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易陽城
- 地理位置:河北省永年縣
- 占地面積:1.3平方公里
- 又稱:易陽城遺址
遺址簡介,歷史追溯,保護單位,
遺址簡介
易陽城古城周長4.5公里,面積1.3平方公里,現古城址內有南陽城、北陽城、東陽城和代莊四個村莊。這裡的陽城地名應是漢代以來易陽城的略稱。在易陽城遺址西南隅,今西陽城鄉政府所在地南約二百米處,有一高出周圍地面兩米多的台地,東西寬約三百米,南北約五百米,地下發現有許多漢之前的磚瓦和陶片,當地百姓稱之為“紫禁城”,是“九連王”(或為“景梁王”之類的諧音)居住的地方。此外,城內保留有南校場、北校場、王法台等名稱。這些流傳下來的地名說明易陽城遺址在秦漢之前決非普通縣城,“紫禁城”遺址的高大也決非普通建築物的台基。易陽城遺址很可能是趙信都遺址或是原在信都遺址上的重建。
歷史追溯
古城內出土有不少戰國遺物,如筒瓦、板瓦和生活用具的陶罐、盆、細把豆等。根據城的位置離邯鄲近,以及城的規模和文化遺存,可知易陽城遺址便是史書上記載的易陽城和信宮所在地。因洺河故稱南易水或漳水,河之北稱為陽,河之南稱為陰,今城址居洺河北岸,故稱“易陽城”。城址內及附近村莊因城而得名,如東陽城、西陽城、北陽城等。易陽城址應是古易陽城無疑。後代地方志書記載的“古易陽城在今永年縣治臨洺關”是錯誤的。宋《太平寰宇記》載:“今之洺水,古亦稱漳水,又名南易水。漢趙國易陽當在南易水之北。水北為陽,故因以名縣,今臨洺關在洺河南,疑非漢易陽故縣”。今臨洺關一帶,在幾次文物普查中,尚未發現古城址,同時從地理位置上看,臨洺關在洺河以南,河南岸的城鎮未見有帶陽字的名稱。
易陽,前漢置縣,屬趙國,建安年中改屬魏郡,晉屬廣平郡,北齊廢易陽縣入襄國縣,置襄國郡,後周仍改為易陽縣,別置襄國縣。隋開皇六年(586年),改易陽為邯鄲,十年(590年)又改臨洺,屬武安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於臨洺縣置紫州,武德四年(621年)州廢,屬磁州;武德五年(622年)屬洺州;宋熙寧六年(1073年)改臨洺為鎮,入永年縣。
易陽城是趙國邯鄲西北的重要城邑,信宮是易陽城內趙王一處重要行宮。信宮,《春秋後語》亦稱信武宮,地點據唐張守節《史記正義》稱:“在洺州臨洺縣也。”唐代臨洺縣在今河北永年縣境內。趙國凡接見它國君王、貴賓、節日大朝、國家議事等多在信宮舉行。如《史記-趙史家》載:“趙武靈王元年(前325年),梁襄王與太子嗣、韓宣王與太子倉來朝信宮”。“武靈王十九年春正月大朝信宮,召肥義與議天下五日而畢。”
關於信都、信宮和檀台(信都的前身)的問題。經河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兼歷史所所長、研究員孫繼民,邯鄲市博物館館長、研究員郝良真考證,認為信都是趙國建立邯鄲之外的陪都,是趙國的第二政治中心其地點為我們所指易陽古城遺址及周圍附近。至於為什麼要建陪都,二位專家認為,自趙國趙敬侯之後,直到公元前228年,趙國的政治中心一直是邯鄲。邯鄲位於趙國疆域的東南部,東距齊國的聊城、西距韓國的上黨地區都不過百餘里,南距魏國的鄴只有幾十里,而且東、南兩面有無天險屏障。在當時諸國間頻繁政治鬥爭和軍事紛爭的背景下,趙國都城處於易受攻擊的不利位置,難免隨時受到來自敵國的威脅。在趙孝成王時期,不到百年時間,國都頻遭危險,說明作為政治中心的邯鄲有其地理位置接近敵國的不足,趙國統治者亦面臨著都城一旦失陷,任何控制全國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作為應變的措施便是建立陪都,亦即建立邯鄲之外的第二政治中心,況且建置陪都是戰國時期盛行的建制。關於建立時間及歷史沿革,二位專家也認為,信宮的前身應為檀台,是君主居住使用的宮室,檀台、信宮、信都三者是不同時期的不同名稱。信都營建的最早年代公元前355,已知是趙成侯二十二年(前355年)。
在秦末農民戰爭和楚漢戰爭中,武臣、趙歇、張耳曾於故趙地域先後建立過稱號趙國和常山國的割據政權。當武姓的趙國政權建立伊始和作為西漢封國的張姓趙國封廢之時,其政治中心均在故趙都邯鄲,但其間曾屢次遷都信都、襄國(前稱信都,後改襄國)。
在秦末漢初的前後幾年中,信都、襄國就曾四次作為趙國政治和常山國政權的中心。第一次立都信都,是在武臣被殺趙歇初立之時。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陳涉發動了大規模的秦末農民起義,不久建立了張楚政權。陳涉稱王后,原魏國的名士舊官吏張耳、陳余也投奔陳涉加入農民起義軍行列。陳余向陳涉建議請兵北略趙地,陳涉便以武臣為將軍,邵騷為護軍,張耳、陳余為左右校尉,帶兵三千,向北攻侵趙地,武臣率領的北征軍自白馬渡過黃河,進入趙地,一路進展順利,擴展反秦武裝數萬人。至八月,占領了豫北、冀南一帶包括邯鄲等在內的趙地三十餘城。後來,張耳、陳余因投奔陳涉未被重用。心懷不滿,便肆意策劃武裝反叛,脫離陳涉控制。武臣聽從了張耳、陳余的建議,遂自立為趙王。以陳余為大將,張耳為右丞相,邵騷為左丞相,建立了武姓趙國,都邯鄲。
趙國政權建立不久,武臣便命令部將李良攻太原,由於久攻受挫和秦軍的誘降,李良開始動搖,恰在這時他又受到武臣姐姐的羞辱,於是李良決意叛亂,帶兵突襲邯鄲,殺武臣、邵騷。在這次叛亂中,張耳、陳余因事先有人通風報信,得以逃脫。張耳、陳余僥倖逃脫後,立即糾集殘兵,重整旗鼓,並採納門客的建議,立戰國趙王後裔趙歇為趙王。由於此時叛軍李良占據邯鄲,趙歇、張耳等只好“居信都”,重建趙國政權。接著,趙軍又擊敗前來進犯的李良,李良無奈,只好投降了秦將章邯。章邯引兵夷邯鄲城廓,邯鄲城從此遭到嚴重破壞。這便是趙歇政權第一次建都信都的社會背景。時在秦二世二年(前208年)的端月(正月)。
第二次是趙歇於巨鹿之戰復居信都。趙歇於信都稱王后,秦將章邯進兵攻趙,趙歇因立足未穩遭攻擊,與張耳出奔巨鹿。秦將王離率軍包圍巨鹿,趙歇剛剛建立的趙國政權便遇到了嚴重的危機。巨鹿被秦軍的凌厲攻勢,處境十分危機。於是,張耳派人北去常山徵調救兵,陳余所率領的數萬大軍,雖屯駐於巨鹿城北,但攝於秦軍的強大聲威,不敢越雷池一步,起初,燕、齊、等諸侯軍隊,為了保存自己的實力而畏懼不前,隔岸觀火,見死不救。在巨鹿城萬分危急的情況下,楚懷王派宋義為上將,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出兵救趙,宋義在救趙問題上猶豫不決,項羽力殺宋義,為上將軍,引兵渡黃河,以背水陣擊敗秦軍,使巨鹿轉危為安,趙國得救。於是,趙王趙歇、張耳大榭諸侯,此後,趙王歇復居信都,依據歷史記載,是年應在秦二世三年(前207年)的端月。
第三次是常山國正式以信都、襄國為都城。經過巨鹿之戰,當時的反秦力量組成了強大的陣營。趙歇、張耳所擁有的趙國勢力也進而成了以項羽為首的反秦陣營中的一支力量。反秦武裝在擊敗秦軍的主力之後,取得了戰爭的主動權。不久,秦將章邯也投降了項羽,項羽在秦楚戰爭的初期便躍身成為諸侯反秦陣營的盟主。與此同時,劉邦所統的漢軍也乘關中地區空虛,迅速攻占了秦都鹹陽。至此秦王朝宣布滅亡。在反秦力量取得戰爭最後勝利的時候,劉邦與項羽之間,圍繞著爭奪全國最高統治權又展開了持續五年之久的楚漢戰爭。值此之時,趙王歇統治集團內部也再次發生分裂。這次分裂起因是張耳與陳余在巨鹿之戰中的軍事觀點之爭。張耳與陳余本是刎項之交,私誼甚厚。此次巨鹿之戰,張耳被圍困城中,陳余率兵在外,在巨鹿危難之際,陳余沒有發兵以死相救,因此,張耳指責其按兵不動,陳余則以徒勞無益為辨。戰後,圍繞這個問題的爭執,二人互不相讓。最後,陳余賭氣解下軍印,推給張耳。張耳起初不受,後經人進言,才收下軍印,改編了陳余的部隊。陳余本是賭氣,不想張耳卻是認真,為此,陳餘一氣之下,憤然走出南皮。之後,張、陳二人反目為仇,這一事件就為爾後趙、常山政權的演變埋下了伏禍潛因。
公元前206年,項羽在秦王朝覆滅之後,自號“西楚霸王”,並分封天下諸侯。項羽將趙國故地一分為二,即常山國和代國分治,將原趙王趙歇遷封為代王,以張耳為常山王,治信都,並改信都為襄國,襄國成為了常山國的都城所在。而陳余占封三縣,低張耳一等。
第四次是趙王趙歇復返襄國為都。項羽分封諸侯不久,諸侯聯盟的陣營即發生分裂,這起因於諸侯對項羽分封的不滿。劉邦本有同項羽爭天下之心,加之被封為漢王,處在邊遠地區的南鄭,認為“是遷也”,遂立下反楚之意。此後,項羽殺義帝(熊心),成為諸侯反叛項羽的口實。田榮因項羽立齊將田都為齊王而憤怒,並殺天都自立為齊王。陳余被封三縣侯怨恨項羽不公平,也決意反楚。公元前206年8、9月間,陳余藉助田榮的勢力,攻破襄國,趕走常山王張耳,張耳因與劉邦有故交,則投降了漢王劉邦。隨後於年底,陳余迎趙王趙歇由代還都襄國,襄國在趙王歇第三次稱趙後,又由常山王的都城再次變為趙國的國都。
西漢二年(前205年)初,趙王趙歇還都襄國後,漢軍出兵東擊楚軍,並派譴使臣通告趙國,勸其降漢,陳余說:“如果殺掉張耳就降漢。”於是漢王劉邦就派人將張耳斬殺,拿著人頭給陳余看。劉邦以借人頭之計使趙國歸附,陳余遂出兵助漢。後來陳余發現張耳未死,又重新更幟背漢。西漢三年(前204年),在韓信攻占魏地之後,劉邦譴張耳與韓信又擊敗了趙國的井陘,於詆水斬殺了陳余,又在襄國殺死趙王歇。至此,結束了襄國作為趙國都城的歷史。一度叱吒風雲的趙歇、陳余隨之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綜上所述,可將趙歇、張耳先後於信都、襄國建立趙、常山政權的過程概括如下:從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初趙歇稱趙“居信都”,到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復居信都”,即在秦末的二年間,信都二次作為趙國的都城;從漢元年(前206年)初項羽封張耳為常山王,改信都為襄國,到年底陳余擊敗張耳迎還趙王趙歇,前204年韓信追殺趙歇於襄國,又可知襄國也二次為都,一次為常山國度,一次為趙都。
我們可以想像,信宮的宏偉壯觀,富麗堂皇。溶溶澄湖水緩緩流入宮牆;造型奇特的亭台樓榭,高低參差,錯落有致,長廊曲折,如絲迴環,飛檐尖聳,似禽鳥爭啄;高低冥迷,如入仙境,趙王在這裡接見外國來賓,會見別國王侯,與謀臣商議軍國大事,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有時,也在這裡休息,調養,享受天倫之樂。
當時的邯鄲繁榮,當時的易陽城也繁華。尤其是城池外洺河北岸,澄湖之畔,洺河水流淙淙,澄湖碧波千頃,當此時,趙王便駕上龍舟,穿行於紅蓮綠藕叢中。清風沐身,鳥鳴悅耳,沉醉於花艷水碧如夢似幻的意境之中。當時的易陽城,已是人煙湊聚,萬頭攢動,紅男綠女,摩肩接踵。她不僅以其繁華、秀麗、典雅、高貴著稱於世,而且她是趙國的第二政治、經濟中心。
保護單位
易陽城址,1993年7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