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龍

春雷龍

春雷龍:晚侏羅世(Late Jurassic)的一種恐龍,意為“古代的雷聲”,屬於梁龍超科。發現春雷龍的重大意義在於,這是北美首次發現一種同時擁有叉龍科與梁龍科各自特徵的恐龍,這非常有利於進一步了解叉龍科與梁龍科的起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春雷龍
  • 拉丁學名:Suuwassea
  • :動物界
  • :蜥臀目
  • 亞目:蜥腳型亞目
  • :鞭尾類
  • :春雷龍
  • 分布區域:美國蒙大拿
物種分類,生活習性,分布範圍,

物種分類

春雷龍(屬名:Suuwassea)意為“古代的雷聲”,是蜥腳下目梁龍超科的一屬,2004年,恐龍獵人哈里斯(harris)與道森(dodson)在美國蒙大拿州發現了一種前所未見的蜥腳類恐龍,經研究後命名為埃米莉春雷龍。化石發現於美國蒙大拿州莫里遜組,年代為侏羅紀晚期。模式標本號為ANS 21122,化石包括:前頜骨,部分上頜骨,肩胛骨,方骨,腦殼,肋骨,腓骨,跟骨與部分尾椎等等。(下圖黑色部分就是已經發現的化石)這些化石是在1999年到2000年的挖掘活動中挖掘出來的,並由J.D. Harris與彼得·達德森(Peter Dodson)在2004年所敘述。這些非天然狀態化石是部份骨骸,包括部分脊椎與四肢骨頭。因為化石發現於美國原住民的阿布薩羅卡族的古代領地,因此春雷龍是以該族語言中的Suuwassa為名,意為“春天的第一道雷聲”,suu意為“雷聲”,而wassa意為“古代”。種名emilieae是以挖掘活動的贊助者為名。
春雷龍
春雷龍是種基礎梁龍超科恐龍,身長估計為1415米,它們的頭顱骨與脊軸與叉龍科梁龍科相比較為原始,而不能歸類於這兩個演化支。這種草食性恐龍與叉龍科的差別在於未固定的額骨,與梁龍科的差別在枕骨大孔(Foramen magnum)周圍骨頭的排列方式,但春雷龍與梁龍科擁有較多的相似處。
相較於莫里遜組南部所發現的大型動物,埃米莉春雷龍與其他莫里遜組北部的中等蜥腳下目化石發現於同一時期。這些體型上的差異可能導因於森丹斯海在中侏儸紀時期往北延伸。一個蜥腳下目的系統發生學研究對叉龍科與梁龍科的自新征提出懷疑,認為這些特徵可能是不同科所保有的不同祖征。叉龍科所保有的勞亞大陸梁龍超科特徵,也增加了梁龍超科祖先同時起源於勞亞大陸與岡瓦納大陸的可能性。
春雷龍生活在距今1億5000萬年前,其化石特徵與梁龍超科的種類非常相似,有很多共通的派生性狀,比起近緣種,如梁龍,春雷龍的尾椎較短。梁龍超科包括叉龍科與梁龍科,而此次發現春雷龍的重大意義就在於,這是北美首次發現一種同時擁有叉龍科與梁龍科各自特徵的恐龍,這非常有利於進一步了解叉龍科與梁龍科的起源。研究人員還設立了一個新的分類,鞭尾類(flagellicaudata),想以此包攬叉龍科與梁龍科的祖先與其後代。命名者Jerald D. Harris and Peter Dodson。

生活習性

侏羅紀晚期植食性動物。
春雷龍

分布範圍

分布於美國蒙大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