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苦蕎

昭通苦蕎

昭通苦蕎,雲南省昭通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昭通苦蕎株形緊湊,株高85~124厘米,莖桿綠色、紅色,花黃綠色;籽粒為錐形卵狀瘦果,果上有三棱三溝,棱圓鈍,果皮較粗糙,皮殼厚,果皮的色澤因品種不同呈現黑色、褐色、灰色等;昭通苦蕎味苦、性寒,營養豐富,富含多種胺基酸

2015年2月1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昭通苦蕎”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昭通苦蕎
  • 產地名稱:雲南省昭通市
  • 品質特點:果皮呈現黑色、褐色、灰色等,味苦、性寒,營養豐富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國家農業部公告第2231號
  • 批准時間:2015年2月10日
產品特色,產地環境,地質地貌,水文情況,氣候情況,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色

  • 外在品質特徵
昭通苦蕎株形緊湊,株高85厘米~124厘米,莖桿綠色、紅色,花黃綠色。單株粒重一般為3.5克~5.8克,千粒重18 克~26克。籽粒為錐形卵狀瘦果,果上有三棱三溝,棱圓鈍,棱上有波狀凸起,5裂宿萼,果皮較粗糙,皮殼厚,果皮的色澤因品種不同呈現黑色、褐色、灰色等。
  • 內在品質指標
昭通苦蕎味苦、性寒,營養豐富,富含多種胺基酸,其中人體必需的胺基酸有七種。澱粉含量≥60(克/100克)、總黃酮含量≥1.7%、粗纖維≥1.6%。
昭通苦蕎
昭通苦蕎

產地環境

地質地貌

昭通市地處雲貴高原至四川盆地的過渡地段,最低海拔267米,最高海拔4040米,相對高差3773米,地勢南高北低,屬典型的山地構造地形,山地占64%。適宜種植區海拔在1600米~3200米,成土母岩主要是碳酸鹽岩和基性結晶岩,成土母質主要為殘積物母質和坡積物母質,土壤以黃、紅壤為主,偏酸性,pH在5.0~7.0之間。昭通苦蕎種植區域分為高寒山區、高二半山區、半山區和壩區。高寒山區和高二半山區是主產區。高寒山區和壩區土壤有機質含量較高,高二半山區和半山區有機質含量相對較低,四大區域均以森林和農業生產為主,無工礦污染,給苦蕎生長提供了良好環境。

水文情況

昭通市境內以金沙江、牛欄江、橫江、洛甸河、洛澤河、牛街河、灑漁河三江四河為主流,10公里以上的大小支流73條;屬於金沙江下游幹流水系62條,長江上游幹流水系11條。水資源豐富,清潔無污染,有利於苦蕎產量提升和品質形成。

氣候情況

昭通市屬亞熱帶、暖溫帶共存的高原季風立體氣候,年平均氣溫在11.3℃~21.1℃之間,年平均降雨量在660~1230毫米,最冷氣溫出現在1月,月平均氣溫在1℃~12℃之間,最熱溫度出現在7月,月平均氣溫在20℃~27℃之間。苦蕎種植區域年平均氣溫為11.4℃,年平均降雨700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1900小時,夏無酷暑,雨熱同季、乾濕分明。
昭通苦蕎
昭通苦蕎

歷史淵源

西南彝志》記載:彝族先民利用野生苦蕎變為栽培家生苦蕎是在原始部落時期進入奴隸社會之前(公元113)。那時,彝族就種植苦蕎。彝族是最早種植苦蕎的民族。苦蕎品種都是用彝語命名的,直至現今,在苦蕎品種中,還有“額阿母”之名。
《淺析昭通彝族文化的起源及其影響》一文中講述:昭通地區新石器時代,人們已開始創造孕育著彝族文化的萌芽,西漢時期的文物《昭通哇紐彝文銅印》印面系陰印陽文,有 7個彝文。《彝族簡史》記載:早在唐代以前,在今四川涼山及滇東北地區就居住著許多彝族先民部落,涼山自治洲北部的勿鄧與滇東北的彝族先民祖述一致。昭通苦蕎種植應與彝族農耕文明悉悉相關。
昭通苦蕎種植的官方史料記載: 據《魯甸縣農業志》記載《恩安縣誌》記述:“蕎屬、甜蕎、苦蕎”。民國十二年(1923年),原昭通縣內種植蕎麥3000畝。
2008年,昭通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從昭通本地大白圓籽蕎資源中系統選育出昭苦1號,鑑定編號(國品鑑雜2008003)。 2010年,昭通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從昭通地方品種紅稈青皮蕎系統選育出昭苦2號,鑑定編號(國品鑑雜2010015)。

生產情況

民國十二年(1923年),昭通苦蕎種植3000畝,產600石。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種植蕎麥1.2萬畝,產1.85萬石。
1990年,昭通苦蕎種植面積28.6萬畝,總產量1433萬斤。
2015年,昭通苦蕎種植面積3.63萬公頃,產量6萬噸。

產品榮譽

2015年2月1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昭通苦蕎”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昭通苦蕎
昭通苦蕎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昭通苦蕎產地位於雲南省昭通市境內,涉及昭陽區魯甸縣巧家縣大關縣永善縣鹽津縣、鎮雄縣、彝良縣、威信縣共9個縣 (區)的132個鄉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02°52′~105°19′,北緯26°32′~28°31′,東西長241千米,南北寬234千米。

質量技術要求

產地選擇
產地一般選擇在海拔1600~3200米的高寒山區、高二半山區、半山區和壩區,地塊要求地勢平緩,不易積水,土壤有機質含量豐富、養分充足、耕層深厚、通透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強。
品種選擇
選用在本地種植歷史悠久的大白圓子蕎、長苦蕎、小米苦蕎及新
選育的昭苦1號、昭苦2號。以上品種特點是質優、穩產、抗病。
種植規程
1.種子處理
採用風選、粒選等方式精細選種,將種子篩簸去空秕,選用種性純正且飽滿的籽粒作種。播種前選晴天曬種2~3天。
昭通苦蕎
昭通苦蕎
2.地塊選擇:苦蕎忌連作。春播苦蕎一般選擇前作為馬鈴薯、燕麥的地塊;夏播苦蕎一般選擇前作為馬鈴薯、豆類的地塊;秋播苦蕎一般選擇前作為玉米、豆類的地塊。
3.翻耕
耕地深度以20~25厘米為宜;耕後及時整地,做到地平土碎,保墒貯水,有利出苗。
4.播種
播種時間:春蕎,播種時間為4~5月中旬。夏蕎,播種時間在6~7月上旬;秋蕎,播種時間在7~8月下旬。苦蕎易受霜凍危害要做到春蕎霜後播,秋蕎霜前收。
播種量:60~75千克/公頃。
播種方式:以1.8米為一個幅帶,1.3米開廂點播,預留走道50 厘米,行距20~22厘米,塘距19~20厘米,每塘播種8~10粒,確保每塘出6~7苗,每公頃留苗量為1.02~1.23Ⅹ10苗。
5.施肥
基肥:施農家肥7500~11250千克/公頃,普通過磷酸鈣375~450千克/公頃。
追肥:視苗情追肥,一般於封壟前每公頃追施尿素75千克加磷酸二氫鉀4.5千克。
6.中耕管理
鬆土:粘重土壤播種後遇大雨,易造成地錶板結,影響出苗,需在雨後地表稍乾時,用釘耙疏鬆表土,破除板結,特別注意,淺耙,不傷苗。
排漬除澇:雨水過多,土壤濕度過大,對苦蕎生長不利,要及時開溝排漬除澇。
中耕除草:第一次中耕除草在幼苗高6~7厘米時結合間苗和追肥進行,此時苗小,宜淺鋤。第二次中耕在苦蕎封壟前,結合培土進行,中耕深度3~5厘米,並用手拔除苗間雜草。同時剷除走道內雜草,並將土壤疏鬆後提上墒面培土,使走道自然形成一條排澇溝。
7.病蟲害防治
病害種類:昭通苦蕎病害主要有立枯病、輪紋病、褐斑病、霜霉病。
害蟲種類:昭通苦蕎蟲害主要有粘蟲、蕎麥鉤刺蛾、大造橋蟲、草地螟、二紋柱螢葉甲,蠐螬、小地老虎、非洲螻蛄。
防治原則: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病害防治實行以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蟲害防治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為主,輔以化學防治。嚴禁使用國家禁用農藥及高毒高殘留農藥。
病害防治措施:清除田間中心病株或病殘植株,發生病害時每公頃用0.2%高錳酸鉀水溶液900千克均勻噴施。
蟲害防治措施:苦蕎收穫後,深翻土壤,破壞蟲蛹越冬環境,減少蟲蛹越冬量,在成蟲發生期,採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幼蟲防治主要用0.3%印楝素乳油1350毫升/公頃、0.38%苦參鹼可溶性液劑2250毫升/公頃、1.1%百部·川楝·煙乳油800倍、5%雲菊乳油1000倍。
收穫
70%籽粒成熟呈現本品種固有色澤時開始收割。收割宜在早晨或陰天進行以減少籽粒脫落,收割後宜在田間貯放一定時間,使其後熟,增加粒重,提高種子的成熟度。乾燥後及時脫粒,脫粒選擇在晴朗天氣,脫下的籽粒應晾曬充分乾燥後貯藏。種子入庫含水量應不超過14%。
3.5 初加工
苦蕎籽粒用分級篩,篩選出粒度大小基本一致的蕎籽,清洗後備加工。根據工藝流程的不同可將苦蕎籽粒加工成不同的苦蕎產品,具體工藝流程如下:
苦蕎米:篩選→清洗→浸泡→蒸煮→脫殼→研磨。
苦蕎茶:篩選→清洗→浸泡→蒸煮→脫殼→研磨→烘焙。
苦蕎粉:篩選→脫殼→研磨。
苦蕎米線:30%苦蕎粉+70%米粉→混合→擠絲→糊化→半乾燥。
苦蕎麵條:30%苦蕎粉+70%小麥粉→混合→擠絲→糊化→乾燥。
苦蕎粑粑:100%苦蕎粉→混合→成形→蒸煮。
蕎粑粑:苦蕎麵粉→和面→手工成形→蒸煮。
苦蕎糊:篩選→清洗→烘焙→研磨。
3.6生產記錄
對生產投入品的使用時間、次數、用量、使用方法、種植和收穫時間等生產過程進行全程記錄,建立生產檔案,並妥善保存。
昭通苦蕎產地環境按照《NY5332-2006 無公害食品 大田作物產地環境條件》執行;產品生產按照《NY/T 5336-2006無公害食品 糧食生產管理規範》執行。

專用標誌使用

嚴格遵守《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規範》,實行公共標識與地域產品名稱相結合的使用制度。在保護地域範圍內的地理標誌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簽定標誌使用協定,並按照相關要求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統一採用產品名稱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