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寧縣林業志(公元1346~1988)》是晉寧縣林業局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晉寧縣林業志(公元1346~1988)
- 作者:晉寧縣林業局
- 類別:地方志
- 編纂人員:李增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晉寧縣林業志》,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以反映本縣林業發展的歷史和現狀,存史、資政為目的,用新觀點、資料、方法編纂。 二、本志採用編年體與本末敘事體相結合的體例,橫排門類、縱寫事實、正文分章、節、目層次排列。
作品目錄
封面
晉寧縣林業志
《晉寧縣林業志》編纂領導小組
《晉寧縣林業志》編纂組
題詞
圖片
晉寧縣《林業志》驗收會議。
縣林業局原任局長
縣林業局原任領導
1991年5月,國家林業部中南規劃設計院到晉寧縣檢查驗收植樹造林工作
左圖為植於盤龍山藥師殿內的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樹種——元植雲南山茶“松子鱗”,樹高12米,胸徑54厘米,樹齡650餘年。
盤龍寺明植銀桂,每年花開兩次,樹齡250餘年。
右圖為植於盤龍寺大雄殿前的明梅『粉妝檯閣』又名『懷中抱子』樹高8米,胸徑96厘米,樹齡五百三十餘年。
盤龍寺國家三級重點保護樹種——楠木樹
植於夕陽大綠溪村旁,縣內最大的黃蓮木樹,樹齡200餘年。
第一苗圃一類商品材——香樟樹
“枝發連理,花開並蒂”象徵人間愛情永恆。因為兩株連理樹(當地人稱“夫妻樹”)。上圖長在晉城鎮雨孜霧,下圖長在雙河鄉核桃園村。
綠化造林宣傳牌
縣級機關義務植樹區標誌牌
縣級機關義務植樹區一角
縣林業局現任領導
縣林業縣現任科所以上領導
縣林業局部份幹部職工合影
1991年12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在晉寧縣召開全市縣(區)林業局長擴大會,圖為大會會場。
1992年7月,縣屬鄉(鎮)林業站長會議合影。
麻大山林場林區之一
麻大山林場林區一瞥
速生優質樹軟葉杉
核桃園林區一角
第一苗圃內的藏柏樹苗
麻大山林場華山松百日苗基地
扶育速生優質樹軟葉杉苗
扶育速生優質樹軟葉杉
對鐵核桃改造後作品種鑑定
省林業廳授予先進集體匾
市林業局授予林業科技先進集體匾
縣委、縣政府授予文明單位匾
縣林業局辦公樓一角
縣林業局木材供銷公司辦公樓一角
1997年,縣級機關在余家海村營造香港回歸紀念林。
1998年,市級機關在柴河水庫義務植樹。
帶狀造林成果
退耕還林成果
農田林網防護林
新建板粟基地
森林防火宣傳牌
封山育林告示碑
麻大山森林防火瞭望台
森林防火交通、通訊、撲火器具。
麻大山國營林場
寶峰木材檢查站
夕陽鄉林業站
晉寧縣行政區劃圖
晉寧縣森林分布圖
序言
凡例
目錄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章 森林資源
第一節 森林環境
第二節 森林分布
第三節 林地面積和蓄積量
第四節 樹種資源
第五節 林副產品資源
第六節 森林動物資源
第二章 造林綠化
第一節 種子苗圃
第二節 人工造林
第三節 飛播造林
第四節 四旁植樹
第五節 經濟林木種植
第三章 森林保護
第一節 制度和法規
第二節 森林防火
第三節 病蟲害防治
第四節 森林凍害
第五節 制止亂砍濫伐
第六節 森林案件查處
第四章 森林經營
第一節 木材生產經營
第二節 柴炭木竹經營
第三節 木材價格
第五章 林政管理
第一節 山林權屬
第二節 林政管理
第三節 糾紛調處
第六章 林業資金
第一節 資金徵集
第二節 投資
第三節 其他林業投資
第四節 基本設施
第七章 林業科技
第一節 科技培訓
第二節 技術推廣
第三節 森林調查
第四節 母樹保護及營造展示林
第八章 機構建制
第—節 機構及職能
第二節 黨群組織
第三節 綠化護林機構
第四節 縣直單位
第五節 鄉鎮林業站
第六節 職工隊伍
人物
傳略
李紹彭
簡介
崔向新
朱連榮
施勇
朱從堯
趙茂林
丁忠雲
楊桂英
李茂全
李加應
羅存
段存生
李喬貴
龔鴻昌
陳有堂
表錄
附錄
一、文存
二、雜錄
三、評審驗收意見
《晉寧縣林業志》評審驗收小組
編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