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雨,今日下》文章的收集,開始於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有讀書閱讀的認知,有人生的遊歷、見聞,也有內心的反省和思考,從中大概可以看出自己這么多年來的生活軌跡、心靈活動軌跡。據說日本古代作家吉田兼好,在他垂暮之年躺在病榻上,回顧自己一生的經歷,心有所感,有所認識,抓起筆,便在一些小紙片上把這些感觸和回憶記錄下來,又將這些小紙片貼到牆壁上。吉田兼好去世之後,他的弟子將這些小紙片一一揭下,匯集成冊,於是就形成了後來的隨筆名著《徒然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昨日雨,今日下
- 作者:楊民
- 出版社:內蒙古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3月1日
- 頁數:214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31172031, 7531172038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昨日雨,今日下》:屈指算來,我與楊民先生結識,已接近二十四個年頭(也就是快四分之一世紀了)。我們相遇在一九八五年五月的峨眉山小道上,我掉了隊,他也一個人孤走,清寂的山間兩個路人就搭上了話,聊著聊著就舒暢起來,等登到萬年寺,就已成了朋友。
我與楊民先生都是“散文的人”,而他更具體一些,是“隨筆的人”。他的“一動筆,回頭看看就是隨筆式的東西了”的素養,是下意識的、發自心性的。他寫給我的這些零簡斷箋,多是不經意、無偽飾的“以手作談”,當書信讀可,當隨筆讀亦可。或者說,書信本身即是隨筆的一種常見樣式。
“昨日雨今日下”是楊民先生提出的一個象徵時空錯位一的美學命題,形象概括出人生中一些“難以捉摸的命運”和“繁華荒涼的結局”。楊民先生說李商隱的“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恫然”即有此微妙意味。
在慣於論資排輩、學術權威雲集的中國高教界,無論研究、翻譯、寫作、演講、撈錢哪個方面,楊民先生都很“邊緣化”.算不上是什麼“角兒”、“腕兒”(其職稱至今還是副教授),但他“讀書但求得趣”的心態,他“不忮不求”、“頗有魏晉遺風”的個性,他飽含著清冽之氣的“活體文字”,卻也不是隨便在哪個高校都可以挑得出來的。
(張阿泉)
作者簡介
楊民,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作家、翻譯家,主要著譯作品有《萬川一月——中國古代散文史》(主題研究)、《光明之城》、《西藏紀行》、《解讀——從論辯學的角度》(翻澤)、《中國古代歷史宗教和哲學》等。
媒體推薦
屈指算來,我與楊民先生結識,已接近二十四個年頭(也就是快四分之一世紀了)。我們相遇在一九八五年五月的峨眉山小道上,我掉了隊,他也一個人孤走,清寂的山問兩個路人就搭上了話,聊著聊著就舒暢起來,等登到萬年寺,就已成了朋友。
我與楊民先生都是“散文的人”,而他更具體一些,是“隨筆的人”。他的“一動筆,回頭看看就是隨筆式的東西了”的素養,是下意識的、發自心性的。他寫給我的這些零簡斷箋,多是不經意、無偽飾的“以手作談”,當書信讀可,當隨筆讀亦可。或者說,書信本身即是隨筆的一種常見樣式。
“昨日雨今日下”是楊民先生提出的一個象徵時空錯位的美學命題,形象概括出人生中一些“難以捉摸的命運”和“繁華荒涼的結局”。楊民先生說李商隱的“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即有此微妙意味。
在慣於論資排輩、學術權威雲集的中國高教界,無論研究、翻譯、寫作、演講、撈錢哪個方面,楊民先生都很“邊緣化”,算不土是什麼“角兒”、“腕兒”(其職稱至今還是副教授),但他“讀書但求得趣”的心態,他“不忮不求”、“頗有魏晉遺風”的個性,他飽含著清冽之氣的“活體文字”,卻也不是隨便在哪個高校都可以挑得出來的。
(張阿泉)
孤獨中的冷觀
對話
大師師小
讀蘇軾隨感
讀袁枚的隨筆
孤獨中的冷觀
可愛的小注
可惡的詩人
英雄欺人
書卷氣
以天合天——書法藝術談
一燈如豆
讀心
遠足
山樹
獨對大海
觀水有術,必觀其瀾
觀宴小談
你起的一手什麼牌
弄潮兒
僕人厲害
奇異的蛇
一燈如豆
有石一拳
昨日雨今日下
我們的生命不僅僅屬於自己
在捷運的屁股上猛踹一腳
一放一收,意味雋永——谷林,張阿泉對話錄《答客問》跋語
堅守這一方土地——張阿泉著《躲在書籍的涼蔭里》跋一
一葉菩提
定數
迷宮
寂寞的美
奇妙的數字
生病時光
失敗者
一湖荷香
一葉菩提
一枕如舟
竹林禪房
找一所寺廟拜拜佛
西天一抹深藍的雲
你得熬過那段冬天
附:時間會告訴我們橡樹和朋友的位置
拙著《昨日雨今日下》所收文章,多半都曾發表過,卻從未結集出版。正好這次阿泉君和內蒙古的出版工作者黃妙軒先生籌備出版《紙閱讀文庫》“原創隨筆系列”第一輯,就將我的這些文章攏成一集收入了。
“伐木聲聲”、“鳥鳴嚶嚶”,大概生物都是要發聲的。在人,發聲就是要去表達他們內心的渴求、希望、認知和情感,所謂“心聲”。這“心聲”,和一般的生物發聲比較,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更希望能夠讓他人多加“注意”。
但是“注意”也還是不太一樣。
美國作家安妮·迪拉爾德(Annie Dilard)說她小的時候,常常將一些錢幣悄悄地藏在街道某個地方,然後在距離藏寶的遠處畫上幾個箭頭,告訴觀者,可以這么走、那么行,再如何如何,然後可以找到她藏在那裡的寶藏了。迪拉爾德這么說,也是這么做,所以你要是閱讀她的散文,你總能發現,要真正品味到她文章中主旨所在,那比她在小姑娘的時候所暗藏的錢幣要難找許多——而趣味,也正在其中。
我喜歡求取趣味,喜歡閱讀“需要苦苦尋思、仔細尋找才能獲得錢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