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公羊傳(《春秋》三傳之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春秋》三傳之一,又稱《公羊春秋》或《公羊傳》。相傳為戰國公羊高所作,故名。和《春秋穀梁傳》一樣都是今文經學的重要典籍。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迄於魯哀公十四年(前48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春秋公羊傳
  • 別稱:《公羊春秋》、《公羊傳》
  • 作者:公羊高
作品簡介
相傳公羊高受《春秋》於子夏,其學經五世口授而傳,至漢景帝時,公羊壽與其弟子齊人胡毋子都“著於竹帛”,成為經書。《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依據《漢書·藝文志》將《公羊春秋》的經與傳“各為卷帙”的情況,以及東漢何休《春秋公羊解詁》“釋傳而不釋經”的情況,認為經、傳“漢末猶自別行”,並認為“今本以傳附經,或徐彥作疏之時所合併歟”,所記史事比較簡略,著重闡釋《春秋》的“微言大義”。武帝欣賞《公羊春秋》,設其為五經博士之一。治《公羊春秋》的儒生董仲舒,被推尊“為儒者宗”;儒生公孫弘以治《公羊春秋》而由白衣至丞相之位,以致治《公羊春秋》者大增。《公羊春秋》宣稱孔子“受天命而王”,作《春秋》以撥亂反正。公羊家認為,《春秋》的意義在於革新(改制),“筆則筆,削則削”,有褒有貶,是謂“筆法”。《公羊春秋》讚美大一統。公羊家董仲舒強調:“《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漢書·董仲舒傳》)由於《公羊春秋》著意闡發《春秋》的“微言大義”,所以歷代今文經學家以及其他人士議論政治得失,往往借《公羊春秋》闡發己意。東漢以後,由於古文經學盛行,《公羊春秋》逐漸失勢。清代後期,《公羊春秋》一度盛行,魏源、龔自珍都提倡春秋公羊學,康有為更是以春秋公羊學為其“托古改制”的理論依據。歷代注釋《公羊春秋》的重要著作,有東漢何休的《春秋公羊解詁》、唐徐彥的《公羊傳疏》、清孔廣森的《春秋公羊通義》、陳立的《春秋公羊義疏》。今人李宗侗撰有《春秋公羊傳今注今譯》,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據此出有影印本。《春秋公羊傳》對於人們了解戰國以至秦漢時期的儒家思想,以及了解漢代經學古今文之爭、漢代政治鬥爭和思想鬥爭的情況,都有重要的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