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思閨

《春閨思》是唐代詩人張仲素創作一首五言絕句。詩的前兩句寫春天的景色,後兩句寫女子思念丈夫忘記採摘桑葉。詩人善用工整對仗手法,寄情融景,表達採桑人對丈夫無限的思念。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春閨思
  • 創作年代:唐朝
  • 作者:張仲素
  •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語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春閨思
裊裊城邊柳1,青青陌上桑2
提籠忘采葉3,昨夜夢漁陽4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1、裊裊:形容細長而柔軟的東西隨風擺動或搖曳的樣子。
2、陌:田間小路。
3、籠:竹編的籃子。
4、漁陽:唐郡名(因以在漁水之陽得名)。這裡代指邊城。所轄在今天津市的薊縣。

白話譯文

城邊的垂柳隨風拂動,田間路旁的桑樹綠葉茂盛。
提著竹籃卻忘了採摘桑葉,只因想起昨夜夢中去了邊關漁陽。

創作背景

這首詩的具體創作年代不詳,唐玄宗時曾設十個邊防節度使,以保護邊防。但有的將領,為邀賞邊功,發動侵略戰爭,大量的徵募士兵,造成了人民的痛苦,使許多征婦惦念著遠征的親人。詩人的這首詩就是寫對漁陽征人的懷念。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春閉思》是通過一位採桑女子往勞動中忘卻採桑的描寫,表現她對遠戍瀨陽的情人的深切思念。詩的一二句寫景。此兩句緊扣題中的“春”字,用對句形式描繪一幅春天景致。城邊的柳樹發綠,細柔的技條在春風中搖曳,田野小路上的桑樹也長得茂密,青青一片。由“陌上桑”引出詩中的女主人公。在此,我們自然會聯想到漢樂府《陌上桑》中所描寫的那位熱愛勞動,機智勇敢麗又美麗的採桑姑娘秦羅敷。這首詩中的女主人公也許就象秦羅敷。春景是美好的,若能與情人一塊共賞是無比幸福的。然而,“人成各,今非昨”。如今夫婿遠征漁陽.自個形影相弔,無此閒情逸趣,只能辜負這大好春光。
三四句敘事,“提籠忘采葉”,承接上句“陌上桑”,進而描寫這位女主人公的採桑勞動。作者寫了勞動中的一個動作細節:這位採桑女子在提籠採桑時,卻忘了摘採桑葉。此句由《誨經·周南·卷耳》首章“采采卷耳,不盈傾筐。嗟我懷人,置披周行”(這四句大意是說,采了又采地上的卷耳萊,采了多時,還不曾采滿一竹籃,可嘆我心裡想念著丈夫,沒心情采它,便把竹籃拋棄在大路旁)點化而來。遂成妙語。
採桑女子摘採桑葉為什麼心不在焉?她在想些什麼?詩人在最後一句作了解答:“昨夜夢漁陽。”漁陽,是唐代郡名,治所在今河北省薊縣。古代為邊防要地,此代指邊疆。原來這位採桑女子忘卻采葉,是因為她只頹回想昨夜所做的美夢,夢中她見到了遠戍漁陽的情郎。至於夢的具體內容,詩中沒說。也許她向他訴說自己在家從事勞動的艱辛,也許向他傾吐獨守窄闌、孤寂愁苦之情,也許再三叮囑他早日返鄉與家人團聚。這些內容,都留給讀者去想像,去揣摩。做到“言有盡麗意無窮”。
此詩更為高妙之處,還在於:未使用一個“恩”字,卻通過“忘采葉”這個動作細節描寫,將女主人公深沉的思念之情、如痴如呆的神態,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從而使這首詩成為五言絕句憶遠詩中最為傳神之作。

名家點評

清代施補華《峴傭說詩》:“歸愚尚書謂暗用‘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置彼周行’意,甚是。”
清代李鏌《詩法易簡錄》:“前二句皆說眼前景物,而末句忽掉轉說到昨夜之夢,便令當日無限深情。不著一字而已躍躍言下。筆法之妙,最耐尋味。”

作者簡介

張仲素(約公元769~819年),字繪之,河間(今河北獻縣)人。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中進士,後又中博學鴻辭科。以詩文著稱。曾任司勛員外郎、中書舍人等。他長於樂府,寫閨情刻畫細膩,寫邊塞氣勢雄闊,多有值得稱道的作品。《全唐詩》存其詩一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