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英文:the Rite of Spring
法文: Le Sacre du printemps
俄文:Весна священная
斯特拉文斯基的
芭蕾舞劇《春之祭》被英國古典音樂雜誌《Classical CD Magazine》評選為對西方音樂歷史影響最大的50部作品之首。《春之祭》原本是作為一部
交響曲來構思的,後來季亞吉列夫說服了斯特拉文斯基,把它寫成了一部
芭蕾舞劇。
《春之祭》在音樂、節奏、和聲等諸多方面都與
古典主義音樂切斷了聯繫 。該劇於1913年在法國香榭麗舍大街巴黎劇院首演時,曾引起了一場大騷動,遭到了口哨、噓聲、議論聲,甚至惡意凌辱的侵襲。而在音樂家和樂師們中間,引起的震動則比一場地震還要劇烈。面對如此帶有衝突的
和弦、
調性與節奏的音樂,有人表示贊同(以
拉威爾為其代表),有人試圖仿效(
普羅柯菲耶夫便是一例),也有人不置可否,而更多的音樂家是一種竭力反抗的態度。就連
斯特拉文斯基本人,也就此轉向了“
新古典主義”的音樂創作。
斯特拉文斯基創作了三部著名芭蕾舞《
火鳥》、《彼得盧什卡》、《春之祭》。《春之祭》描寫了俄羅斯原始部族慶祝春天的祭禮,既有鮮明的俄羅斯風格,也有強烈的原始
表現主義色彩。
2012年在國家大劇院演出
簡介
在2012年國家大劇院舞蹈節期間,義大利阿岱舞蹈團在大劇院表演這部經典作品。
演出劇目:《宛如呼吸》、《羅西尼卡片》、《春之祭》
編舞:馬烏洛·比貢澤蒂
音樂:亨德爾、羅西尼、斯特拉文斯基
《宛如呼吸》
編舞:馬烏洛·比貢澤蒂
音樂:格奧爾格·弗里德里希·亨德爾
亨德爾的作品始終貫穿著一樣東西——呼吸。強大的共鳴力量,似乎要強行將我們拉入一個巨大的漩渦,傳達出無限空間共鳴之聲。以純粹無暇的質感獨樹一幟。有張力,有動感,似乎要採擷整個宇宙的呼吸。不加修飾的肢體動作,展現純粹的形態,在實體空間中,融入純粹和隱秘的靈感呼吸。
《羅西尼卡片》
編舞:馬烏洛·比貢澤蒂
音樂:焦阿基諾·羅西尼
一個抽象的創作,沒有戲劇情節,只有平行生活的場景:形像、卡片、戲劇性的標誌和喜劇情境,表現出了焦阿基諾·羅西尼的音樂,表現出了緊迫的節奏、幾何構型及羅西尼音樂的精確。最後,它表現出了酒神狂歡般的活力。
《春之祭》
編舞:馬烏洛·比貢澤蒂
音樂: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
“只有我的耳朵能幫助我。我聽到並寫下我所聽到的一切。我像一條管道,《春之祭》經我流出。”斯特拉文斯基的這些話表明了一個念頭的力量,它滲入我們,留下來並最終呈現出來。這就是《春之祭》,我們生而知之,然後它沉寂數年。它把我們的身體當作容器,然後有一天……
作者
斯特拉文斯基(Igor Feodorovich Stravinsky
伊戈爾·費奧多羅維奇·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是美籍俄羅斯作曲家。原學法律,後跟隨林姆斯基·高沙可夫業餘學習音樂,終於成為現代樂派中名副其實的領袖人物。
伊戈爾·費奧多羅維奇·斯特拉文斯基,美籍俄國作曲家、指揮家,西方現代派音樂的重要人物。父為
聖彼得堡皇家歌劇院
男低音歌手。他曾師從里姆斯基一科薩夫學作曲。
1939年定居美國,並先後入法國籍和美國籍。
作品眾多,風格多變。其創作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早期作品如管弦樂《煙火》(1908)、
芭蕾舞劇《
火鳥》(1910)、《彼德魯什卡》(1911)等具有印象派和
表現主義風格;中期作品如
清唱劇《俄狄浦斯王》(1927)、合唱《
詩篇交響曲》(1930)等具有
新古典主義傾向,採用古老的形式與風格,提倡抽象化的"絕對音樂";後期作品如《烏木協奏曲》(1945)、歌劇《浪子的歷程》(1951)等則混合使用各種現代派手法如十二
音體系、
序列音樂及
點描音樂等。啞劇《
士兵的故事》(1918)包含舞蹈、表演、朗誦和一系列由7件樂器演奏的段落,卻沒有歌唱角色,由此可看出其創作風格的不羈。
這位對20世紀音樂創作產生巨大影響的作曲家一生中不僅數次改變自己的國籍(1934年成為法國公民,1945年加入美國國籍),從而成為一位真正的世界公民,在音樂創作風格上也經歷了多次變化,從早期的現代主義和俄羅斯風格到中期的
新古典主義,再到晚期的
序列主義。主要代表作為早期三部
舞劇音樂《
火鳥》《彼得魯什卡》、《春之祭》。其他重要作品還有舞劇《婚禮》、《
普爾欽奈拉》、《
阿波羅》、《競賽》,歌劇《俄狄普斯王》、浪子的歷程、《普西芬尼》、《
詩篇交響曲》、《三樂章交響曲》等。
其中《
火鳥》取材於俄羅斯民間故事:王子在森林中捉住一隻神奇的火鳥,在火鳥的懇求下,又放起飛去。
火鳥以一支閃光羽毛相贈。被魔王囚於城堡的公主們來到林中散步,其中一美麗公主與王子一見鐘情。但轉眼間可以到,少女重又進入城堡。王子決心消滅魔王,但被魔王派遣的魔鬼抓住。王子用羽毛招來火鳥,在火鳥幫助下,找到了藏有魔王靈魂的巨蛋。魔王瘋狂奪取巨蛋,王子在同魔王的激烈爭奪中將巨蛋擊碎。於是魔王死去,王子與美麗的公主結為伴侶。迪士尼將其該為卡通片但故事寓意改變.
1910年——1914年間,
斯特拉文斯基全家多次前往
瑞士,他一邊在那裡療養,一邊為演出事宜出入巴黎。期間,三部偉大的
舞劇音樂——《
火鳥》、《彼得魯什卡》、《春之祭》為他在世界樂壇奠定了不可動搖的根基。第一次世界大戰和俄國革命爆發後,瑞士成為斯特拉文斯基的居留地。在那裡他的音樂轉向了
新古典主義。
即使在中立國,戰爭也意味著匱乏,包括能找得到的表演者的匱乏。加之他的多數音樂出版商多數都屬於敵對國家,俄國的莊園也不再能夠為他帶來收益,因而生活變得相當拮据。迫於生計,他組建了一個“袖珍劇院”公司,創作和演出需要人員極少的小型劇目,在
瑞士的鄉村里作巡迴演出。
《
士兵的故事》由此誕生,在瑞士
洛桑首演並獲得巨大成功。儘管在為數眾多、風格各異的
舞劇音樂作品中,《
士兵的故事》顯得有些微不足道,然而自此呈現的新古典主義風格和在代替
序曲的第一段進行曲《士兵進行曲》中發明的避免重音突出的“雙重節奏”,都成為日後作曲家延續多年的創作特徵。
(1)舞台音樂:
芭蕾舞劇:《
火鳥》、《彼得魯什卡》、《春之祭》、《婚禮》、《
士兵的故事》、《
普爾欽奈拉》、《阿波羅》、《仙吻》、《牌戲》、《奧菲斯》、《阿岡》;歌劇:《夜鶯》、《瑪弗拉》、《浪子的歷程》; 清唱歌劇和音樂話劇共3部。
(2)
管弦樂:《煙火》、《管樂交響曲》、《敦巴頓橡樹園協奏曲》、《C大凋交響曲》、《協奏舞曲》、《三樂章交響曲》、《弦樂隊協奏曲》、鋼琴與管樂協奏曲,鋼琴與樂隊《隨想曲》,
小提琴協奏曲,鋼琴與樂隊《樂章》,樂隊《變奏曲》。
(3)合唱作品:共七部。
(4)其它作品十多首。
代表作:舞劇組曲《
火鳥》;舞劇《春之祭》、《彼得魯什卡》。
曲目
第一部分:大地的崇拜
(The Adoration of the Earth / L 'Adoration de la Terre)
1. 引子(Introduction )舞劇以獨奏大管在高音區吹出的一支陰鬱的立陶宛民間曲調開場,它那神秘的音響把我們帶到了史前時期的一座孤寂的山谷。在這裡,春天即將來臨,大地逐漸甦醒,一群男女在靜靜地沉思。
2. 春天的徵兆(The harbingers of spring Dansre des adolescentes)(大地回春;青年舞曲)這一段以模仿沉重踏步的節奏作為開始,青年們和著這種粗野的節奏而跳舞。這是“春天到來”的歡樂宣告。
3. 劫持的遊戲(Mock abduction Jeu du rapt)這是整部舞劇中最粗野、最恐怖的一段,舞蹈也是激烈而粗獷的。整個樂隊變得越來越喧鬧,不時還傳來雷鳴般的爆裂聲。
4. 春天的輪舞(Spring rounds Rondes printanieres)雙簧管奏起了似乎無始無終的抒情旋律,像一支牧歌,充滿了質樸的
思慕之情,同時又表達出熱烈的願望。
5. 對抗部落的遊戲(Games of the rival tribes Jeux des cites rivales)場描寫部落間戰鬥的舞蹈。在舞劇中,這是一段兩人一組的體操般的舞蹈,而樂隊則用一支受到“古怪而有力”的節奏交替支撐和推進的旋律,來為這一舞蹈伴奏。
6. 聖者登場(Procession of the Sage Corege dr Sage)四支法國號以不同的
調性,莊嚴而有力地宣告長者的到來。這時,打擊樂器用各種節奏來作伴奏,其中還有弦樂器的
顫音纏繞其間,呈現出在遠古的獻祭儀式上香菸繚繞的情景。
7. 大地的崇拜(聖者)(Adoration of the Earth Adoration de la Terre)這一段僅四小節,以一個輕微而神秘的不協和和弦構成,是上一段突然剎住後的一個尾音,它與先前的轟然巨響形成鮮明的對比。
8.大地之舞(Dance of the Earth Danse de la Terre)這是一段氣氛熱烈、力度與配器變化多端的音樂。當這一音樂最後上升到極度狂亂的音響時,全曲的第一部分在樂隊的沉重切分和弦音響中,以最強音結束。
第二部分:獻祭
(The Sacrifice / Le Sacrifice)
9. 引子(Introduction)
斯特拉文斯基曾為這個引子取名為“異教徒之夜 ”。 這段音樂描寫出獻祭前夜的沉思:長者和少女們圍坐在篝火旁,他們都沉思不語,因為要從這些少女中挑選一個作犧牲者——她將不停地跳舞,直至死去,這就是對大自然的獻祭。
10. 少年神秘的環舞(Mystical circle of the adolescents Cercles mysterieux des adolescentes)表現精細效果而細分成十三個聲部的弦樂器組,奏起了一支陰沉的、懺悔似的旋律。這是青年們在舞蹈。
11. 讚美被選中者(Glorification of the Chosen One Glorification de l'Elue)這段表現被選少女與其他少女們和男青年的兩段舞蹈。音樂節奏複雜,節拍多變。
12. 召喚祖先(Evocation of the ancestors Evocation des ancetres)在低音單簧管和低音弦樂器低沉的長音背景下,木管樂器和銅管樂器的一連串蠻橫
和弦,令人心焦地反覆奏響。它們不時被定音鼓和低音鼓打斷,這鼓聲仿佛是在催促被選少女跳“獻祭舞”。
13. 祖先的儀式(Ritual of the ancestors Action rituelle des ancetres)英國管奏出一支粗野的歌,仿佛一個原始的咒語,全場為之震驚,並在這激發原始人舉行神秘祭儀的咒語聲中感到顫慄。
14. 獻祭的舞蹈(Sacrificial dance Danse sacrale) 這最後一段音樂是整個獻祭儀式的最高潮。被選少女經過前幾段音樂的催促,在彷徨以及因懼怕而神思恍惚之後,終於跳起了獻祭舞。被選少女在越來越粗野的音樂聲中,精疲力盡地倒下——她終於將自己的生命獻給了大地和春天。
腳本
“讓我們最後
再看一眼石器時代的一個生活場景吧……一個假日。構想這是一個人們慶祝春天太陽的勝利的假日。當所有人長途跋涉走入樹林享受著樹木的芳香:當他們用早春的青枝綠葉編織成芬芳的
花環,並拿花環把自己打扮起來。當人們跳起歡快的舞蹈,當所有的願望都得到了滿足……人們歡呼雀躍。在他們中間,藝術誕生了。他們非常接近我們。他們當然要歌唱。歌聲飄過湖面,傳遍了所有的小島。熊熊的火焰閃動著黃色的光芒。火焰旁邊人群移向昏暗的空場。白天洶湧的湖水此時變得寧靜平和,發出淡藍色的幽光。在夜的歡笑聲中,獨木舟的剪影在湖面上自如地滑動。”
……
看法
斯特拉文斯基1962年在他的《呈示部與發展部》中指出:“《春之祭》除了我自己的努力之外,更應該感謝
德彪西,其中最好的音樂(
前奏曲)和最差的部分(第二部分兩隻獨奏小號第一次進入和《被選中者的讚美》的音樂)都有他的功勞。
評論
春之祭
根據
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改編而成的三幕歌舞劇《春之祭》明顯繼承了德國表現性舞蹈的傳統,並且已經包含了皮娜·鮑什基本的表現手法,這些手法在她稍後的作品中都得到了繼續發展和不同程度的演繹。歌舞劇的最後一部分《春之祭》在首演後不久就被改成了一部獨立的同名作品,並成為烏珀塔爾舞劇團演出次數最多和最成功的作品。
除了更接近於舞劇的第二部分之外,這是迄今為止最後一部從傳統意義上進行編舞的作品。它同時標誌了戲劇手段的不斷極端化和逾越對傳統舞蹈的理解這一發展過程的結束點和轉折點。可以說,通過《春之祭》這部作品,一個狹義上的舞蹈藝術階段走向終結,緊接著出現了一系列被稱為烏珀塔爾概念的現象。蒙太奇的原則,把語言包括在內,對六十年代的藝術發展史的加工等都變成了決定性的風格特點。就這一點來說,從《春之祭》出發來介紹烏珀塔爾舞劇團是完全合理的,這部作品也使
皮娜·鮑什第一次獲得了廣泛的認同。
她的第一部作品,1952年根據
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的康塔塔改編而成的《來自西部的風》,用雕塑藝術的方式探討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個主題。存在的痛苦、對與人親近的渴望與親近的不可能是舞蹈所要著重表現的母題。舞台被幾扇虛擬的大門和一些拉在大門之間的鐵絲網劃分為四個區域。在第二個區域裡有一張金屬編織的桌子,好像還同時被當床使用—這已經成為異化了的兩性關係中性別鬥爭的主要對象。
在皮娜·鮑什的舞劇中沒有“好像”;演員們不是在表演他們的精疲力竭,因為在沒過腳踝的泥土裡跳舞的確使他們精疲力竭。這個舞劇對演員精力的消耗,觀眾是可以直接感覺到的。他們沒有把疲憊隱藏到微笑的面具後面,而是通過沉重的呼吸聲清楚地表現了出來。演員們用無拘無束的身體完成的這種強烈的感觀刺激,非常物理地認證了這個故事並且使得在場的人幾乎對這場獻祭有著切身的感受
個體總是在他的徒勞和渴望中與群體形成對立。它用幾個富於表現性的動作表現了周圍世界的節奏和其強迫機制。在一群婦女中間有一個倒下了,但是舞蹈的節奏沒有被打斷。男人把女人提在手裡,像抖動木偶一樣抖動她。一個男人與一個女人像照鏡子一樣互相對跳,但是被分隔空間的帷幕隔開的。兩人的接觸是不可能的,因為兩個人都被分隔在不同的空間裡。
這種分隔的原則同時也決定著個體和群體之間的關係,他們無法進入到同一個區域。除了不斷出現的集體舞蹈之外,空間的變換構成了編舞上和內容上的另一個重要因素,這主要是由一股張力而產生的。生活在激烈的生活節奏的教條下的群體,與企圖突破這種教條的束縛但還是沒有逃離其影響的個體構成了這一張力的兩極。同樣還有徒勞的接近與空間上的分離之間的張力,這種空間上的分離是造成陌生化和個人定位的主要原因。它們不僅決定了這部劇形式上的,而且還決定了其內容上的原動力。
在這裡關於男女角色的定位問題也已經被提了出來。權力是掌握在男人的手裡的,女人對他們來說就是可以隨便使用的材料,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來享用。但這種角色的分配所帶來的影響也不是單方面的。即使權力的分配是不平等的,但是男女之間的孤立與難以走向彼此對兩性來說都是非常可悲的事實。
第二部分
歌舞劇的第二部分,標題是《第二春》,用卓別林式的幽默探討了這個主題。這裡把視線投向了一個小市民的家庭,一對德高望重的老夫婦正坐在那裡用餐,背景展現的是兩人戀愛時候的“回憶”,首先是這個男人的回憶:新娘,聖母般的、純潔的、無辜的化身;蕩婦,富有誘惑性的淫蕩的化身,以及蕩婦的一個自信可以致男人於死地的變形。這個男人年輕時經歷的這三種女人就已經包含了男人對女人的所有想像。在男人的眼中,女人只能扮演他們印象中的這三種形象中的一個,而無法獨立構建一個真正的女性身份認同。《第二春》的原動力也是來自於一種二元論:一方面是婚姻生活中的僵化的儀式,另一方面則是男人的回憶和他對於夫妻之間第二春的渴望。
音樂的運用也是在竭力為這一主題服務。在慢動作式的晚餐場景中他試圖去接近她,但是他剛剛靠近她的時候突然響起了一陣嗒嗒的“鐘錶音樂”。於是她從他的懷抱中掙脫出來,拖著細碎的步子急匆匆地逃向了她的“家庭婦女的工作”。通過這樣一個場景產生了一種鬧劇式的滑稽效果,小市民的婚姻生活被用一種無聲的悲喜劇的形式表現了出來。對歷史的引用也產生了同樣的效果。因此穿著紅色裙子的蕩婦形象使人聯想到
伊莎多拉·鄧肯,並且她通過誇張地模仿男人的求愛行為使人感覺到了男人幻想的可笑。
在這裡幻想與現實的場景沒有被嚴格地區分開。就像男人接近女人的企圖總是被“鐘錶音樂”打斷一樣,在回憶中也總是穿插進現實生活的場景。舞台上那個具有誘惑力的女人是一個愛吃甜食的人,並且正在用手指從碗裡撈奶油吃。由此產生的滑稽可笑有助於實現一種陌生化效果,有助於將人的內心壓力和男性沙文主義的道德準則表現出來。
結尾部分也是特別注重這一點。當所有的誘惑手段都落空,回憶慢慢平靜下來之後,一切又都歸於寧靜:男人和女人重新在桌邊相對而坐,兩手相握——一幅悲哀的斷念的場景。
皮娜·鮑什歌舞劇的最後一部分《春之祭》從根本上來說還是遵循了歌劇的場次順序,並沒有與異教的俄國產生聯繫。兩性之間的鬥爭不是在大地的崇拜這一部分中才產生的;這種區分是早就預定的事實而且也是情節發展的出發點。這一部分著重表現了一個少女的獻祭。唯一的場景布置就是在舞台上鋪了一層薄薄的泥土,這樣就使整個空間具有了一種遠古時期的競技場的感覺:一個生與死的較量的場所。這個舞台也為舞蹈演員們營造了一個“物理的”活動空間。大地已不僅僅是與劇作內容相關的比喻,而且還直接影響著演員的運動,賦予它們一種天然的重量並且表現出了獻祭儀式的殘忍。因此《春之祭》又一次用身體將這個故事書寫到了地面上:一開始光滑的地面到最後變成了一片混亂的戰場。泥土沾到了女人們薄薄的衣衫上,塗滿了她們的面頰,沾滿男人們裸露的上身。
內容
第一個場景展示的是一個女人躺在一條紅裙子上,稍候被選中的祭獻少女將穿著它不停地跳舞直至死去。她被拉到那群女人的舞蹈之中,但是總是有人想從這個群體中逃出來。男人和女人圍成神秘的圖案並且用一種運動的語言開始了大地崇拜的儀式。這裡提到的異教的咒語並不是對原作的重複,皮娜·鮑什只是截取了遠古宗法社會的基本模式,並且將其轉譯到了現代。
因此大地的崇拜更像是一個男女共同的儀式,儀式結束之後兩性就又重新回到原來的分離中去了。一段表現性很強的舞蹈將男人和女人完全不同的個性清晰地刻畫了出來(男人主要是通過攻擊性的跳躍力量)。但在這裡兩者都被一種具有決定性意義和束縛力的節奏給吸引住了。
在將要選擇獻祭的犧牲者時,大家表現出來的是恐慌和驚駭,這主要表現在那條裙子從一個女人的手中傳到下一個女人手中的時候。這個“測試”一遍遍地進行著,它表明,每個人都有可能是犧牲者,
每個女人的命運都是一樣的。然後大家按性別分成了兩部分,男人站在後面等待,女人們則恐懼地圍成一個小圈子,她們一個接一個地走向男人的頭領那裡去接受那條裙子。他躺在裙子上,這是他有權決定犧牲者的象徵。
女人們又一次打亂了順序開始舞蹈,她們是為了稍候再重新組合。一個人跑出去拿起了那條裙子,在女人中間傳遞著,直到男人的頭領指出犧牲者是誰。這意味著一种放縱的生產儀式的開始,這個儀式主要表現為節奏不斷加快的交媾。但這些都是強制發生的,從它的暴力特點上來看這更像是對女人的強暴,而不是其充滿樂趣的解放。當男頭領將獻祭犧牲者交回到那群目瞪口呆的女人手中的時候,她在她們驚訝的注視下開始了死亡的舞蹈。
總體來說,由三部分組成的歌舞劇《春之祭》是對同一個母題的三種不同的表現形式,每一種形式都是通過不同的舞蹈藝術表現的:開始的部分類似於雕塑藝術的手法,第二部分採用了悲喜劇的電影製片手段與其相對應,最後一部分則是對這一主題的擴展。處於中心地位的是性別之間的對立和男女之間的陌生感。因此很明顯這部作品重點表現的就是女人的角色,女人作為客體和犧牲品的角色。
總體評價
儘管皮娜·鮑什1978年對題材進行了現代化處理,但這裡的祭獻儀式還是有著很強的命運色彩。在《春之祭》中,皮娜·鮑什將她的表現焦點尖銳地集中到了婦女祭獻品的受難這一非常野蠻卻往往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情境中。這部作品可以理解為是對現實世界的一個比喻,現實世界也一直在無情地促進祭獻品尤其是女性祭獻品的犧牲。因此《春之祭》以及皮娜的其他幾部作品都是對這一現象的揭露。與約翰·克萊斯尼托的舞劇不同的是,她沒有去試圖揭示這些現象的社會背景。烏珀塔爾舞劇團就是要毫不妥協的面對社會的苦難,並且用舞蹈的情感表現力將這些事情展現在觀眾的面前。
因而這部作品的創新之處不僅在於,它拋開了遠古的儀式而轉為探討當下的時代主題,如性別衝突、異化等;它的新還表現在極端化和情感化上。與其他作品通常將個人的恐懼和渴望抽象化或者是避而不談不同的是,在皮娜·鮑什這裡感情體驗反倒成為表現的重點和出發點。觀眾必須自己做出決定。從沒有一個編舞家像皮娜·鮑什這樣,將日常生活的經歷,不僅僅是自己的和個人的,融進了自己的舞蹈作品中。如果由於布萊希特的教育理論,這些劇作最後都歸入了一重簡單實用的表達方式:“可惜,啊,關係不是這樣的”,那么皮娜·鮑什的舞劇想要激起的一種情緒就是,這是盲目的,而只有理智的人才會這么說。
愈發接近日常生活並愈發具體,但又充滿詩意,這部舞劇在各種蒙太奇的組合中找到了探求情感深處的方法。它表達出了情緒的波動,並賦予了理性的認識一種存在的載體,這種載體是必不可少的。
中國版
2013年5月9日晚,由旅德著名華人編導
王新鵬為
中央芭蕾舞團創作的《春之祭》在
國家大劇院歌劇院隆重首演,以此紀念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首演100周年,同場首演的還有中芭駐團編導
費波的新作《
波萊羅》,以及世界著名編導大師莫里斯·貝嘉的代表作《
火鳥》。將這三部根據音樂史上極具份量的音樂名作編排的芭蕾作品同台演出,並由交響樂團現場演奏,是對中央芭蕾舞團綜合實力的一次全方位考驗和巨大的挑戰,更是2013年中芭創作並上演的一台“重頭戲”。
王新鵬談到此次創作表示,我與
馮英團長一起探討要為紀念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首演100周年獻禮做一個演出。關於中芭版《春之祭》,我想在原有的版本當中做一個主題的全新展現,因為這已經是我第三次編排這個劇目了。談及中芭版《春之祭》,首先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最主要的是能夠根據這個劇團量體裁衣。中央芭蕾舞團在世界上是一個很有影響力的、非常專業的芭蕾舞團,是國際知名芭蕾舞團中的佼佼者。這個群體不僅在歐洲、在美洲、乃至在世界範圍內已經具有一定的威望。她的主要演員、群舞演員都具備了一定的水準,所以這就給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基礎。至於這一版的《春之祭》本身已超越時空的概念,也許發生在很久遠以前,也許近在咫尺,但是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表達人們內心的一種希冀和萌動,對春天的期盼也是對生命的渴望。希望大家能喜歡這一版《春之祭》。
2013年5月9日中芭版《春之祭》首演演職人員:
製作人、總策劃:馮英
編導:王新鵬
舞美設計:龔勛
服裝設計:王新鵬、和曉欣
燈光設計:卡羅·切里
化妝設計:徐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