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度天山有懷京邑

《晚度天山有懷京邑》是初唐詩人駱賓王創作的五言排律。這首詩是詩人從軍西域時所作。詩中想像奇麗,用典巧妙,表達了詩人遠戍塞外,對久別的京都的深切懷念之情。其實詩人從軍邊塞為的是進入仕途,最終能在朝廷上一展抱負,叱吒風雲,而不是無所作為,老死邊鄙。可是歸期渺茫,詩人不由心焦如焚。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晚度天山有懷京邑
  • 創作年代:唐
  •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駱賓王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晚度天山有懷京邑
忽上天山路,依然想物華。
雲疑上苑葉,雪似御溝花。
行嘆戎麾遠,坐憐衣帶賒。
交河浮絕塞,弱水浸流沙。
旅思徒漂梗,歸期未及瓜。
寧知心斷絕,夜夜泣胡笳。

作品注釋

⑴天山:山名,唐時稱伊州、西州以北一帶山脈為天山。京邑:京城。
⑵物華:自然景色。
⑶上苑:上林苑,漢代宮苑名,此處指唐皇宮。御溝:指長安護城河。
⑷戎麾:軍旗,常借指軍營、軍隊。賒:這裡是寬鬆之意。
⑸漂梗:即泛梗,指生活動盪不定。典出《戰國策·趙策》。瓜:指瓜時,即瓜熟之時。典出《左傳·莊公八年》,後代稱任職期滿,等待移交之時為瓜時。
⑹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管樂器。

作品鑑賞

首聯“忽上天山路,依然想物華”意為:忽然登上了天山,向南遠眺,心緒愁悶,不由想起京城中那美麗的自然景色。“忽”字形象、生動,由於天山高峻,往上攀爬時感到遙如登天,到達山頂時,眼前景色一下子開闊起來,有豁然開朗之感。可惜瞬間的驚異、喜悅之餘,詩人又陷入了對京城的思念。開宗明義,直指題目。
次聯“雲疑上苑葉,雪似御溝花”意為:天山上雲層舒展,讓人疑心是上林苑中濃密的樹葉,那飄揚的雪花恰似長安護城河中隨波蕩漾的落花。此二句緊扣“想物華”三字,馳騁想像,筆墨跌宕。
三聯“行嘆戎麾遠,坐憐衣帶賒”意為:行軍途中常常慨嘆軍營離京城十分遙遠,因為嘆息、憂慮,我的衣帶都變得鬆弛不少。行軍辛苦,憂思邊人,以致形容枯槁。
四聯“交河浮絕塞,弱水浸流沙”意為:交河水流向遠處,消失在荒僻的塞外,弱水裡浸著流動的細沙。如此悲壯、淒涼的絕域景象與詩人記憶中京城的車水馬龍、花團錦簇之景差別巨大,難怪詩人又“嘆”又“憐”,以致“衣帶賒”了。
五聯“旅思徒漂梗,歸期未及瓜”意為:旅途之中像木偶人一樣漂泊不定,遙想離任滿交接回歸的日子還長著呢。這是詩人對從戎在外,生活起伏,不知何時可以結束的憂傷、惆悵,用典巧妙,讓人覺得漂泊之人的淒涼境遇古今都是一樣的。
末聯“寧知心斷絕,夜夜泣胡笳”意為:這種生活令人心思斷絕,每當夜裡聽到那悲涼的胡笳之音,禁不住潸然淚下。詩人在歷數自己一路轉徙的生活之後,悲哀、傷感之情終於不可抑制,隨著淚水噴涌而出。那般痛徹心扉的悲愴之情隨著胡笳之音縈繞在讀者心頭,餘韻悠遠。
詩人對懷想中的京城的描寫僅是浮光掠影似的凌空一筆,而且還是由眼前冷漠、淒寒之景聯想而生,其他的筆墨都重重塗抹在對絕域之地的迷茫、蒼涼之景的描繪上。這凌空一筆恰如黑暗中的一道閃電,令人更加感到黑暗的恐怖,但正是這一閃給人無窮的希望和勇氣,也正是這一點光亮激勵著詩人繼續努力向前,立功異域,榮歸故里。

作者簡介

駱賓王(640?—684?),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市)人。唐高宗時,任長安主簿,後官至侍御史,因多次上奏章議論朝政,獲罪入獄。釋放後,貶為臨海縣丞。徐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駱賓王參與其事,寫了《代徐敬業傳檄天下文》。徐敬業兵敗,駱賓王下落不明。駱賓王的作品雖多抒寫個人失意愁怨之情,但不刻意雕琢,對扭轉初唐浮華詩風,有一定貢獻。“初唐四傑”之一,有《駱臨海集》十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