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時間,快與慢》
- 作者:馬克·為特曼
- 原版名稱:Gefühlte Zeit
- 譯者:陳惠雯、任揚
- ISBN:978-7-5142-1514-4
- 類別:心理研究
- 頁數:228
- 定價:36.8
- 出版社:文化發展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1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作者簡介,編輯推薦,內容簡介,序言,
作者簡介
編輯推薦
“感覺網路是個黑洞。網速越快,時間越慢,我只是拿起手機玩了一小會兒,再抬起頭,地球已經過了兩個小時了。”
“不覺得很神奇嗎?當躺在床上的時候,你看了看時間是早晨7點,你閉上眼睛睡了5分鐘,睜開眼再看,時間突然就變成了8點45。”
“如果你認為1分鐘過得很快,那你一定沒有做過平板支撐。”
上面的這幾種情況,你是不是經常遇到?
在生活中,有時候明明已經過去了一小時,卻覺得還不到一小時,這便是低估了時距——主觀估計的時間流逝變慢了,然後發現“時間流逝變快了”。
影響這種主觀判斷的因素究竟是什麼?
我們可以控制這種主觀判斷嗎?
控制這種主觀判斷,對於生命的延長有無意義?
一切的答案,都在這本書中。
內容簡介
人類有著廣泛的時間觀念,對於時間快慢不同感知的案例隨時隨地在我們生活中出現。例如孩子們就很討厭等待。(他們總會問:“我們還要多久?”)
時間消磨時,無聊總會被我們掛在嘴邊。隨著年齡的增長,時間似乎在加快,時光一刻不停轉。那么,我們所理解的時間是從哪兒來的?
在這本書中,維特曼教授憑藉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最新見解,探討了主觀時間之謎,解釋了我們感知的時間,包括每時每刻的時間與整個人生。同時維特曼教授還分析了時間為什麼會加速、我們的成長與時間的關係、時間和意識之間的聯繫等等。
維特曼教授還解釋了,我們如何能夠在享受當下和後期滿足中做出選擇;為什麼容易衝動的人最容易無聊,為什麼他們總是無聊;是否每個人都有一個自我的速度,一種獨特的大腦節奏,可以從慢節奏的人里挑出快節奏的人;為何持續性的感覺總是被當成”錯誤的信號”,讓我們知道準備晚餐或是等公共汽車的時間好漫長。
序言
被消失的現在與被消滅的無聊
在計時裝置出現之前,“活著”的感覺來自不斷感知變化的當下,而掌控命運走向的密碼,被封存在基因里。
基因中埋藏了呼應晝夜交替的周期節律,也設定了衰老死亡的生命周期。大部分人睏倦與清醒的時間與當地光照同步;也許是原始人分工的差異,少數人變成了天生的“百靈鳥”或“夜貓子”,他們的入睡時間會提前或者推後一至三小時。人的預期壽命也有盡數:每次細胞分裂,都會造成染色體最後一段鹼基——端粒的縮短,在新陳代謝中,DNA累計著損傷與衰老的訊息,最終通往生命凋亡。
內在節律也是其他動物的時間感來源,在清醒—入睡—清醒的周而復始中,過去被拋在腦後,未來無從想像,只有當下的外界刺激帶來的反應,成為全部的生命體驗。
當人類不甘於本能驅使,試圖掌控自然規律與命運軌跡,根據時間節點總結過去與計畫未來的需求就產生了。時間的概念源自對“精準預測”的渴望,從而使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成為唯一可以做出長期規劃的物種。
對精確感的追求造就了人類文明發展史。從觀察太陽東升西落來定義一天,到觀察物體投影的運動定義小時,直到擺鐘的出現,使時間的度量首次精確到秒。以秒計的鐘表在生活中得到普及,不過100年時間。在這之後,人類快速步入現代社會,開始過上被精確測算與分割的生活。
被消失的現在
加入時間變數後,研究事物發展變化規律變得容易,這導致了科學成果的井噴,從天體運行到生命過程,這些研究被廣泛用於指導生活;從預測下一場降雨的範圍,到估算抽菸行為會縮短多久的壽命……以時間為坐標的圖表,用各種走勢曲線,將視角延長到尚不可見的未來。
時鐘見證了整個社會生產力和效率的飛速提高,更見證了每個人適應時間的掙扎努力與頻繁失敗。
幾點起床不再取決於第一縷陽光何時出現,而是工作與學習何時開始。幾點入睡也不取決於困意來襲的時間,而是當天任務是否完成。無論是否攜帶“夜貓子”基因,在網際網路行業中,超過一半人在23點之後入睡。很多人用咖啡和褪黑素來製造清醒與睏倦感,以適應違背身體意願的時間進度。“睡眠相位後移”(入睡和清醒的時間均延後幾個小時)成為一種需要被診斷和治療的疾病,因為它無法匹配朝九晚五的工作設定。
現在,從“今日”變成“此時”,又具體為“這一秒”。當下成為時鐘上的短暫停頓,轉瞬即逝。你可以清楚定位過去事件發生的時間,也可以制訂無比細緻的未來規劃,但你無法在日程表中找到此時此刻的位置。
嚴格設定的時間計畫讓未來變得迫近可觸。人們很快意識到,“立刻”和“馬上”是不誠懇的許諾,大家更需要“1分鐘後”或者“半小時後”這樣精確的預估。一個員工曾這樣形容他習慣拖延的老闆:在公司內部,遇到一些需要討論的事情,會選用一套別致的換算標準:馬上約等於5分鐘,5分鐘約等於2小時,2小時約等於2天,2天約等於2周,2周約等於2個月。以上公式可以直接粗暴地簡寫為:馬上約等於2個月。
消滅不確定性與拖延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制定死線:鬧鐘將在5分鐘後響起,高鐵將在1小時10分鐘後發車,明天上午有在另一個城市的演講,演講大綱需要在上場前半小時給到工作人員。死線使未來某一時間點變得重要,扭曲了靠近它的時間流逝速度,也製造出一些生產效率的巔峰時刻,那不停奔跑的數字不再是客觀的時間評估工具,而是壓迫著你停不下來的助力器。
死線讓行動意義更清晰地指向未來,這意味著你手頭正在做的事不會立刻帶來回報,獎賞發生在未來的某個確定或不確定的時刻——下個月初領薪水,半年後考試,或者,不知何時才會出現的六塊腹肌。對未來的想像越清晰,就越不在意眼下的感受是否令人愉快。人們稱之為“延遲滿足”。
現今,“延遲滿足”已經成為最重要的成功學概念之一。犧牲眼下的享樂成為提升能力的必經之路。在一個充滿階層與身份焦慮的社會中,這種努力甚至被視作實現階級躍遷的唯一機會。本書作者亦認為,為實現被社會認可的目標而能忍受延遲獲得獎金的能力,是一個人進入社會中產階級的前提。
為了讓延遲時間縮短,減輕等待與忍耐帶來的不舒適,人類發明了各種時間管理方式。目前最流行的是番茄時間管理法,將時間以半小時為單位劃分,每專注工作25分鐘,可以休息5分鐘。於是,工作目標從不確定何時可以完成的任務,巧妙變成了25分鐘後的休息。期待時間被縮短了,實現目標的未來看起來觸手可及。
計數與倒計時是另外一種時間管理技術。想像你正在進行一個身體多處肌肉發力的訓練動作,例如平板支撐。隨著時間流逝,你越來越清晰地感覺到自己身體的“存在”,你感覺到酸脹、疼痛,甚至開始顫抖,每一秒都漫長無比,你快撐不下去了。這時候突然響起了倒數計時的聲音。
痛苦突然變成了期待,注意力從自己轉移到了身體之外。每個數字都像一種讚賞,堅持下來變得容易。現在,時間提醒被廣泛使用於各種運動場合,幫助那些獨自訓練的人有效地提高總運動時間。
被消滅的無聊
計時裝置不僅掌控了我們的工作節奏,也放大了無所事事的空虛,我們越來越難以接受沒有目標和沒有安排的時間。而本書作者對時間感這一課題的研究,正是從“無聊”這一體驗開始的。
無聊不是忙碌之後的放鬆休息,而是無意義和不行動,不知道要做什麼,也不知道即將發生什麼,沒有外界輸入,只有自己的想法在陪伴自己。
一個受過冥想訓練的人很容易度過這樣的時刻:他只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專注於自己飄來飄去的念頭,就可以感受專注與寧靜。但對更多人來說,這是漫長而痛苦的時刻,甚至不可忍受。
最近有一個關於“無聊”的實驗得出了令人震驚的結果:在封閉的實驗室中,為了打發僅僅6—15分鐘什麼都做不了的時刻,71%的男性被試者和26%的女性被試者會選擇電擊自己,有人甚至反覆電擊自己。對很多人來說,接受外界刺激,哪怕是令人痛苦的感覺,也比安靜獨處強得多。
與自己感覺獨處的時間通常無比漫長,與外界互動的感覺會讓時間變快。現在,消滅因無聊產生的痛苦,成為無數產業存在的理由。藉由手機、耳機、iPad、kindle,只要你願意,你可以永不切斷信號的輸入:坐在馬桶上看書、玩手機,跑步的時候聽音樂與計步提醒,甚至洗澡的時候也可以在浴室里放一些音樂。
遊戲產業在這方面做的最成功。一個精心設定的遊戲,一定會讓每次操作都給人繼續進行下去的反饋——投入與回報被精確量化,行動立即輸出結果;持續行動,帶來成就,逐步提升。在一個工作普遍需要延遲滿足的時代,這給了人最充分的即時滿足:在虛擬世界中,感受到未來掌握在自己手中。
幾百年前,哲學家帕斯卡在《思想集》里說:“人性的所有問題,都源自人類無法靜下心來思考。(All of humanity's problems stem from man's inability to sit quietly in a room alone.)”而現在,事情則變成了:所有基於人性的產品創新,都源自對人類無法靜下心來思考的洞察。或者像我一個朋友所說:“不耐煩是人類進步的第一動力。”
“眼球經濟”的要義,就是每次關注和點擊都會被換算成商業價值。所有的商家都在窮盡智慧,讓人們注意並使用自己,並因此感到時光飛逝的愉悅。這個時代不允許人在任何一種場景下無聊。如果你竟然不知道怎樣打發時間,一定是因為你還沒有試過下一個消滅無聊的產品。
時間,快與慢
個體特質的差異,生活狀態的差異,讓每個人都擁有獨特的時間視角。
如果你感到時間過得越來越快,這說明你開始老了。成年人要比兒童感覺到時間過得快,年紀越大,會感覺時間過得越快,這種感知速度在60歲達到頂峰。但是,這種體驗因人而異:一個擁有豐富的人生經歷和不斷變動的生活方式的人,在回顧往事的時候,比那些按部就班平淡生活的人更容易感受到生命時間的延長。
容易焦慮的人不在意現在的感受,好像活在未來,他們為尚未發生的事情而緊張不安,好像下一秒災難就會降臨。和未來可能到來的危險相比,當下的安全顯得毫無意義——有潔癖的人因可能發生的細菌感染,每天花數小時反覆清潔;恐高症患者因對跌落的恐懼而無法站立在海拔稍高一點的地方;對社交的焦慮可能讓人在邁出家門前已經心跳過速;對未來失業的焦慮可能會讓人現在選擇讓自己深惡痛絕的工作。
喜歡刺激與冒險的人正好相反。他們沉溺於當下的快樂,忽略可能的風險。他們熱愛能帶來即時感官強烈刺激的活動,例如滑雪、飆車、蹦極、吃辣、看恐怖片。他們的處世哲學是活在當下,擁抱變化,及時行樂,哪怕下一秒就會死去也不在乎。男性尋求感覺刺激的傾向比女性高得多,年輕人也比中老年人更熱愛刺激。
這種時間感知的多樣性,成為探索人類心理和行為的獨特視角。在這本書中,作者用時間的流逝速度重新審視了這些概念:
期待:變慢的時間
期待源自將來可能的收益,使人們迫切盼望未來到來,感到現在不可忍受。收益越大,兌現周期越短,期待的感覺越強烈。
無聊:變慢的時間
無聊是一種對時間流逝的近距離感知,人們用消極的視角審視自己的現狀,並感到與自身獨處的痛苦。
發燒:變慢的時間
由於新陳代謝加快,生物鐘變得比實際時間更快,發燒的時候,很容易把時間錯誤地估計得更長。
專註:變快的時間
專注的時候無法覺察到時間流逝。所有的想法都與正在做的事情有關,一種“物我皆忘”的心流體驗讓人感到幸福與時間飛逝。
衰老:變快的時間
隨著年齡增長,人們感覺到時間流逝越來越快。這種加速的感覺在60歲時達到峰值。中年危機就是從時間加速開始的。
工作:變快的時間
生產力提高並沒有增加閒暇時間,而是使時間節奏大幅加快,同時做幾件事成為常態,多任務處理成為現代社會的必備技能。
如果說霍金的《時間簡史》是在講作為客觀度量單位的時間故事,本書則從心理學的視角,詮釋了作為主觀感受一部分的時間感。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你會不停體驗到對號入座的感覺,看到曾發生在自己、父母、朋友、同事身上的故事一一被復現,並通過時間視角的詮釋獲得新的理解。
作者說,“我們的時間體驗就是我們自己的成長故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即時間,我們的時間感可以反映我們的生活方式,也可以反映我們自己。”在我看來,時間感不僅反映了自身生命體驗的變化,更見證了個體被時代潮流裹挾著前進時,無可回頭的掙扎和痛苦,努力與快樂。
郭婷婷
2016.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