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馬軾問征夫以前路圖

明馬軾問征夫以前路圖

《明馬軾問征夫以前路圖》是明代畫家馬軾創作的紙本水墨畫,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馬軾問征夫以前路圖
  • 作者:馬軾
  • 畫作類型:水墨畫
  • 創作年代:明代
  • 規格:縱28厘米,橫60厘米
  • 材質:紙本
  • 現收藏地:遼寧省博物館
作品介紹,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介紹

《問征夫以前路圖》,此卷為馬軾李在夏芷三家之作,共為九幅,裝成一卷。夏芷,字廷芳,錢塘人。曾師戴進。學畫山水,直逼業師。馬軾所作此幅為圖卷中的第二幅,取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歸去來兮—問征夫以前路”詩意。描繪陶淵明棄官歸里,以驢代步,二稚童擔書劍隨行,歧途中問路,征夫為之指點。馬軾能深刻領會原作意境,故能營造出一種深幽清雅的畫面意境。

作品賞析

“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一句表現了陶淵明辭官歸家途中渴望早點見到家園和親人的迫切心情。馬軾在《問征夫以前路》中通過細緻入微的描繪,表現出陶淵明寄情田園的志趣。畫中,陶淵明棄官歸里,以驢代步,二稚童擔書提劍相伴而行。時遇歧路,淵明仗策探問,征夫荷具作答。馬軾通過長短粗細、剛柔強弱、輕重徐疾、濃淡乾濕的線條變化,把人物的輪廓、體積、質感、神態、虛實、動態表現得生動有致,達到了“以形寫神”的目的。他描繪陶淵明多用“遊絲描”,用筆簡勁、放縱,以中鋒行筆,緩中見力,表現出人物沉靜優雅、超凡脫俗的歸隱形象。他用“減筆描”刻畫出童僕的天真和征夫的淳樸,與陶淵明的優雅儒正、卓犖不凡形成對比。山石樹木以“斧劈皴”和“苔點法”為主。近景突兀的巨石與偃斜的虬枝用筆粗放、肆意,與遠處水口、人物身後的岩體以淡墨渲染相烘托,很好地營造出“熹光初顯人煙少”的清幽氛圍。

作者簡介

馬軾,明代畫家。字敬瞻,嘉定人,公元一四二六至一四三五年(明宣德年間)與戴進謝環皆以擅畫名於京師,工詩文,山水畫宗法郭熙。馬軾能深入體察生活,刻苦鑽研畫技,初擅細膩精緻畫風,後取郭熙之法又自抒胸臆,善畫大幅。他能真實而微妙地表現不同地區、季節、氣候的特點,畫出“遠近淺深、四時朝暮、風雨明晦之不同”,創造出極其清淨動人的意境,故他的作品風格以寧靜清逸見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