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麥133

明麥133是由江蘇明天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浤源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鄭麥9023為母本、揚麥11為父本經系譜選育而成的小麥品種。

明麥133幼苗直立,葉色較深;株高84.4厘米,千粒質量42.9千克。抗穗發芽,抗倒性中等,粗蛋白含量15.7%,濕麵筋含量33.3%。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麥133
  • 作物名稱:小麥
  • 選育單位:江蘇明天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浤源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 審定編號:國審麥20200001、蘇審麥20170001
  • 親本來源:鄭麥9023/揚麥11
選育過程,育種目標,具體過程,特徵特性,產量表現,適種區域,栽培技術,

選育過程

育種目標

選育適宜江蘇省淮南麥區種植的優質高產多抗廣適的小麥新品種,親本材料的選擇是關鍵。首先親本材料的優點多、缺點少、性狀具有互補性,其次親本材料優良性狀的遺傳能力要強。鄭麥9023屬於弱春性中穗早熟品種,株型緊湊,莖稈粗壯彈性好,抗倒伏能力強,結實性較好,高抗小麥赤霉病、小麥梭條花葉病毒病,中抗小麥葉枯病、小麥葉鏽病,小麥條鏽病,小麥紋枯病輕;揚麥11屬於春性中早熟品種,抗白小麥粉病,中抗小麥赤霉病,耐肥抗倒性一般,中感-中抗小麥紋枯病,耐高溫逼熟,灌漿速率快,後期熟相好。通過兩個品種的雜交,打破了有利基因與不利基因的連鎖,在後代變異群體中,選擇出產量高、穩產性好、農藝性狀優良、中抗赤霉病、中熟的品系。

具體過程

2008年,以鄭麥9023為母本、揚麥11為父本雜交,後代連續自交選擇而成。2012—2013年參加品比試驗(區號:1301),2013—2014年參加江蘇省淮南組小麥預試,2014—2016年參加江蘇省淮南組小麥區試,2016—2017年參加生產試驗,2017年12月通過生產試驗。2017年通過江蘇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蘇審麥20170001。2020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國審麥20200001。

特徵特性

  • 農藝特徵:幼苗直立,葉色較深,分櫱力中等,穗層整齊,熟相較好;株高84.4厘米,有效穗483萬/公頃,每穗37.3粒,千粒質量42.9千克。
  • 抗性:抗穗發芽,抗倒性中等,中抗小麥赤霉病,中感小麥紋枯病,高感小麥白粉病,感黃花葉病毒病。
  • 品質特性:粗蛋白含量15.7%,濕麵筋含量33.3%,穩定時間9.3分鐘。

產量表現

明麥133產量潛力大,穩產性好。2014—2016年度江蘇省淮南組小麥區域試驗中,平均產量7143千克/公頃,較對照揚麥20增產4.9%。2016—2017年度參加生產試驗,平均產量7597.5千克/公頃,較對照揚麥20增產6.2%。由此可見,明麥133在江蘇省淮南麥區產量水平較高,具有較好的豐產性。

適種區域

明麥133適宜在江蘇淮南麥區種植。

栽培技術

  • 適期播種:明麥133在江蘇淮南麥區適宜播種期為10月25日至11月10日。
  • 合理密植:每公頃基本苗225—300萬,晚播、黏土及低肥田塊適當增加播量。種植密度不適宜可能誘發病害。
  • 肥料運籌:合理運籌肥料,控制後期氮素用量。注重有機肥的施用,磷、鉀肥配合使用。一般說來,增施基肥,前期重施追肥效果較好,有利於提高小麥的品質。明麥133所需肥料用量為純氮225—270千克/公頃,其中基苗肥占60%、拔節孕穗肥占40%,磷、鉀肥全部作基肥使用,後期適當噴施葉面肥。
  • 田間管理:前期爭取苗齊、苗勻、苗全、苗壯,搞好冬前及早春化學除草,促根增櫱,保護麥苗安全越冬。根據苗情適施返青肥,及時做好田間排水和化學防除雜草工作,返青拔節期防治小麥白粉病小麥紋枯病1—2次。後期注意病蟲害防治,養根保葉防早衰,實現保花增粒,提高粒質量,抽穗至揚花期防治小麥赤霉病1—2次。小麥臘熟末期及時收割,收穫後需及時曬乾揚淨,貯藏於通風乾燥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