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繫結構研究方法

星繫結構研究方法是研究星系的形態、分布等結構特徵並給予理論解釋的科學方法。星系是由幾億到上萬億顆恆星以及氣體、塵埃和其他形態的物質組成的龐大系統,其尺度達數千乃至數十萬光年。星系具有複雜的結構,其研究方法主要有:①按形態考察。不規則星系無明顯的結構特徵。橢圓星系通常由位於其中央物質密度較大的核和處於其外圍物質分布較稀疏的暈構成。核又可分為核球和位於核球中心的密度更大的核心兩部分。旋渦星系由內往外通常包括核心、核球、盤和暈幾部分。盤的形狀猶如“鐵餅”,其直徑比核球大若干倍。盤內有旋臂,從核球往外伸展。透鏡狀星系則有盤而無旋臂。②分別研究星系內不同類型天體的分布與運動特徵,然后綜合為星繫結構的完整圖景。③用動力學理論解釋星繫結構的觀測特徵。例如用密度波理論解釋旋臂的起源及維持機理,用暗物質解釋星系自轉曲線的平坦特徵等。

1.進行多波段的綜合性研究。例如,由於星系核中的星際塵埃雲嚴重吸收可見光,所以難以用光學望遠鏡觀測到被塵埃遮蔽的星系核心;但射電波卻能穿透塵埃雲,故可用射電望遠鏡接收星系核心部分的射電輻射,從而探明相應的結構特徵。2.研究星系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等因素,以闡明某些星系所具有的特殊結構。對星繫結構的研究有助於解決星系的起源與演化這一難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