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農科院小雜糧研究中心培育的一款小麥品種,適宜寧南山區乾旱、半乾旱地區蕎麥產區種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晉蕎麥2號
- 品種類別:蕎麥
- 審定編號:寧審蕎2009002
- 選育單位:山西省農科院小雜糧研究中心
- 種植區域:寧南山區
特徵特性,產量表現,栽培要點,種植區域,
特徵特性
幼苗生長旺盛,葉色深綠,葉心形,黃綠花,株高116.5—162.4cm,株型緊湊,主莖節數23.5個,主莖分枝9.5個,株粒重8.9g,籽粒長形,籽粒淺棕色,千粒重19.6g。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水分10.75%,粗蛋白13.44%,粗脂肪2.75%,粗澱粉63.07%,總黃酮2.485%。苦蕎(韃靼蕎麥),生育期89-103天,中熟品種。抗旱,抗倒伏,耐瘠薄,田間生長勢強,生長整齊,結實集中,落粒性中等,適宜性廣。
產量表現
2006年寧南山區蕎麥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07.69kg,較對照九江苦蕎增產5.79%;2007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37.55kg,較對照九江苦蕎增產9.46%;2008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3104.7kg,較對照九江苦蕎增產6.08%;三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564.7kg,較對照九江苦蕎增產10.84%。
栽培要點
(1)選地:選擇地勢平坦的川旱地或山旱地種植,以豆茬、馬鈴薯和小麥茬為宜。
(2)整地:秋耕要深,春耕要淺。沒有秋施肥的應結合春耕施入農家肥1000kg/畝,尿素5kg/畝,過磷酸鈣15kg/畝。耕後及時耙耱平地,做到地平、土碎、上虛下實、無根茬、畦埂直。
(3)播種:正茬播種以6月中、下旬為宜。條播,行距30cm,播種深度3cm,播種量2-3kg/畝,畝留苗4-5萬株。
(4)田間管理:播後遇雨及時破除板結,保證全苗。第1片真葉出現後進行第1次中耕,封壟前進行第2次中耕。
(5)病蟲害防治:褐斑病可噴灑1:200波爾多液或500-600倍65%可濕性代森鋅溶液。粘蟲和草地暝可採用2.5%的溴氰菊酯4000倍液噴霧。
(6)收穫:一般大田有2/3籽粒成熟時,及時收穫。
種植區域
適宜寧南山區乾旱、半乾旱地區蕎麥產區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