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唐時期南海求法高僧群體研究》是2008年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何方耀編寫。
基本介紹
- 作者:何方耀
- 出版時間:2008年3月
-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 頁數:244 頁
- ISBN:9787801239631
- 定價:35 元
- 裝幀:平裝
內容介紹
《晉唐時期南海求法高僧群體研究》所做的是一項晉唐海路佛教僧人傳教活動的專題研究,通過解讀、分析相關傳世文獻資料和少量其他資料,對晉唐時期往來於南海道的中、西佛教僧人及其宗教傳播活動進行群體研究。書稿主體由六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從巨觀的角度對晉唐五百年間往來於南海道的中、西僧人進行群體結構分析和前後變化情況研究。比較中、西兩個僧人群體傳教活動之不同
特點;分析來華西僧之國屬構成及其特點;研究中國赴印求法僧留歸存亡情況;分析中國求法僧之籍貫情況以及中土以外的求法僧人情況。
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南海道僧人與商人之間的相互關係。通過對相關文獻的解讀,認為南海商人中存在一個佛教信眾群體,其中既有一般的商販,亦有海舶船主,這一白衣群體是僧人傳教活動的主要資助者。同時,僧人也用自己特殊的知識技能為商人解決航海途中遇到的一些困難和問題,南海僧、商之間存
在一種相互依存的互動關係。
第三部分,考察中國赴印求法僧梵語文學習活動背後的文化心理,即晉唐中國佛門的“邊地意識”,作者認為:晉唐中國佛僧以印度為中心,以中國為邊地的思想,是與中國古代士大夫完全相反的一種文化心理,是推動他們西行求法並掀起梵語文學習熱潮的內在動力之一。
第四部分,探討由中國求法僧發起的梵語學習活動對中國文化及中國社會所產生的影響。
第五部分,具體分析求法僧赴印途中攜帶漢本佛典的原因、作用及其文化
意義。
第六部分,從經典傳譯的角度對整個海路佛僧的傳教活動做一總體評述。作者認為:海路僧人之經典翻譯情況看似雜亂無序,其實它曲折地反映了印度,佛教三藏的大致發展、演化軌跡;海路中、西兩個僧人群體雖共同致力於佛典翻譯,但相比較而言,中國求法僧之翻譯活動更具目的性和針對性;從整體來看,海路僧人在佛典律藏和密教典籍的引進和翻譯方面有其特殊的貢獻和作用。
佛教人華是古代中、印文化交流的主體,海路僧人的活動則是佛教傳播的一個重要方面,有關南海道佛僧群體的活動,前人已做了較多研究,本篇書稿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就前賢言之未及,或言之末詳之處做了若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