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學說

時代學說

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劃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階段的理論。

K.馬克思、F.恩格斯、В.И.列寧根據生產力發展的水平、生產關係的不同性質和各個階級在歷史發展某一階段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諸因素來劃分歷史的大時代。

詳細內容,理論發展,

詳細內容

1848年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明確指出當時是“資產階級時代”。1859年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指出:“大體說來,亞細亞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現代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可以看作是社會經濟形態演進的幾個時代。”列寧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分析資本主義發展新階段的特徵,提出資本主義已進入壟斷的資本主義時代,並且是“無產階級革命的前夜”。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後,列寧進一步肯定:“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時代已經開始”。1924年И.В.史達林依據列寧的思想,闡述了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的時代的概念。這一概念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在蘇聯、中國,都沿用了很長時間。

理論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的政治、經濟與國際關係發生了深刻的變化。1957年的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工人黨代表會議通過的《莫斯科宣言》(1957)認定:“我們時代的主要內容是由俄國偉大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所開始的由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1960年各國共產黨國際會議通過的《莫斯科聲明》進一步指出當今的時代“是兩個對立的社會體系鬥爭的時代,是社會主義革命和民族解放革命的時代,是帝國主義崩潰、殖民主義體系消滅的時代,是越來越多的人民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在全世界範圍內勝利的時代”。此後20多年來,國際形勢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出現了許多新的特點,但決定時代特徵的主要內容並沒有根本改變。當前仍是處在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過渡的時代。新的特點表現在:科學技術革命席捲全球;世界經濟相互聯繫,相互依存和集團化、全球化的趨勢迅速發展;超級大國的實力地位下降,控制世界事務的能力大大削弱,國際政治多極化、民主化的潮流勢不可擋;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制度的鬥爭依然存在,必將實行長期的競爭共處;維護和平、促進發展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和共同利益,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的中心問題。這些特點說明世界歷史進入了和平與發展的新時期,或稱競爭共處的新時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