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普奪魯自然村
- 電話區號:0887
- 郵政區碼:674400
- 面積:8.37平方公里
- 人口:197人
- 氣候條件:溫帶氣候
- 車牌代碼:雲R
- 海拔:2,496.00米
- 年平均氣溫:12.30 ℃
- 身份證前六位:533400
基礎設施,自然資源,基礎設施,發展重點,人口衛生,文化教育,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 五通,無路燈。全村有28戶通自來水,有4戶飲用井水,有4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2.5 %)。有32戶通電,有27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7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84.4 %和84.4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0戶(分別占總數的 68.8 %和 31.3 %)。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 土 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8.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8.00公里。全村沒有汽車,拖拉機 2輛,機車2輛。 全村沒建有沼氣池農戶;沒有太陽能;建有小水窖60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9.00畝,有效灌溉率為 77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9.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9 畝。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 土木沒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沒有農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沒有農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1..硬化村莊道路2條長300米,解決交通運輸困難問題;2.農業基礎設施薄弱:需修建小水窯40個用以旱地農作物灌溉用水.3.衛生條件差:農民看病困難.4.解決人畜飲水困難問題。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發展核桃、烤菸特色產業,種植種植面積30畝;發展養殖業,戶均出欄豬5頭,牛1頭, 羊5隻;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2人.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8年的1991元增加到2650元.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59.00畝(其中:田0.00畝,地359.00畝),人均耕地1.82畝,主要種植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7,82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0畝,主要種植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763.00畝,其中養殖面積0.00畝;草地2,130.00畝;荒山荒地0.00畝,其他面積1,480.00畝。有資源。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全村有0戶通自來水,有17戶飲用井水,有49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 100%)。有42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 85.71%、0 %和 16.33%);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戶(分別占總數的 16.33%和 4.08%)。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不通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7.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7.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0輛,拖拉機 0輛,機車0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0戶;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0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7.00畝,有效灌溉率為 10.31%,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3.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7 畝。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 土木和其它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23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交通不便,基礎設施薄弱,生產生活條件惡劣,資金短缺。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多渠道籌措資金,完善五通建設,特別是交通和飲水困難問題.特色產業 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10年種植業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8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6%。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草果、茶葉種植,計畫大力發展生豬養殖。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039戶,共鄉村人口4477人,其中男2359人,女性2118人。其中農業人口4477人,勞動力2966人。該村以是彝族為主、哈泥族、瑤族、漢族混居,其中彝族1716人,哈泥族1539人,瑤族773人,漢族214人。至2009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247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580 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村衛生所面積為8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9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0個。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3700平方米,擁有教師23人距離鎮中學9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07人,其中小學生282人,中學生125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 個、圖書室 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6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