功的快感。學校高、中考本科硬上線率、國重上 線率連年名列綿陽市前茅,連續三年榮獲綿陽市高國中教育質量綜合評價一等獎,綿陽市教育目標考核一等獎。學校先後被評為“四川省校風示範學校”、“四川省 實驗教學示範學校”、“四川省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綠化示範學校”、“四川省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2005年在全省120所省級示範高中排行 中我校雄居第四。優良的辦學業績讓學生成才,家長放心,社會滿意。
運動場運動場

教學成果

學校藝體特色鮮明,享譽巴蜀。在近百年的辦學過程中,體育這面旗幟一直飄揚在普明中學的上空,是全省僅有的4所的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之一,學校把辦學理念融入體育特長生管理、體育課堂教學,強化協作功能促進全面發展,著力弘揚體育精 神,協調身心發展。學校田徑隊多次代表四川省參加全國中學生田徑比賽,均獲優異成績;連年代表綿陽市參加四川省中學生田徑比賽,均獲得團體總分第一。近幾年向 省專業隊輸送了曹文等一大批優秀運動員,其中莫琴琴、楊紅、敬明被評為2008年奧運之星,為高水平試點大學輸送了趙曉明等一大批優秀運動員。其中莫琴 琴、楊紅、敬明被評為2008年奧運之星;為高水平試點大學輸送了趙曉明等一大批優秀運動員。體育特長生高考上線率連年100%,多次榮獲綿陽市教育局綜合考評一等獎。作為川西北唯一的空軍飛行員早期培養基地和成都軍區國防生源基地,空軍飛行員基地班學員和國防生高考上線率連年100%,多次受到空軍基地通令嘉獎。學校藝術表演隊稱譽綿州,多次榮獲國家、省、市比賽一等獎,藝術高考上線率100%,段琳、吳小薇等分別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北京舞蹈學院,多次 榮獲市教育局藝術高考綜合評價一等獎。成績已成過去,希望更在未來,綿陽教育的奇葩——普明中學是學生成才的搖籃。普明中學全校師生正以“只爭朝夕、永爭更好”的精神,努力實現新的跨越式發展,躍馬揚鞭馳騁巴蜀教壇,奮勇拼搏打造中華名校。
憩園旁的教學樓憩園旁的教學樓

歷任校長

裴成章(A.A.Phillips)
校長(華英國小)
1912——1916
萬育生(F.Jwatt)
校長(華英中學
1916——1923
朱孔陽(E.A.Cook)
校長(華英中學)
1923——1928
吳介誠
校長(育德中學
1928——1934
李明良
校長(育德中學
1934——1939
宋耀漢
校長(育德中學)
1939——1953
易鐵夫
代理校長(育德中學
1948——1949
方維禎
校長(高農校)
1944年—1949年
賴玉成
校長(高農校)
1950-1953年
趙天縱
副校長(二中)
1953年—1956年7月
蔣安中
副校長(三中)
1954年秋—1959年7月
陳淑君
副校長(二中)
1956年月—1959年
杜吉瑞
校長(三中、二中、普中)
1956年9月—1973年
沈清祥
副校長(普中)
1960年2月—8月
熊光華
黨支部書記(普中)
1960年—1961年
周隆秀
副校長(三中)
1959年—1960年
趙永鎰
副校長、革委會副主任
1957年—1974年
唐永貴
革委會主任
1968年11月—1974年
廖先貴
革委會第一主任
1972年7月—1974年
凌世文
革委副主任
1973年1月—1973年7月
魯烈光
革委副主任
1973年6月—1976年
侯盛模
副校長
1978年9月—1984年5月
蔣加武
副校長黨支部書記
1979年3月—1985年8月
邱興元
副校長、校長
1984年6月—1989年4月
邱明君
副校長
1985年8月—1986年9月
副校長
1986年春-1987年9月
何代余
副校長
1987年—1990年7月
賴遠明
副校長
1990年8月—1991年7月
賈從宜
校長
1991年8月—1993年1月
鞏崇義
副書記、書記
1992年—1997年
席元勛
校長、副書記
1993年1月—1997年3月
黃邦榮
副校長、校長、副書記
1997年4月—2002年8月
校長
2000年—2001年7月
校長
2001年—2011年9月
校長
2011年9月至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