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晴雨圖

春山晴雨圖

《春山晴雨圖》是元代畫家高克恭創作的絹本淺設色畫,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該圖畫雲嵐春樹,半陰半暗,筆法略同於《雲橫秀嶺》,無款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春山晴雨圖
  • 創作年代:元代
  • 作者:高克恭
  • 材質:絹本
  • 畫作類型:淺設色畫
  • 現收藏地:台北故宮博物院
  • 規格:縱125.1厘米,橫99.7厘米
  • 幅式:立軸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構圖,技法,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春山晴雨圖
此畫描春山雨過之後的景象。此圖左上角有李衍題識:“彥敬侍御,曾為余畫此幅,乃作詩云:‘春山半晴雨,色現行雲底,佛髻欲爭妍,政公勤梳洗’,大德己亥夏四月,息齋道人書。”

創作背景

由題識可知,該圖作於大德己亥年。按己亥為大德三年(1299),高克恭時年五十二歲。

藝術鑑賞

構圖

此畫構圖是較為典型的北宋二段式,故在構圖上與《雲橫秀嶺圖》相近、此畫上為主山,山石的走向筋脈相連,層次分明,主從有序,對山石明暗面、平坦與陡峭、多皴與空白之間妥善配置,形態優美而突出,上中幅為一片寬曠的雲水;下幅即近景為坡石林木。坡石山林潔淨清爽,如沖洗過似的,樹木枝葉舒展,整個畫面的格局,疏密得體,前景繁縟,後景簡潔,前景形象刻畫周密,後景形象簡練概括,空間層次分明。

技法

在技法方面,此畫揉合董源、巨然和米芾、米友仁父子後形成的變局,坡面用披麻皴,山形基本用長橫點點出。遠山層巒疊嶂的遠景,坳間雜木茂密,以橫點苔組合而成,密而不亂,井然有序,而下面的坡石采川皺擦與暈染緊密結合,不特別突出筆痕:其樹葉畫法,松針簇簇,以濃墨順其長勢勾皺,取其勢而已。雜木樹葉,有的以中鋒圓筆豎點,略施暈染;有的樹木以側鋒橫點樹葉,兼施暈染。經過作者用不同技法的處理,豐富了整個畫面。

名家點評

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李福順:《春山晴雨圖》其技法是揉合董元、巨然和米芾、米友仁父子後形成的變局,山石脈絡用披麻皴,但將皴擦與暈染緊密結合,不特別突出筆痕。

作者簡介

高克恭(1248—1310),元代畫家。字彥敬,祖籍西域(新疆維吾爾族),居大都(今北京)房山,故號房山,晚年寓錢塘(今浙江杭州)。官至刑部尚書和大名路總管,曾多次到江南任職,遍歷南國風光,工畫山水,擅寫林巒煙雨之景。初學米芾、米有仁,晚年上溯董源、巨然,兼學王庭筠、萬慶父子。筆墨蒼潤、氣韻閒逸,元以前畫山水多用濕筆,至元始用乾筆,趙孟頫極推重之。張羽有:“近代門·青誰最豪,南有趙魏北有高”之句。亦善墨竹,風格近文同。嘗自題:“子昂寫竹,神而不似;仲賓寫竹,似而不神:其神而似者,吾之兩君也?”能詩,散見於《元詩選》、《國朝文類》、《吳禮部詩話》:其畫至元代後期已不易得,見多贗本。顧復《平生壯觀》中還指出高是“慳於款識”的。傳世作品有至大二年(1309)作《雲橫秀嶺圖》軸。《墨竹坡石圖》軸、《春山晴雨圖》軸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