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圖(南宋趙伯駒創作設色畫)

春山圖(南宋趙伯駒創作設色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春山圖》是南宋畫家趙伯駒創作的紙本設色畫,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此幅畫山水晴雲,游騎尋春,村家桃柳,水亭茶話。通幅以青綠為主調,生動地表現出春日觸目階綠的景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春山圖
  • 創作年代:南宋
  • 規格:縱89.5厘米,橫32.3厘米
  • 作者:趙伯駒
  • 材質:紙本
  • 畫作類型:設色畫
  • 現收藏地:台北故宮博物院
畫作內容,藝術鑑賞,歷史傳承,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春山圖
畫面上展示出重山復嶺,層巒疊嶂,江河溪澗,深澤淺潭,錯雜其間,樓觀屋寧,棧道廊橋,蒼松古樹,各得其宜。近景處有一片水溪,楊柳成蔭,樓閣廊橋,臨水座落一座多孔橋,將兩岸的水上觀廊相連,橋上有行人穿梭,橋兩端各有一小木舟,船夫或搖櫓渡水,或水中勞作;觀廊上有人在說書聽唱、或觀水上作業,這一個恬靜的桃柳之村,不是江南水鄉,確有水鄉之迷。畫的中景又有山石林木,一水溪,有水牛在耕地;在主峰前面既有高聳的層樓,又有雲霞古寺,在主峰與左側尖峰的狹縫中又有一片水面平靜的小潭,及遠處小山丘。這片富饒美麗的高山峻岭下,人們生沾在田園,古剎中享受著桃紅柳綠、湖光粼粼、樹木成林,一派春意盎然的美好春色:這裡的山間沒有奔騰咆哮的飛波,而是平靜穩穩的湖泊,倒是一片太平、悠靜、祥和的社會景象:這也是作者所想往的美好幸福家園。
此圖無款印。清高宗御筆標題“趙伯駒春山圖”六字,並賦詩跋各一-收傳印已有“蘊真齋”、“珍藏畫印”及清乾隆鑑藏諸璽。

藝術鑑賞

此圖在布局上採用傳統的“散點透視”,將高遠、平遠、深遠的畫法恰當地結合起來:山石高大,以“小斧劈”為主,山頂多作“礬頭”,造成險峻、凝重而有清秀的效果:樓閣界畫盡工細筆。著色淡雅壯麗,除樹木綠色外,山坡上用石青、石綠加橙色,似金色陽光照在綠色的山坡上,山體脈絡清晰明亮,如春雨過後的山色春光明媚:披上春色盛裝的山巒與屋宇建築,同時金碧生輝。雖畫中著色多變,但和諧清雅,風格工致巧整:因此,明代的書畫評論名家董其昌對北派畫家趙伯駒之畫,給以“精工之極,又有十氣”、“雖妍不甜”的評價,以此可見趙氏之作的成功。

歷史傳承

錄入:石渠寶笈續編(寧壽宮),第五冊,2705頁;故宮書畫錄(卷五),第三冊,69-70頁;故宮書畫圖錄,第二冊,3-4頁。

作者簡介

趙伯駒(約1119—1185),南宋畫家。寧千里。宗室,太祖七世孫,伯騙兄-宋高宗趙構朝(1127—1162),官浙東兵馬鈐轄:擅繪金碧山水,取法唐李思訓父子,而趨於精密,筆法秀勁工致,著色清麗活潑,一變唐人濃郁之風。並精人物,承襲周文矩、令公麟畫法,線條綿密,造型古雅,兼工花木、禽獸、舟車、樓閣,界畫盡丁細之妙,元黃公望跋其《上林圖》卷說,“此卷精細入神,山川深秀,樹木叢密,匠壑有情,人物勇健,旗幟鮮嚴,羽鱗生動。明代文徵明也稱讚“藝林中有千里,如山巾有崑崙”;傳世作品有《江山秋色圖》卷,《海神聽講圖》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