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雲紋銅禁是春秋中期青銅器,1978年出土於河南淅川縣下寺春秋楚墓,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春秋雲紋銅禁通高28.8厘米,器身長103厘米,寬46厘米,重量95.5千克,呈長方形。
春秋雲紋銅禁,整體用失蠟法鑄就,工藝精湛複雜,2002年被國家文物局列為首批64件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春秋雲紋銅禁
- 出土地點:河南淅川縣下寺春秋楚墓
- 館藏地點:河南博物院
- 所屬年代:春秋
- 出土時間:1978年
- 類別:青銅器
- 級別:國家一級文物
春秋雲紋銅禁是春秋中期青銅器,1978年出土於河南淅川縣下寺春秋楚墓,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春秋雲紋銅禁通高28.8厘米,器身長103厘米,寬46厘米,重量95.5千克,呈長方形。
春秋雲紋銅禁,整體用失蠟法鑄就,工藝精湛複雜,2002年被國家文物局列為首批64件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之一。
春秋雲紋銅禁是春秋中期青銅器,1978年出土於河南淅川縣下寺春秋楚墓,現藏於河南博物院。春秋雲紋銅禁通高28.8厘米,器身長103厘米,寬46厘米,重量95.5千克,呈...
春秋·雲紋銅禁是一款青銅器文物,於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出土。...... 春秋·雲紋銅禁是一款青銅器文物,於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出土。中文名 春秋·雲紋銅禁 類別...
雲紋銅禁是一件春秋中期(公元前620年——前467年)青銅器,整體用失蠟法(熔模工藝)鑄就,工藝精湛複雜,令人嘆為觀止。雲紋銅禁1978年出土於河南淅川縣下寺春秋...
青銅禁 銅禁春秋晚期器 編輯 一件春秋晚期器為雲紋銅禁(又稱蟠虺紋銅禁),1978年出土於河南淅川縣下寺2號楚墓(子庚墓),現收藏在河南博物院。長107厘米,寬47...
出土於淅川縣。禁身為長方形,四周裝飾有透雕的多層雲紋和攀附著12條虎形怪獸。整個造型,布局嚴謹,錯落有致,其鑄造工藝之複雜,令人驚嘆不已。1979年冬,經冶金...
其中代表作有雲紋銅禁(春秋)、“婦好”鴞尊(商)、“婦好”夔足方鼎(商)、“王子午”鼎(春秋)、龍耳方壺(春秋)、蓮鶴方壺(春秋)、嵌寶石金蝴蝶(明)、嵌...
[11] 河南博物院雲紋銅禁 春秋中期(公元前620年——前467年)。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出土。通高28.8厘米 器身長103厘米,寬46厘米。 [12] 禁...
脫蠟法在中國的歷史要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最早採用脫蠟法鑄造的青銅器是楚共王熊審盂,此外,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春秋中期雲紋銅禁和隨州擂鼓墩出土的戰國時期的曾侯...
淅川楚墓出土的春秋時期的雲紋銅禁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失蠟法鑄件,是冶鑄史上的一項重大發明。洛陽出土的鐵錛和鐵鎛,證明在中原人民在戰國時期已掌握韌性...
青銅家具在商代為整體渾鑄,至春秋時期已發展為分鑄、焊接、失蠟鑄造、鑲嵌等多種工藝。1979年河南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春秋晚期多層雲紋銅禁,就是採用失蠟鑄造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