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陳雲

晚年陳雲

《晚年陳雲》是2015年現代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明偉。本書還原陳雲曾經輝煌的人生歲月,講解改革開放進程中你所未知的高層決策內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晚年陳雲
  • 作者:楊明偉
  • 出版時間:2015年01月
  • 出版社現代出版社
  • 頁數:290 頁
  • ISBN:978-7-5143-3244-5
  • 定價:38 元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在改革開放初期,已步入晚年的陳雲,卻迎來了激流勇進、中流砥柱的人生,在中國政治經濟舞台上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政治上,陳雲重新進入中央決策層,力主實事求是、撥亂反正;經濟上,陳雲重新執掌中央財經大權,苦心探索一條建設新路。為搞好執政黨,他主持中紀委,大聲疾呼:“黨風問題是有關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為改革經濟體制,他明確社會主義有兩種經濟,並率先提倡引入市場經濟。為實現交班,他倡導“成千上萬地提拔中青年幹部”。

作者簡介

楊明偉,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研究員。全國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毛澤東思想生平研究會常務理事,周恩來思想生平研究會常務理事,鄧小平思想生平研究會常務理事。長期從事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的思想生平研究工作。

圖書目錄

卷一:1978年,在這箇中國歷史的轉折年代,73歲、已是耄耋之年的陳雲,重新進入中央決策層,開始了繼續發揮老一輩革命家重要作用的晚年歲月
1.1978年開年以後,陳雲不斷地向當時的中央領導人提出,要加緊為那些在“文革”中受到迫害的老幹部平反,進一步撥亂反正
2.國家急於要上120個大型項目,陳雲有不同的想法。他首先在黨內給人們“打預防針”;國務院召開務虛會議,陳雲建議:“最好用幾天時間,專門聽聽反面意見。”
3.中央召開工作會議,鄧小平提議:要解決工作重點轉移的問題。陳雲先提出,中央應該考慮解決“文革”遺留的一些重大問題;然後他才談下一步的經濟工作
4.鄧小平闡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主題,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定調。 三中全會公報多次提到陳雲重新進入中央決策層的職務變化,他在會上謙虛地表了個態
卷二:改革開放初期,熟諳經濟工作的領導人陳雲重新執掌中央財經大權,如何將中國經濟建設這艘乘風破浪的航船引入健康發展航線?陳雲煞費苦心
1.計畫指標和投資能力、建設規模和綜合國力出現尖銳矛盾,中國的國民經濟將偏離正常發展軌道。 陳雲斷然表態:寧可降低指標,寧可減建項目,否則計畫不要下達
2.下決心調整國民經濟,已是刻不容緩。陳雲、李先念主動上書中央:成立國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統攬財經決策,並用兩三年時間進行調整。鄧小平極力支持陳雲掛帥
3.陳雲走馬上任,主持財經委第一次會議。他提出:大家要協力同心。還要找幾個年輕人來當“後排議員”,參與決定大政方針。會後,調整工作的八字方針正式出台
4.按陳雲的意見,這次調整,該下馬的要堅決地下;該上馬的,要“快馬加鞭”。對寶鋼這個最大的項目,陳雲親臨現場調研,主張:“要搞到底,只能搞好,不能搞壞。”
5.調研歸來,陳雲頂住巨大壓力正式做出寶鋼要“乾到底”的決策。他親自點將:“要立軍令狀,完不成任務要‘斬馬謖’”並穩定軍心:“外界輿論,我來做工作。”
6.寶鋼的事搞定後,陳雲累倒了。下一步怎么做?他對各省負責人拱拱手:“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對中央建議:“成立書記處,調兩個比較接觸實際工作的同志上來。”
卷三:改革開放後,重新組建中紀委,陳雲連續擔任兩屆九年的中紀委第一書記,對新時期黨風廉政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中紀委也從此打開了局面
1.紀檢機構原來就存在過,前有朱德、董必武分別打下的基礎,後有改革開放新的複雜局面。 陳雲這屆中紀委提出:基本任務,就是要維護黨規黨法,整頓黨風。要講“六不怕”
2.中紀委當前做什麼,長遠怎么做?陳雲一併謀劃。他主持制定了《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並著重提出:“執政黨的黨風問題是有關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
3.根據陳雲提出的“有錯必糾”的方針,中紀委進一步推進大量遺留案件的審理工作。 劉少奇案要首先查清,給予平反;潘漢年案,陳雲在患了重症進手術室前仍放心不下
4.第一屆中紀委的工作,得到全黨認可。陳雲再次當選為第二屆中紀委第一書記。 他對紀檢幹部說:“不應當在原則問題上‘和稀泥’。”以身作則的陳雲,目光緊盯經濟領域
5.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陳雲提出,兩個文明更要一起抓。有一份材料引起他的警惕:有些地方搞起了“八菜一湯,獨霸一方”和“美人計”。陳雲強調:“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的問題。”
6.為搞好黨風和社會風氣,陳雲主張:要嚴格制止黨政領導幹部及其親屬經商辦企業。 他直接過問了涉及領導機關和幹部的“海南島汽車案”、“晉江假藥案”和“中科院購買高級小轎車案”
7.面對黨風和社會風氣的狀況,鄧小平和陳雲都神情嚴肅:對那些罪大惡極和影響極壞的,決不能手軟,要依法殺一些,“殺一儆百”。十三大前,陳雲談到了自己的去留
卷四: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為探索一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路子,陳雲和鄧小平等人主張:在總結經驗中開拓,“摸著石頭過河”
1.1980年3月,在醫院住了5個多月後剛出院的陳雲,又在深入思考國家長期規劃。 他提出:長期規劃必須包括人口問題,否則事情不好辦;要明確規定“只準生一個”,準備人家罵斷子絕孫
2.黨和國家一些具體領導體制妨礙社會主義優越性發揮,陳雲和鄧小平等人力主改革。 “五老”做出了表率,主動讓賢,不再兼任副總理。陳雲提出:我們選幹部,要注意德才兼備
3.陳雲提示:改革突破口要從農村、農業和8億農民著手。鄧小平請陳雲對國家的經濟政策做一篇綱領性的發言。 面對潛在危機,陳雲拿出一個辦法並提出十條意見,一語驚四座
4.隨著經濟建設走入正軌,陳雲有關經濟工作的一系列語言被作為指導性用語高頻率地引用。 這個時候,做出歷史決議,以便以後“一心一意搞建設”的時機也已成熟
5.對經濟體制進行改革,打破了“大鍋飯”、“鐵飯碗”,陳雲高度讚賞。下一步怎么改?陳雲主張:步子要穩,一要吃飯,二要建設。要走出一條中國式發展的新路子
卷五:改革計畫經濟體制的弊端,破除舊的經濟體制框架,陳雲在探索中率先提出:計畫經濟和市場經濟是社會主義的兩種經濟
1.一篇寫於1979年3月的關於計畫經濟與市場經濟的提綱,要等到3年多以後才發表,只因它包含了對舊的思想模式的幾大突破,提出了經濟體制改革的思路
2.作為改革的“實事求是派”,陳雲始終堅持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經濟體制改革並不是不要國家計畫,國家干預是必要的。人們逐漸接受“以計畫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提法
3.進入1982年的中國,許多人思想上的疑惑和行動上的偏差,已經嚴重影響了“全國一盤棋”。 大年初一,陳雲疾呼:資本主義企業裡頭相當有計畫,而我們更要有戰略家
4.中共十二大前後,陳雲從戰略角度提出:搞活經濟必須處理好計畫與市場的關係,這就好比鳥與籠子的關係,“籠子”不一定限於省、地區、國內,甚至可以跨國跨洲
5.經濟特區試辦之初,陳雲批示:特區要辦好,第一位的任務是認真總結經驗。 他交代:特區必須針對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拿出新辦法;它的拳頭不是產品,而是管理辦法
6.陳雲同意對中國經濟體制的4條新概括,並指導寫成了《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 《決定》試圖在理論上突破馬克思主義傳統觀念,鄧小平評價它是新的政治經濟學
卷六:步入人生的第80個年頭,仍擔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陳雲,積極支持年輕的中央領導人的工作,他手書:“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
1.自1979年那次重症手術後,陳雲身體的這輛“木炭汽車”,一步一搖地完成著“兩年計畫”。 他不斷大聲呼籲:“交班”的問題刻不容緩;要成千上萬地提拔培養中青年幹部
2.時年80,陳云為年輕領導人手書李商隱的詩,並補寫“後來居上第三梯隊”,表達心境。 他自己則奉行:“少做就是多做,多做就是少做。”
3.有“無工不富”的聲音逐漸大過“無農不穩”的聲音,陳雲提醒:“‘無糧則亂’,這件事不能小看。”他還主張:“七五”期間不要再搞高指標,“欲速則不達”
4.80歲的陳雲得到喜訊:他當年拍板繼續上馬的寶鋼建設工程投產試運行成功!在北京早已坐不住了,他決定親自到寶鋼現場去看看。他關注的事情,張弛結合、冷熱適中
卷七:中共十三大前後,陳雲與鄧小平、李先念商議:徹底退出中央領導崗位。 “全退”的願望沒有實現,他們只好採取“半退”形式
1.1986年的秋天,幾位共同戰鬥了幾十年的老戰友相繼去世,讓陳雲等人承受著極大的心理打擊,他約鄧小平、李先念到家裡做了一次長談。之後,陳雲在公眾面前“消失”
2.陳雲在公眾面前“消失”,外界開始對他的健康狀況和鄧小平的去留紛紛猜測:“半身不遂”、“重病在身”、“十三大時退職”……陳雲出來“植樹闢謠”
3.十三大即將召開,陳雲提議:中央領導層都來學習哲學,腦袋會更加靈光。 他自己出錢給他們買了一些哲學讀物,並叮囑大家學習
4.黨內不同意陳雲和鄧小平、李先念三人關於“十三大時一起退下來”的請求,三位老人只好“半退”。十三大報告,凝聚了全黨的智慧和陳雲等人的心血
5.十三大社論引用了陳雲常常書寫的幾句古詩,讚頌鄧小平、陳雲等老一輩革命家在“交班”方面的表率作用。 對新領導人上任後來訪,陳雲透露:“我都讓他們學哲學。”
卷八:繼鄧小平之後,陳雲擔任第二屆中顧委主任,五年中,作為中顧委的領頭人,他很少出頭露面,卻順利地完成了中顧委的歷史使命
1.陳雲退居二線,成為中顧委主任的最佳人選。除管好中顧委的大政方針和在發展戰略上為中央當好參謀外,中顧委的日常工作,他放手讓薄一波和宋任窮去主持
2.有人批評“摸著石頭過河”的理論,陳雲不以為然;但對經濟體制改革中價格、工資等改革能否順利闖“關”,陳雲和中顧委不無擔心。為避免社會動盪,陳雲直接找中央一線負責人,談了八點意見
3.一場政治風波悄然而至,陳雲從杭州返回北京,抱病參與處理動亂問題。他親自主持召開中顧委常委會議,毫不猶豫地提出:老同志要堅決擁護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
4.十三屆四中全會選出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鄧小平與陳雲、李先念商定:改革開放的方針不變,十三大的政治報告一個字不動。陳雲再次提倡學習哲學
5.1990年春節,陳雲最後一次在杭州度過,他給李澤民贈送了15個字:“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交換、比較、反覆。”還講解了其中的唯物辯證法
6.進入20世紀90年代,陳雲開始轉到改革開放前沿的上海休養。鄧小平發表南方談話時,陳雲正在上海,他完全贊成。有人問他對開發、開放浦東的態度,他更表示贊成
7.1992年春節後,陳雲提出:中顧委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可以在黨的十四大時撤銷。 十四大高度評價了中顧委的歷史作用,陳雲也完成了“半退”到“全退”的轉換
卷九:中共十四大以後,終於實現“全退”願望的陳雲,始終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思考問題,並始終倡導維護中央權威,走完了生命的最後三年
1.1992年秋天,中國城市出現嚴重水資源危機的訊息,再次觸動了在上海休養的陳雲。 他對這類問題的憂慮由來已久,並始終關注著老百姓的生活
2.早在20世紀80年代,北京、天津等北方城市市民的當家大白菜問題,就曾引起過陳雲的長久關注,他對上直接寫信給中央最高領導層,對下直接給北京市打電話
3.陳雲晚年,把“人民吃得如何”提到“關係國運昌盛的大事”的戰略高度;把“治理污染、保護環境”稱為“我國的一項大的國策”……對此類問題的解決,有記者稱:“老大難,‘老大’抓了就不難。”
4.“全退”下來以後,陳雲多次表示:我對中央第三代領導集體滿懷信心,我們首先要維護和加強黨中央的權威。 1994年5月25日他病重入院後,生命中最後的321天是在醫院裡度過的
後記
晚年陳雲
圖書插圖展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