晡

晡(讀音bū),形聲字,“日”為形旁、“甫”為聲旁。本意指申時,即下午3時至5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晡
  • 外文名:late afternoon
  • 拼音:bū
  • 部首:日
  • 注音:ㄅㄨ
  • 五筆:JGEY
  • 倉頡:AIJB
  • 鄭碼:KFB
  • 統一碼:6661
  • 四角碼:63027
  • 字級:二級
基本解釋,基本字義,宋本廣韻,方言集匯,詳細解釋,古籍解釋,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būㄅㄨˉ
申時,即午後三點至五點。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聲調
平水韻
等呼
韻攝
韻部
國際音標
羅馬字

博孤


平聲

開口一等


pu
po/pu

方言集匯

粵語:bou1
客家話:[沙頭角腔] bu1 [梅州腔] bu1 [台灣四縣腔] bu1 [客英字典] bu1 [海陸豐腔] bu1 [客語拼音字彙] bu1 [寶安腔] bu1 [東莞腔] bu1

詳細解釋

(1)(形聲。從日,甫聲。本義:申時(等於現在下午三時至五時))
(2)申時,即午後三時至五時
晡時,門壞。元濟於城上請罪,進城梯而下之。――《資治通鑑·唐紀
賀發,晡時至定陶。――漢·班固漢書
(3)傍晚[evening]。如:晡(晚餐)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奔模切,音逋。《玉篇》申時也。《前漢·五行志》日中時食從東北,過半,晡時復。《淮南子·天文訓》日至於悲谷,是謂晡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