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墓誌紋飾圖案

昭陵墓誌紋飾圖案

陝西省文物局資助、昭陵博物館編著的《昭陵墓誌紋飾圖案》日前在國家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該書出版發行不到20天的時間,已被譽為是“一本值得細讀的好書”之列。

基本介紹

  • 書名:昭陵墓誌紋飾圖案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目錄,發行背景,作品特點,

基本信息

編著:昭陵博物館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年11月
版次:1
印刷時間:2015年11月
印次:1
ISBN:9787501044436

內容簡介

昭陵在唐代陵墓中地位顯要,其陪葬墓等級高、代表性強。《昭陵墓誌紋飾圖案》是對目前已出土的昭陵陪葬墓墓誌紋飾圖案全面、系統的介紹及研究,提供了精美、完整的拓片和線圖,材料直觀、豐富。所介紹的墓誌中,最早的制於唐貞觀十四年,最晚的制於唐開元二十六年,時間跨度99年,恰好涵蓋了大唐盛世的黃金時段。昭陵墓誌及其紋飾圖案是了解唐代盛期歷史的一手珍貴資料,對於唐代政治史、社會史、文學史以及美術史、書法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義。

目錄

Ⅰ 背景資料
一 昭陵及陵園
二 昭陵陵園的形成
(一)昭陵陪葬墓的位置
(二)陪葬時間
(三)陪葬墓數量
(四)陪葬人物
(五)陪葬墓地面形制
三 已發掘陪葬墓的基本情況
四 打開昭陵藝術寶庫的大門
Ⅱ 昭陵墓誌紋飾圖案綜述
一 墓誌蓋
(一)盝頂文字及邊飾
1.文字
2.邊飾
(二)斜殺紋飾
1.四神
2.忍冬蔓草花卉
3.雲紋
4.獸面銜忍冬
5.徽章式圖案
6.瑞獸及猛獸捕獵
(三)側立面紋飾
1.封閉式
2.開放式
二 墓誌底
(一)志底紋飾
1.十二生肖
2.瑞獸、畏獸、瑞禽
3.忍冬蔓草紋
4.花卉紋
5.雲紋
6.猛獸相逐及捕獵
(二)紋飾主題
1.十二生肖
2.瑞獸、畏獸、瑞禽
3.忍冬蔓草花卉
三 昭陵墓誌紋飾圖案的分析與比較
(一)昭陵墓誌的紋飾、組合與規格
1.單體紋飾
2.紋飾組合
3.規格與紋飾
(二)昭陵墓誌紋飾圖案變化特徵
(三)昭陵墓誌紋飾圖案的繼承性與創造性
1.獸面銜忍冬
2.徽章式圖案
3.獨角翼馬
4.雙角獅形獸
5.對朱雀紋飾
6.四神、瑞獸、瑞禽、畏獸組合
7.純雲紋組合
8.動物相逐及捕獵組合
9.位置或方向顛倒的四神與生肖
10.志底文字周圍飾生肖
11.純陰線刻紋飾
12.無字墓誌蓋
13.其他圖案或組合
(四)昭陵墓誌紋飾圖案的多樣性
四 小結
Ⅲ 拓片、線描
Ⅳ 附表
Ⅴ 結語

發行背景

陝西省文物局資助、昭陵博物館編著的《昭陵墓誌紋飾圖案》日前在國家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該書出版發行不到20天的時間,已被譽為是“一本值得細讀的好書”之列。
“這本《昭陵墓誌紋飾圖案》在今年出版的新書中頗讓人眼前一亮,倒並不是因為書籍裝幀之精美,或者由學術上一貫嚴謹規範的文物出版社出版,而是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的內容”(摘自《昭陵墓誌紋飾圖案》:一本值得細讀的好書)。
該書以獨特的審美視角、文學的感知、以及考古繪圖與繪畫相結合的手法還原、闡述、解讀了40餘年來昭陵陵園內出土的40餘盒墓誌的紋飾圖案,使得冰冷的石頭有了溫度、熱度,對墓誌中的動物及陪襯圖案等進行了科學翔實記錄描述,使得這些動物鮮活的可觸可摸,對花卉蔓草進行了解讀、敘述,使得它們有了延續生長、循環的方向而生生不息,有了生命的律動。
書中大量的使用了數學、一覽表、餅形圖、柱狀圖使讀者一目了然就能感知墓誌及其圖案的體量大小、等級等相關信息。

作品特點

《昭陵墓誌紋飾圖案》一書概括起來有以下特點:
第一、獨具慧眼的選題。它是國內第一部全面系統報導一個特定區域——唐太宗昭陵陵園內出土的墓誌類文物的專著。它擴大了人們對墓誌類文物的認知範圍,將墓誌類文物本體的認知和研究提高到一個很高的層面。
書中指出:“成品墓誌的製作需要許多人的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其中包括石料的採集、運輸、採集工具的製作、毛坯的製作、內容的設計者、撰文者、書寫者、繪圖者以及雕刻者等等。它與地上大型石雕以及地下的石門、石槨等相比,具有更加廣泛、多層面的參與性,屬於集體智慧的集大成者,它承載著諸多人生命的信息。所以,對墓誌文物本體的全面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因此以墓誌文字內容、書法以及紋飾圖案為主要考察對象,以同時期的石門、石槨線刻等為輔,研究唐代石刻線畫的演變規律及美術史、審美文化史,應是比較合理的線索”。
第二、簡潔合理的框架結構。《昭陵墓誌紋飾圖案》除前言之外,由昭陵的背景資料,昭陵墓誌紋飾圖案綜述,昭陵墓誌拓片、線描圖,附表,結語五個部分構成。既獨立成篇,又相互聯繫,相輔相成、互為因果,順理成章。它採用一個大墓誌的結構形式將昭陵40餘盒墓誌分門別類的收納其中,如孤蠶吐絲從上而下由墓誌蓋上平面、斜殺、側立面,到墓誌底上平面、側立面進行敘述,既形象又直觀,自然而然,讓讀者讀起來毫不費力。
同時還對昭陵墓誌紋飾圖案的來龍去脈給予梳理、探源,應屬於斷代的美術考古史、斷代的審美文化史範疇。對一個特定區域內時代明確、聯繫緊密、差別較大的唐代紋飾圖案進行系統的、綜合的研究,既有多樣性、豐富性和反映生活深刻性強的特點,又有序列性、典型性、研究資料品位高的特點。這些特點,代表了上層社會的審美情趣、審美品格和心理意願,也反映了來自下層工匠的審美視覺、趣味和對動、植物生命的真切認知,是上層社會與下層民眾審美趣味的融合。
第三、去繁就簡的“冰山原則”。初稿22萬字,在一次性刪掉了6萬字的基礎上,又去掉了名人題字、照片、後記,去掉了所有可有可無的章節及文字,甚至也去掉了作者多次重讀時為之潸然淚下、責任編輯認為不上可惜的“《昭陵墓誌紋飾圖案》寫作緣起”,該文於1月4日在“漢唐網”首頁發表後,當日“中國社會科學網”轉載,次日“考古匯”、“今日頭條”等網站紛紛轉載,“考古匯”網站的一名“青檸檬”的會員留言“激情飽滿、感情細膩,學習了!”最終定稿文字不足18萬字,呈現出乾淨、純粹的專業性特點。作者十幾年來一直堅持“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的寫作原則,該書從關注到成書已遠遠超過十年功夫。
事以簡為上,言以簡為當。把簡單的事做複雜容易,把複雜的事做簡單難。能用簡約的手法表達繁雜的社會集體情緒和人類生命的共同感,就是不簡單。托爾斯泰曾說:“真正的藝術永遠是十分樸素的,明白如畫的,幾乎可以用手觸摸到似的”。法國艾黎?福爾著的《世界藝術史》中則說:“從表面上看,中國人的心靈十分複雜,但在深處卻異常簡單,這就是其心靈秘密之所在。中國人對形象的理解如此可靠,以至於形象在中國藝術里被合乎邏輯地扭曲,乃至到無以復加的程度。然而,一旦形象理論被情感激動的閃光照亮,或者當理論面臨構築一件流芳百世並立即產生有益效果的作品的緊迫性時,形象理論同樣能夠達到本質美、深刻美的高度。”昭陵墓誌紋飾圖案形象,就達到了這種本質美、深刻美的高度,對讀者具有強烈的視角衝擊和心靈震顫。因而,它反映的時代性更強。
第四、圖文並茂的新方法。已往此類題材的著作多為資料選編,引用資料來源分散且零碎。《昭陵墓誌紋飾圖案》是通過對昭陵陪葬墓已出土的46合(件)墓誌全面、系統的研究。我們比照墓誌實物,藉助拓片原大繪製93組共258張線描圖,其中包含372個單體圖案。這本圖書中圖片(拓片、線描)和文字、插圖、表格各占一半的篇幅,將呈現以圖為主、以文字為輔的面貌。有學者說,我們已進入一個讀圖的時代。這本書讓讀者在讀圖的過程中,直觀地感受墓誌紋飾圖案中反映出的唐代歷史、社會氛圍、文化意境、審美趣味及其演變軌跡
昭陵墓誌紋飾圖案的意義:它是人類社會在公元七世紀唐朝時期留下的生命記憶與生命印跡。表達的是人類生命的共同感——對生的渴望、對死的無奈,這是人類文化共同關注的主題,是世界文化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共同製作了昭陵墓誌的文人和工匠們經歷了無數個鮮活生命的生離死別,對生死早已有了深刻的理解。他們在創作中直面死亡這個沉重主題時,一切的刻骨銘心或悲傷難抑都在精雕細琢的工作中得以沉澱下來,漸漸趨於平靜。“而絕望中的平靜,總是美麗的。”他們“把最精微的心思投注期間”,以最大的專注與熱情完成了這精緻的“死前細妝”(摘自余秋雨:《回望兩河》)——為別人,也為自己。昭陵墓誌紋飾圖案,是人類心靈深處對美、對生命的理解與表白,是對生命的讚歌、頌歌。
“中華民族是自己土地和耕作的主人,它們從來沒有為在死亡的長久希望中尋找內心自由和生活的慰藉而倍感痛苦。他以平靜的心情看待死亡,既不心存恐懼也不萌生願望,但是它並未讓死亡離開視野,以上的態度對其務實的精神具有極大的重要性。對死亡的思考,使中國人看到了本質性的東西。……它知道自己就像時光在瞬息之間流逝一樣成為過眼雲煙,他知道自己應融在閃光的剎那並且抓住絕對。除去生命,它看不見任何東西,因此他的死亡頌歌把生活中一切永生的東西聚集起來,以便能在未來時光中得到肯定。……我們同樣能從中國藝術中開始感受到其簡潔性、整體性以及最奇特的觀念的宏偉的和諧性”(法國艾黎、福爾著《世界藝術史》(上)第237-238頁)。
昭陵墓誌紋飾圖案的價值在於它的多樣性、豐富性以及反映生活的深刻性;在於它所處的時代背景、時代精神的國際化;在於它是在自信、豪邁、自如以及自然而然狀態下創作的具有終極價值的作品系列。更何況那是一個讓世界矚目、讓別的國家高山仰止的大唐帝國,那是一個萬國來朝、風情萬種,有許多抑制不住的喜悅和幸福感的時代。可以想像,中國人內心深處的那份自信、自豪、無比驕傲的尊嚴與豪邁的情緒曾經怎樣的油然而生,漸至不可動搖。這些情緒和感慨只有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工匠、藝人能夠通過自己的作品記錄下來傳遞給後人。
欣賞昭陵墓誌紋飾圖案,應能體會唐朝那種心懷天下、有霸氣但不霸道的王者風範;感受它“威而不猛”、“泰而不驕”、“周而不比”、“和而不同”的君子風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