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青花花卉海馬紋軍持,文物,高21厘米,腹徑15厘米,底徑10厘米。頭部頗似扁蒜頭狀,口略內斂,長頸,球狀腹,圈足,足底露胎,有爐渣。肩處置一乳狀流。頸繪數條修長的葉子,器腹以青花線條開光,相錯分別飾以花卉與海馬圖案,用筆雖粗獷,但生動有致,具有明代中晚期寫意畫風格。胎坯緻密堅實,通體施釉,釉色光亮瑩潤,白中閃青。系近年出水海撈瓷器緣故,外表嶄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青花花卉海馬紋軍持
- 外文名:Ming blue and white floral pattern Kendi hippocampus
- 性質:文物
- 年代:明代
器物描述,文物點評,
器物描述
這種特殊造型器物,稱“軍持”。此名始出於印度,梵文音為“裙雅趣”,意為淨瓶或淨罐,原是印度遊方和尚使用的一種水器,為佛教僧侶“十八物”之一,在“印度化時代”曾盛行於東南亞,到了“伊斯蘭化時代”,又為這一地區的穆斯林教教徒沿用。在中國,其早期形制特徵可追溯到唐代,多出自塔基。其特徵為:直口,長頸,鼓腹,下頸部瘦長,平底。頸腹相間處飾上翹的管狀流,宋元時期一直沿續這種近乎程式化的造型,僅在高矮方面略顯變化。明代以後,其流逐步演變成豐滿的乳房狀,瓶的腹部和流的基部圓廣,瓶口和注口較窄小,不易傾覆便於攜帶,是一種實用的水器。因而在東南亞諸國頗受伊斯蘭教徒的青睞。在伊斯蘭宗教生活中,用水的場合很多,每日五次參拜真主穆罕默德之前的“小淨”及三餐飯後都需要用水。尤其是教徒前往麥加聖地朝覲,旅行海上時,需貯淡水以備飲用,朝聖歸來,必帶回阿必滲滲泉聖水和阿拉伯薔薇水自用或饋贈親友。因此,軍持成為伊斯蘭教徒常用器物。明清時期,為了滿足伊斯蘭教徒的需要,景德鎮等窯專門生產或定做軍持外銷到東南亞地區。
文物點評
該件器物青花發色藍中泛灰,濃處可見黑斑,紋飾大都先用細筆勾出框線,後用青料點染。其造型特點、繪畫風格、青花發色等方面,應為明朝晚期景德鎮民窯所出。