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日記18:把心找回來》是2013年4月1日嶽麓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星雲大師。
基本介紹
- 書名:星雲日記18:把心找回來
- 出版社:嶽麓書社
- 頁數:266頁
- 開本:32開
- 定價:20.00
- 作者:星雲大師
- 出版日期:2013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53800240
- 品牌:嶽麓書社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嶽麓書社出版的《星雲日記》是星雲大師的全套日記首次在中國大陸出版,融合星雲大師一生身教與言教、大我與大愛,是星雲大師人生勵志類經典作品的集大成之作,詳實記錄了大師生活哲學和智慧語錄,是一代高僧行儀風範的完整典載。日記,是生活的痕跡,是成長的寫照、經驗的記載,也是一個人生命的歷史。大部分的日記是私密的,或深植內心深處,或隨著歲月泛黃…… 這是一份特別的日記,來自眾生,屬於眾生,讀《星雲日記》,仿佛進入一個開闊的胸懷,一頁內心最深層的省思……《星雲日記》也可每冊單獨閱讀,從星雲大師平實的步伐中,進入佛學、進入一代宗師聖潔的心境。
編輯推薦
嶽麓書社出版的《星雲日記》收錄星雲大師1989年7月1日至1996年12月31日的日記,這也是星雲大師一生所寫的全部日記,詳細記載了他每日的弘法行程、演講、活動、心得、計畫等,熔佛法、哲學、文學、慈心悲願於一爐,實為一代高僧之心靈剖白與濟世旅程,為現代佛教歷史的進展保存或提供了至為珍貴的第一手資料,亦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養精神之津梁,從中可獲得許多做人做事的啟示與新知。本書為第18冊。
作者簡介
星雲大師,江蘇江都人,1927年生,為禪門臨濟宗第四十八代傳人。十二歲禮志開上人出家,1949年赴台灣,1967年開創佛光山,以弘揚“人間佛教”為宗風,樹立“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之宗旨,致力推動佛教文化、教育、慈善、弘法等事業。大師著作等身,總計兩千萬言,並翻譯成英、日、西、葡等十餘種文字,流通世界各地。
於大陸出版的有《佛光菜根譚》《釋迦牟尼佛傳》《佛學教科書》《往事百語》《金剛經講話》《六祖壇經講話》《人間佛教系列》《迷悟之間》《人間萬事》等八十餘種。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星雲大師一生所倡導的人間佛教,消除了寺廟佛教和人間煙火之間的鴻溝。這無疑讓佛教這一流傳了兩千五百年的古老宗教,在我們現代的信息社會顯示出了新的活力和意義。——鳳凰衛視 《文化大觀園》
名人推薦
星雲大師寫日記的風格,不同於一般人所寫的日記,僅是柴米油鹽、愛恨情仇等等。他是用“心”去觀察世間的千妍百態,更是從“心”的深度去作評論,引導世人向內心世界作深層的探索。《星雲日記》所揭櫫的真諦,即是要人們以佛在心中的態度,去看問題、提問題和評論問題。也就是明白指出,只要善心所至,即能廣度眾生。因此,我對《星雲日記》是以超脫塵俗的價值觀去欣賞的。——中國國民黨榮譽黨主席 吳伯雄 我非常敬佩星雲,因為他是一位最不像出家人的出家人,最不像高僧的高僧。佛教講“障”,事實上我最怕和出家人或高僧接近,因為他們好像也有“佛障”,高高在上的姿勢,使我在他們身上看不到慈悲,而我這位基督徒卻很喜歡和星雲大師接近。——著名作家 柏楊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五百年前是馬丁·路德,現在是星雲大師。——著名史學家 唐德剛教授 當前這個社會最缺乏的就是令人仰慕的身教與言教;當前社會最需要提倡的就是大我與大愛。《星雲日記》正是融合了星雲一身的身教與言教、大我與大愛。這套《星雲日記》是人生的大書,它不只是個人成長的寫照,更是內心深處的省思,它透漏了作者的熱心、關心、用心。任何人讀了這些日記一定會獲得領悟、獲得啟示。——台灣天下遠見文化事業群總裁 高希均
圖書目錄
自 序星雲/1
師父的心,我懂! 鄭羽書 /7
夢中說夢(1992年7月1日—7月15日) /9
逆增上緣(1992年7月16日—7月31日) /73
把心找回來(1992年8月1日—8月15日) /131
廣結善緣(1992年8月16日—8月31日) /193
星雲日記的迴響/261
適應不同根器的法門廖耿能 /263
編輯後記/265
師父的心,我懂! 鄭羽書 /7
夢中說夢(1992年7月1日—7月15日) /9
逆增上緣(1992年7月16日—7月31日) /73
把心找回來(1992年8月1日—8月15日) /131
廣結善緣(1992年8月16日—8月31日) /193
星雲日記的迴響/261
適應不同根器的法門廖耿能 /263
編輯後記/265
後記
適應不同根器的法門
廖耿能
“星雲日記”
就像西遊記,大師行腳四方,度眾無數。
“星雲日記”
就如印心堂,師徒紙上交心,天涯咫尺。
“星雲日記”
就是定心丸,徒眾信心動搖,一服見效。
“星雲日記”
好像高僧傳,吾師生活點滴,篇篇感人。
“星雲日記”
好比沐浴乳,信眾身心污垢,得以清淨。
“星雲日記”
宛若智慧泉,眾生慧命枯竭,飲後生津。
“星雲日記”
宛如催淚彈,師父無私無我,令人淚下。
“星雲日記”
猶若大藏經,和尚娓娓道來,人人領解。
“星雲日記”
猶如金言集,修身齊家治國,字字珠璣。
“星雲日記”
是二十世紀,人間佛教行者,圓滿見證。
廖耿能
“星雲日記”
就像西遊記,大師行腳四方,度眾無數。
“星雲日記”
就如印心堂,師徒紙上交心,天涯咫尺。
“星雲日記”
就是定心丸,徒眾信心動搖,一服見效。
“星雲日記”
好像高僧傳,吾師生活點滴,篇篇感人。
“星雲日記”
好比沐浴乳,信眾身心污垢,得以清淨。
“星雲日記”
宛若智慧泉,眾生慧命枯竭,飲後生津。
“星雲日記”
宛如催淚彈,師父無私無我,令人淚下。
“星雲日記”
猶若大藏經,和尚娓娓道來,人人領解。
“星雲日記”
猶如金言集,修身齊家治國,字字珠璣。
“星雲日記”
是二十世紀,人間佛教行者,圓滿見證。
序言
師父的心,我懂!
鄭羽書
寫一篇五百字的“星雲大師日記讀後感”竟思索了四個月!
每當夜深,每當離鄉,捧著師父的日記,心裡暖暖的,眼裡卻含著淚,多少師父的叮嚀,多少師父的愛心,盡在眼底。這感受別說五百字,五千字、五萬字又如何能表達於萬一,這感受也只有師父的孩子能懂!
從師父的日記了解一個修行者的心路歷程,一個出家人的慈悲心與大願心,讀師父的日記,在我的生命中是新生、蛻變與成長,更教給我生活中處人處事的哲理。
讀師父的日記有學習不盡的寶藏,為眾生學包容,為佛教學忍辱,大千世界中儘是修行,未必是苦,而是五味!
我了解師父再忙、再累也要完成寫日記的工作,他要出家與在家的弟子們雖然見不著他,卻能對他的所行所言瞭若指掌,雖然聽不見他開示,卻能對他的宗風思想牢記而行。
但,有幾人能懂?師父偶亦感慨:“我的弟子們口會說——我要如何……我想如何……我……思想里都是我,哪有常住?哪有佛陀?”
近三年眼看師父鬢白、疲累、蒼老,他不顧一切與時間賽跑,不顧身體狀況為眾生奔忙,我除了心疼,只恨自己能力不足,不能為師父分擔;常自豪能當師父的徒弟是福氣,常自問能為師父做什麼?
每當一炷香,總祈求將我的歲月加於師父,因為他的歲月屬於眾生,受益者將是無限!
鄭羽書
寫一篇五百字的“星雲大師日記讀後感”竟思索了四個月!
每當夜深,每當離鄉,捧著師父的日記,心裡暖暖的,眼裡卻含著淚,多少師父的叮嚀,多少師父的愛心,盡在眼底。這感受別說五百字,五千字、五萬字又如何能表達於萬一,這感受也只有師父的孩子能懂!
從師父的日記了解一個修行者的心路歷程,一個出家人的慈悲心與大願心,讀師父的日記,在我的生命中是新生、蛻變與成長,更教給我生活中處人處事的哲理。
讀師父的日記有學習不盡的寶藏,為眾生學包容,為佛教學忍辱,大千世界中儘是修行,未必是苦,而是五味!
我了解師父再忙、再累也要完成寫日記的工作,他要出家與在家的弟子們雖然見不著他,卻能對他的所行所言瞭若指掌,雖然聽不見他開示,卻能對他的宗風思想牢記而行。
但,有幾人能懂?師父偶亦感慨:“我的弟子們口會說——我要如何……我想如何……我……思想里都是我,哪有常住?哪有佛陀?”
近三年眼看師父鬢白、疲累、蒼老,他不顧一切與時間賽跑,不顧身體狀況為眾生奔忙,我除了心疼,只恨自己能力不足,不能為師父分擔;常自豪能當師父的徒弟是福氣,常自問能為師父做什麼?
每當一炷香,總祈求將我的歲月加於師父,因為他的歲月屬於眾生,受益者將是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