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中國俗語)

1930年1月5日,毛澤東寫給林彪一封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這封信中批評了當時林彪以及黨內一些同志對時局估量的一種悲觀思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星星之火
  • 外文名:sparks of fire
  • 年代背景:1930年1月5日
  • 內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提出人:毛澤東
年代背景,歷史意義,具體內容,

年代背景

1930年1月5日,毛澤東寫給林彪一封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這封信中批評了當時林彪以及黨內一些同志對時局估量的一種悲觀思想
那時在對於時局的估量和伴隨而來的行動問題上,黨內有一部分同志還缺少正確的認識。他們雖然相信革命高潮不可避免地要到來,卻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來的可能。他們似乎認為在距離革命高潮尚遠的時期做這種建立政權的艱苦工作為徒勞,而希望用比較輕便的流動游擊方式去擴大政治影響,等到全國各地爭取民眾的工作做好了,然後再來一個全國武裝起義,那時把紅軍的力量加上去,就成為全國範圍的大革命。他們這種全國範圍的、包括一切地方的、先爭取民眾後建立政權的理論,是於中國革命的實情不適合的。他們的這種理論的來源,主要是沒有把中國是一個許多帝國主義國家互相爭奪的半殖民地這件事認清楚。
有些黨員從主觀主義出發不恰當地看大了革命的主觀力量,而看小了反革命力量。結果,走上盲動主義的道路。

歷史意義

那時中國革命的主觀力量雖然弱,但是立足於中國落後的脆弱的社會經濟組織之上的反動統治階級的一切組織也是弱的。這樣中國革命的走向高潮,一定會比西歐快。在1927年革命失敗以後,革命的主觀力量確實大為削弱。若僅依據某些現象來看,黨內同志們發生悲觀的念頭也是很自然的。但若從實質上看,那便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現在雖只有一點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發展會是很快的。它在中國的環境裡不僅是具備了發展的可能性,簡直是具備了發展的必然性,這在五卅運動及其以後的大革命運動已經得了充分的證明。
馬克思主義者對未來的發展和變化,只能說出個大的方向,不可能機械地規定時日。所謂的中國革命高潮快要到來,正如毛澤東所說的,“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隻航船,它是立於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於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
毛澤東的這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那時安定了不知多少黨內的同志,使他們看到了希望。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這星星之火,使勝利的紅色旌旗飄遍中國,點亮了中國革命的燈塔,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我們黨憑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堅定信念和“艱難奮戰而不潰散”的艱苦奮鬥作風,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了一個接一個的勝利。

具體內容

毛澤東在信中批評了林彪的錯誤思想,指出:
一、現在中國革命的主觀力量雖然弱,但是立足於中國落後的脆弱的社會經濟組織之上的反動統治階級的一切組織(政權、武裝、黨派等)也是弱的。
二、1927年革命失敗以後,革命的主觀力量確實大為削弱了,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現在雖只有一點小小的力量,它的發展會是很快的。
三,對反革命力量的估量,決不可只看它的現象,要去看它的實質。1928年底到1929年初,敵人對井岡山根據地進行三次“會剿”,好象很有力量,其實英、美、日在中國的鬥爭已十分露骨,軍閥混戰業已形成,實質上這是反革命潮流開始下降,革命潮流開始復興。四,現實的客觀情況是,各種矛盾都向前發展了,全國布滿了乾柴,很快就會燃成烈火。
毛澤東在信中運用唯物辯證法,科學地分析了國內政治形勢和敵我力量對比,批判了誇大革命主觀力量的盲動主義和看不到革命力量發展的悲觀思想,認為這是“於中國革命的實情不適合的”。信中充分估計了建立和發展紅色政權在中國革命中的意義和作用,提出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思想。明確指出:“紅軍、游擊隊和紅色區域的建立和發展,是半殖民地中國在無產階級領導之下的農民鬥爭的最高形式”,“是促進全國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