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深滬褒歌是晉江漁區特有的一種閩南民間小曲,它產生於漁民們的勞動生產之中,具有“海”的特色、“漁區”特色。由於深滬一面依山,三面臨海,山明水秀,風光旖旎,素有“峙海金獅”的稱譽,是個典型的漁區和商貿港口,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大多以出海打漁為生。深滬褒歌在清代就十分盛行,當時由於海上貿易的中斷,深滬港由原來的商漁港轉為單純的漁港,漁民們在海上自娛自樂,隨口編唱,相邀褒歌。在出航或歸航的水程上,為驅散航程的寂寞和孤單,同航而相鄰的船隻便會互邀褒歌,以此來營造一些輕鬆氣氛,消除勞累。有時,上岸以後,意猶未盡,還會站在各自的“網間”(漁民存放漁具的工具間)前,繼續對褒起來。這些歌曲在流入社會傳唱時,又得到了更多的加工和提煉,集中了更多人的智慧,成為船頭褒歌的優秀作品,久唱不厭而流傳至今。
基本特徵
文化特徵
現代收集到的褒歌是原深滬鎮文化站站長蘇宗和自1978年以來,陸續從陳蘭傳(已去世)、吳錫文(已去世)、陳漢清、莊國梁、陳國趨等老人口中記錄下來的,其中很多的歌詞、曲調與台灣的閩南語歌曲(行船歌)有相同之處,體現了兩岸地緣近、血緣親、文緣廣的特點。
褒歌產生於漁民的生產勞動之中,唱詞大多採取比興、借喻等修辭手法,於樸實中蘊含深刻的哲理,具有鮮明的行業特色和地域性、通俗性。
主要類別
深滬褒歌是漁民們在生產勞動中以大自然和人的情感為內容創造的民間小調,主要包括勞動歌(如出船號子、拉網捕漁號子)、生活歌(如漁民生活苦歌、遊戲歌)、情歌(如戀歌、別歌)和“相褻歌”(即漁民們互相說笑逗趣的歌,內容較粗俗,卻也率真直白)。
演唱特徵
褒歌的歌詞大多是七言四句,或是五言四句式,一二四句押韻。有由上下句構成對應式的、一板二眼的《褒歌調》,也有起承轉合式的、一板一眼的《十二生肖調》。大多是一人領唱,眾人和唱的形式,所以,人們在傳唱的時候常有不同程度的即興發揮。此外,還有一種俗稱“開嘴管”的曲調,它的旋律接近自然形態,音高、音調、節奏等,都與歌詞語言聲調一致,即使出現一些滑腔裝飾,也都語言化了,類似於小曲中的吟唱調。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深滬褒歌作為獨具特色的漁區音樂,是舊時閩南民間生存、生活、生產狀態和人文思想的真實寫照;深滬褒歌通俗易懂、易唱、易傳,曲調質樸率真,句式優美、節奏明快、音律自然,具有藝術性,是閩南文化的一筆寶貴財富和重要的研究資料,頗具歷史、文化研究價值。
深滬褒歌源於民間,為漁民所熱愛,其中有的歌詞、曲調與台灣的閩南語歌曲有共通之處,對海峽兩岸文化認同有重要作用。
傳承狀況
由於歷史上的海禁及現代通訊在漁船上的運用等原因,深滬褒歌已停唱了很長時間,現代漁民出海都不興唱褒歌了,只有幾個老人還會哼上幾首,加上褒歌歌詞屬即興創作,有文字記載的不多,面臨消亡危險。
傳承人物
蘇宗和,男,漢族,1939年6月出生,泉州晉江人,福建省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代承人,傳承項目“晉江深滬褒歌”。1962年從事晉江深滬鎮(公社)文化站工作,1991年被授予福建省先化站長榮譽稱號。長期從事民族民間音樂演奏及研究工作,對深滬褒歌的搜整理、研究及傳承工作情有獨鐘,先後從陳蘭傳、侯天賜、翁信旭、蔡金星等老藝人口中搶救性記錄了一些褒歌,並傳給蘇軍勇。在作詞、作曲方面有一定的造詣,並不遺餘力地致力於深滬褒歌的傳承及傳唱,於1965—1980年間,先後與陳挺、陳啟初、吳式文、李燦煌等人合作,運用褒歌的形式進行整理創作,將其搬上舞台,在泉州、晉江各地參加演出。2008年元月,參加第十四屆全國群星獎大賽福建選拔賽榮獲音樂作品類金獎。
王秋帆,泉州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代承人,傳承項目“晉江深滬褒歌”。
保護措施
2007年8月28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福建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名單的同時公布泉州市深滬鎮文體服務中心為“晉江深滬褒歌”項目保護單位。
2019年晉2月17日,深滬褒歌文化傳承研究基地揭牌成立。基地由泉州市閩南民間歌舞傳承中心與晉江市深滬鎮音樂協會聯合共建,致力為“非遺”傳承、藝術創作培養新生力量。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21年,《深滬褒歌》獲得第四屆福建省曲藝丹桂獎大賽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