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調小曲

時調小曲

時調小曲是中國明清時期盛行的地方戲曲劇種。源於民間歌曲,興起於明宣德、正統年間,遍布南北,品種繁多,或稱時調,或名小曲,又稱清音、清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時調小曲
  • 時期:明清
  • 源於:民間歌曲
  • 又稱:清音、清曲
簡介,喜愛群體,相關作品,歷史起源,古代,現代,天津時調,

簡介

喜愛群體

時調小曲
萬曆以後,“則不問南北,不問男女,不問老幼良賤,人人習之,
亦人人喜聽之,以至刊布成帙,舉世傳誦,沁人心腑。”
時調小曲時調小曲

相關作品

時調小曲最早的刻本,是在成化年間,今存《四季五更駐雲飛》、《十二月賽駐雲飛》、《太平時賽賽駐雲飛》等。明末馮夢龍輯錄有小曲的專集《童痴一弄》、《童痴二弄》等。明代多為優童演唱,《金瓶梅詞話》中有較詳描寫。入清以後,時調小曲更為興盛,出現了職業藝人和班社組織,曲調上刻意求工,不斷創製新聲,曲體也由明代的單曲體發展成為曲牌聯套體。原來只宜抒情的短曲演變為可以敘述故事、描繪人物形象的說唱曲藝。

歷史起源

古代

明、清時期盛行的地方戲曲。源於民間歌曲,廣泛流布於南北各地,品種繁多,或稱時調,或稱小曲,或稱清音、清曲。時調小曲興起於明宣德、正統年間。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時尚小 令》條記載,宣德至正德年間,時調小曲主要流行於中原地區;嘉靖以後流傳漸廣,至萬曆以後,“則不問南北,不問男女,不問老幼良賤,人人習之,亦人人喜聽之,以至刊布成帙,舉世傳誦,沁人心腑。”最早時調小曲刻本,是在成化年間,今存有《四季五更駐雲飛》、《十二月賽駐雲飛》、《太平時賽賽駐雲飛》等數種。以後更受到文人李開先馮夢龍等人的重視。李開先《一笑散》中選錄了一些小曲;馮夢龍則有輯錄小曲的專集《童痴一弄》、《童痴二弄》。明代的小曲,除民間傳唱外,還有優童歌唱。優童多是在“喚官身”(承應官府的無償演唱)和“請旦”(應客人邀請在茶坊酒肆或家庭筵宴上演唱)時,除清唱戲曲選段和散曲以外,也歌唱一些小曲。所以,明代刊刻的元明傳奇單出選本中,也多選錄一些小曲。如《詞林一枝》選錄了〔楚歌羅江怨〕55首;《摘錦奇音》中選錄了〔羅江怨〕、〔急催玉〕、〔鬧五更〕、〔劈破玉〕等多首;《大明春》中選錄了〔掛枝兒〕、〔倒掛枝兒〕、〔疊疊錦〕等多首;《徽池雅調》中選錄了〔劈破玉〕90首,都是供優童選唱的。明代小說《金瓶梅詞話》中也有多處描述了優童兼唱小曲的情況。
時調小曲時調小曲

現代

時調小曲興起以後,到明代末葉已經取代了元代流傳下來的散曲的地位,而風行南北。清代初葉以後,流傳更盛,並且產生了職業藝人和班社組織。江蘇揚州和北京天津等地藝人最多,極為興盛。職業藝人出現以後,在曲調上刻意求工,不斷創製新聲,在演唱和伴奏技巧上也日益精湛。清乾隆年間,時調小曲在南北各地廣泛流布,並吸收當地的音樂曲調,經過藝人們的不斷創造,逐漸形成了近代各種具有地方特色的時調小曲一類的曲種。明代的時調小曲,多採取單曲和單曲重頭的體制,如四季、五更、十二時來歌唱;清代以後,除這種體制以外,又創造了於小曲中加引子、尾聲的曲牌聯套體制。這樣,原來只適於抒情的短曲便逐漸演變為可以敘述故事、描繪人物的說唱體裁。這類曲目多由演唱者分唱不同腳色,曲詞也採取代言體來直接表現人物的語言和情感。另外,有的地區還創造了在單曲的基礎上增加“數子”的唱法,擴展了小曲的曲體,便於敘事,說唱靈活,使時調小曲的藝術表現力更趨豐富。

天津時調

天津時調是我國北方較有代表性的時調小曲類曲種。其表演形式為一人或二
人執節子板站唱,另有人操大三弦和四胡等伴奏。天津時調源於明清小曲,清末民初形成並流行於天津城區。其曲調非常豐富,包含許多天津地方民歌小調和外地流入天津的曲調,如天津本地流行的《靠山調》、《鴛鴦調》、《大數子》和一些外地流入但天津化了的民歌小曲如“拉哈調”、“秦樓悲秋”、“怯五更”、“後娘打孩子”、“叉桿解獄”、“對花”、“十杯酒”等,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時調小曲時調小曲
天津時調是清朝末年在天津出現的一種曲藝,起源於各地的民歌。它淵源於明、清以來的時調小曲,又和很多地區的民間小調有密切關係。由於天津當時是水陸碼頭,五方雜處,各地人都有,主要在船夫、搬運工人、手工業者、人力車夫中傳唱天津時調吸收了各種民歌曲調。後來逐漸發展成型,由女演員演唱,先是在妓院中流行,最後開始登台演出。天津時調包括慢板和數板,慢板是主要唱腔,字少,唱腔婉轉曲折,激越豪放,適合抒情。數板半說半唱,主要用於敘事和交代故事情節。一般開始用慢板唱,然後插入數板,再接唱慢板。音域較寬,伴奏樂器用三弦和四胡,後來增加了笙和琵琶等。唱腔為天津口音,現代演出逐漸向國語過度。天津時調除《要婆婆》等少數二人對唱節目外,大多是一人獨唱,伴奏樂器是大三弦以及四胡、節子板。它的腔調有“靠山調”、“老鴛鴦調”、“新鴛鴦調”、“喇哈調”、“落尺時調”、“落五時調”等。另有外地傳來的“探清水河”、“怯五更”、“下盤棋”等小調。天津時調唱詞句式有以七字句為主的,有長短句相間的;板式有慢板中板二六板和近於數唱的“垛子板”,如“靠山調”中的“大數子”等。它的語音聲調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天津時調的傳統曲目反映了天津人民的生活風貌。其中有歡快的《踢毽兒》、《放風箏》;也有悲涼的《光棍哭妻》、《後娘打孩子》,還有相當多的反映妓女悲慘遭遇的《秦樓悲秋》等。它最初只是人們勞動之餘的演唱活動,20世紀20年代以來有了職業歌手,有的在地攤、茶棚中演唱,常唱一些反映時事的曲目,如《民國六年鬧大水》、《直奉戰》等。最早登台演唱時調的是兼演京韻大鼓的女演員趙寶翠,其後有高五姑、秦翠紅、趙小福、姜二順等著名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天津演員王毓寶與弦師祁鳳鳴等人一起對“靠山調”,進行了藝術革新,豐富了唱腔旋律,增添了笙、揚琴等伴奏樂器,並將其定名為天津時調。建國後,著名演員王毓寶與弦師及詞曲作者通力合作,堅持改 革,把天津時調推向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天津時調伴奏樂器原為一大三弦,後增四胡、笛、揚琴、低胡、大阮等。曲目皆為短段。
時調小曲時調小曲
在時調改革中,成績最突出、貢獻最大的演員是王毓寶。解放初,她出演於小梨園、大眾曲藝社(玉壺春)、燕樂等園,與白雲鵬、小彩舞、花五寶、郭榮啟等著名演員同台。1950年加入紅楓曲藝社,1952年參加群聲曲藝社。在演唱傳統曲目的同時,努力學習積極排演反映現實生活的新曲目如《雨後花》、《改邪歸正》、《大紅旗》等,1953年天津廣播曲藝團成立,她成為該團第一位時調演員,並於當年參加了時調的改革創新工作,在有關人員的協助下,成功地演唱了革新曲目《摔西瓜》,成為時調改革創新的第一個舞台實踐者。此後,她不斷上演新曲目,以精湛的演唱技藝為新唱腔潤色增輝。三十多年中,她先後上演了《摔西瓜》、《想心事》、《知心話》、《提意見》、《制寒衣》、《翻江倒海》、《毛主席來到咱農莊》、《為女民兵題照》、《看焰火》、《心連心》、《糊花燈》、《紅岩頌》、《換崗哨》、《賣椰子的老大娘》、《大寨步步高》、《軍民魚水情》、《毛主席送我上講台》、《清華參軍》、《重上井岡山》、《鳥兒問答》、《心中讚歌向陽飛》、《拷紅》、《劉主席來到花明樓》、《夢回神州》等新曲目。其中不少成為她優秀代表曲目,如《軍民魚水情》、《心中讚歌向陽飛》、《毛主席來到咱農莊》、《夢回神州》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